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读者在看电影时都会产生一个困惑,什么叫第几代导演作品,什么是第几代导演代表作,所谓的“几代”导演是啥意思?

难道在咱们国家影视圈里,导演这个这个行业也跟丐帮一样分“几袋”?

开个玩笑,其实当你深入了解了我国电影行业的历史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六代导演划分”还是非常科学的,而且是有理有据的,就跟相声历史上的“德寿宝文明”一样,分了几代之后瞬间对这些导演的风格和代表作有了更清晰更有逻辑性的认识。

本文就介绍一下,我国六代导演是如何划分的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第一代导演

活跃时间:二十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

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邵醉翁等人。

代表作:我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我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我国最早的武侠片《火烧红莲寺》,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我国最早的体育电影《二对一》等。

第一代导演属于开创性的一群人,他们开启了我国电影行业的帷幕,其电影作品以默片为主,摄影镜头切换比较简单,看起来比较原始,像是把话剧搬到了电影里,但这些却是我国电影业的开端。

其中,有些导演的职业生涯非常漫长,比如杨小仲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在拍电影,而公认的第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则是郑正秋和张石川。

著名的西游记题材电影《盘丝洞》就是第一代导演但杜宇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第二代导演

活跃时间: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

代表人物:蔡楚生、郑君里、费穆、汤晓丹、石挥、袁牧之等

代表作:《渔光曲》、《桃李劫》、《春蚕》、《马路天使》、《渡江侦察记》、《我这一辈子》等

第二代导演最大的贡献是开始在电影里融入思想性,而不是简单的追求视觉艺术和娱乐,因此他们的作品即使现在看起来依然不会感到过时,有些作品中的思想也一直能影响到现在。

这一代导演中也有一些争议,像沈浮、袁牧之和蔡楚生也有人将他们划到第一代导演行列中,石挥则有时候被划入第三代导演中。笔者认为以他们的作品看,归属于第二代导演比较贴切。

第二代导演中有些人的艺术生命极长,比如我国战争电影的领头羊汤晓丹,直到八十年代还在拍电影。

三,第三代导演

活跃时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代表人物:成荫、谢铁骊、水花、崔嵬、凌子风、谢晋、林农、李俊、郭维等人

代表作:《南征北战》、《白毛女》、《红旗谱》、《早春二月》、《芙蓉镇》、《智取华山》、《甲午风云》等。

第三代导演普遍认定为建国后开始执导电影的新一代导演,他们的作品普遍兼顾艺术性和思想性,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老电影都是第三代导演的作品,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也成为我国电影业大师级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第四代导演

活跃时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黄健中、滕文骥、黄蜀芹、李前宽等人。

代表作:《城南旧事》、《生活的颤音》、《老井》、《青春万岁》等。

第四代导演普遍毕业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影视学院,普遍在改革开放后开始执导电影,其中有些人还是第三代导演的学生或助手出身。

这一代导演论名气和成就要比他们的前辈第三代导演稍逊,比他们的后辈第五代导演也要差不少,在他们活跃的时代,第三代导演依然宝刀未老,第五代导演已经羽翼渐丰,因此第五代导演看起来普遍名气不是很大。

不过这一代导演最大的贡献是将电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毕竟他们是第一代正规影视院校科班出身的导演,电影理论知识雄厚。此外,他们的电影了普遍带有强烈的反思和批判,思想性更为深邃,为第五代导演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五、第五代导演

活跃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张建亚、孙周等人。

此外,何群、韩三平、叶大鹰、顾长卫、姜文等人一般意义上也被划入第五代导演行列。

代表作:《红高粱》、《霸王别姬》、《吴清源》、《埋伏》、《没事偷着乐》等

第五代导演特征很强烈,他们的作品普遍带有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的东西,也就说不像之前的电影更凸显编剧和剧本的本意,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更喜欢突出导演的主观感受,电影就像是一个寓言,讲的是导演要告诉观众的一个观点或者道理。

这一代导演普遍专业性比较强,接受的电影训练很正规也很强大,因此他们的理论知识非常雄厚,再加上他们和国际接轨的意识很强,因此普遍能成为我国电影的代表人物,获得的国际电影奖项也是最多的。

看这些导演的作品,观众有时候会觉得“累”,因为他们的格局很宏大,但叙事却又很微观,有时候你甚至会出现看不懂他们要说什么的窘境,因此这一代导演的作品在新时代的年轻人眼里有一定争议。

六、第六代导演

活跃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代表人物:贾樟柯、王小帅、路学长、管虎、娄烨、张杨、王全安、陆川、宁浩等

代表作:《小武》、《我11》、《长大成人》、《苏州河》、《爱情麻辣烫》、《图雅的婚事》、《可可西里》、《疯狂的石头》等

第六代导演普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糖中的一代,他们普遍没有经历过前五代导演经历的那些战乱、动荡和人间疾苦,但是他们得到了更为规范、严谨和科学的训练,因此在电影作品上更为大胆犀利或纯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代导演普遍给大家的感觉是比较注重人性尤其是人性阴暗面的刻画,因此他们的作品经常被批评为基调灰色或颓丧,普遍性的问题是票房都不太好。

但第六代导演也是一个个性散发的群体,他们不像前五代导演那样拥有集体性的思维基础,这一代导演注重个体性的发挥,喜欢在一个领域深耕,比如贾樟柯的文艺片,娄烨的各种人性电影和宁浩大获成功的商业电影,当然还有转型的管虎。

提到这里,就会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同样属于大导演的冯小刚属于哪一代导演呢?

冯小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间和第五代导演同步,甚至年龄上和他们也相差不大,而他正式开始执导电影则是和第六代导演同步,年龄上又比他们大了一些。因此关于冯小刚应该属于哪一代导演或者干脆就不划入几代导演一直有小争议。

对此,冯小刚个人意见是他肯定不属于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他们应该算他的老师,他执导电影比他们晚了十几年,但他自认也不属于第六代导演。

而在电影界,有一种说法是,冯小刚应该和姜文、叶大鹰等人一起划入后五代导演,也就是介于第五代和第六代之间的导演群体,他们的电影有商业性、寓意性和个性,兼顾了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特点。笔者认为这个划分算是比较科学的。

整体上看,前六代导演的划分是有清晰的时代特征的,而从第六代导演之后,电影行业基本上就不再进行这种时代性的划分,也就没有所谓第七代导演了。

原因是一方面第三代导演、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在某些时段出现四代同堂的现象,而且风格、题材各异,这就极大挤压了其他导演的生存空间,很难再成批出现集体类型的导演。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的风格、个性以及导演的来源越来越杂,很多演员演而优则导,很多编剧甚至摄像师也加入进来,这让整个电影市场比较杂乱,你很难找出一个清晰的标准和时间去划分出某一代导演来。

在不久的将来,前六代导演终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