自努尔哈赤到溥仪,清朝共有十二帝,俱都是一生居住在紫禁城中。而紫禁城中帝王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养心殿”了。养心殿是始建于明朝的嘉靖十六年(1537)年,其殿名出自于《孟子》中的:“养心莫善于寡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有八位帝王的居住地点以及执政地点就是在养心殿,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国家心脏也不为过。而清宫戏中,关于养心殿的画面的着实少不了,他算是清宫戏中出场率最高的一处宫殿了。

而且养心殿作为帝王的居所,其规模建制,还有格局等自是顶级规格。就比如说故宫坐落于北方,且宫内为了防刺杀是没有树木存在的。以至于整个故宫之内都十分的干燥,但偏偏现在,无论何时前往养心殿中,都能感受到阴冷潮湿的情况。

这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封建迷信,故宫的专家们一开始也想不明白,以为是地下渗水了,打算维修。于是就将养心殿的地砖给撬开了,处理渗水的问题。却没有想到一下就揭开了谜底。

原来养心殿的地砖底下是一排又一排密集的人造水管,而这些水管的作用,就是控制养心殿内的温度的。冬天就向水管内注入热水,来保证室内的高温。夏天就向内注入冷水,这样就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好比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厉害的是,养心殿并不仅仅只是一间屋子。这是一组宫殿,占地面积约有7707平方米,而总建筑面积约有3887平方米。而这么大的面积,除了后罩房以外,其他的建筑内俱是铺设了这样的水管的。

且养心殿结构紧凑,与四合院的格局十分相像,大而宽阔,帝王办公与居住绰绰有余。地理位置也十分好,养心殿前就是军机处,而旁边就是可进出紫禁城的隆宗门,令君臣议事出入方便。

现在再说到养心殿的整体,其内部格局为一个“工”字型。正殿约有面阔7间,进深3间。正中的三间为一敞间,上书着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四个大字。东边是一个大间,在同治帝-光绪帝年间,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地。

而西边本也应与东边一样是一大间,但是这被乾隆给改为了4间。后东是个佛堂,后西是个藏书房,前东是个和心腹之臣谈心的会谈室,前西是一个“三希堂”,每小间就像是个火柴盒一般。

其中的三希堂值得一提,之所以叫“三希堂”,因为里面收藏了三个稀有的宝物。其一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其二是王珣的《伯远帖》,这其三就是王献之的《中秋贴》。

至于乾隆是王羲之迷弟这件事,也因这个三希堂而变得众所周知了。甚至为了模仿往王羲之所在的晋朝文人,他还特地在故宫中仿制了“曲水流觞”的禊赏亭只为模仿魏晋文人的风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如今的养心殿早已与曾经的辉煌说了再见。现今的养心殿内时候以为为戴着手套,身着蓝褂子的文物修复师。他们将把一个曾经的养心殿,以全新的面貌,开放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