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当时战火纷飞,但人才济济;屋舍简陋,但大师云集;颠沛流离,但自由的思想却飞速发展......

这个时期就是民国。

那时候思想活跃,大学就可以自编教材:

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自编大学语文教材。 面貌分呈,思路多元,人文气息更是超级浓郁。

这样的学习氛围,造就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例如西南联大,学生不过四千,却培育了众多人才:

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

更不用说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不胜枚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排左:汪曾祺、杨振宁、邓稼先

下排左:何兆武、王希季、许渊冲

汪曾祺、杨振宁等众多学者名家饶有滋味地回忆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大一国文》课程,对其赞赏有加。

汪曾祺曾是这样评价西南联大的国文课本的:

“这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一本启蒙的书。” “这本书现在大概是很难找到了。如果找得到,翻印一下,也怪有意思的。”更是对此念念不忘。

一本好书,确实可以让一个人走上更好的人生道路。

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复旦所选编的国文课本,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好书。

从悠悠五千历史的中华文化中,选录经典篇目,努力保留和弘扬中华文化,它们就是“灰暗年代的一缕闪光”,承担传递中华文脉的历史使命。

所以小编郑重向大家推荐这套“民国大学国文课”系列图书。

它们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学国文教材,是无数名教授教过的国文课本,也是许多名人学习过的国文教材。

《西南联大国文课》
战火纷飞中的中华文化之光

西南联大,这所仅存八年时间的大学,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它孕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南联大国文课》编撰而成时,战乱纷纷,国事日艰,社会笼罩着一层灰色的迷雾。

但这本书犹如灯盏,告诉世人这绝不会是“小弗郎士”的“最后一课”。只要有中国人在,中华文化必将重新焕发光芒。

这部《西南联大国文课》西南联大为全校大一新生学习国文而编撰的教材。

收录的文章上至先秦、下至新文化运动时期,范围广大。

当中更是收录了胡适、鲁迅、徐志摩、宗白华、朱光潜、梁宗岱、冰心、林徽因等人的经典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教材选录的文章,结合当下,不是高居象牙塔,不问世事。

在这些篇目中,选录了很多关于战事、国家前途命运的篇目:

如《楚辞·国殇》《左传·鞌之战》《悲陈陶》《悲青坂》《北望感怀》《示儿》等等。

这些关于国家命运而作的文章,尤其能鼓舞人心。

如《左传·鞌之战》当中“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说的真是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使阅读之人激情澎湃,有这样士气的军队,何愁抗战胜利不得!

有国恨,也就有家仇。但个人的悲欢离合无不与时代相关联。当时国民政府早已从南京迁都重庆,犹如历史上的南渡。

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中说:“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

历史上,在宋室南渡的人群里,有一位著名词人李清照夹在其中。《西南联大国文课》收录了她在百感交集、情不能禁的情况下写的《金石录后序》。

阅读此文,为李清照的感情真挚,加上此时此情而不禁潸然泪下。我们从这篇文章可以得知李清照的家国情怀,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西南联大极富人文情怀。

当时的教授不单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知识,也指导学生撰写作文,尤其是白话文作文。朱自清先生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里,曾专门提到《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

他征引朱光潜先生的话:“大学国文不是中国学术思想,也还不能算是中国文学,它主要的是一种语文训练。”因此西南联大从历次编撰的国文课本里,加上了当时优秀的白话文章。

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回忆说:“在联大的‘大一国文’课堂上,我第一次用白话文写文章。我写的内容主要是寄托自己的大同理想。 先生在文末批写了一句评语: ‘有妙想自有妙文。 ’给了我92分。 后来我投稿到昆明一家报纸的文艺副刊上,很快就发表了。 ”

所以国文课不单是为了学生学习,也是为了训练学生。

《清华国文课》
清华大学国学导师的国文教本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极力主张大学教育以人的品格的养成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般生活之准备”的“通识”“通才”。

因此清华大学把基础课——大学语文的教学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清华大学国文系的教师有朱自清、陈寅格、王力、浦江清、余冠英等。

那时候的清华国文课,是名师讲授,他们都讲自己喜欢的方向和熟悉的领域,真是大有裨益。

这本国文课选录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其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在纯粹的古典精髓当中学习“国学”的精华。

后附翁文瀚、陈寅恪、冯友兰、唐筼(陈寅恪夫人)、梁治华(实秋)、谢文炳、贺麟等人对清华大学的回忆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华,朱自清担任中文系系主任,并负责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国文课教学。他不顾任何人的反对:

规定了高尔基的《母亲》、茅盾的《清明前后》、夏衍的《法西斯细菌》、屠格涅夫的《罗亭》和沙汀的《淘金记》为大一国文必读书!

这些内容,真的是引领了当时的清华学子。

清华的国文课不单在课堂学习,进行文化训练,而且也试图将国文课打造成“中国文学史发展脉络”的文本。

这部《清华国文课》还承袭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选录了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引入文学史的观念。

《北大国文课》
传承中华文脉的国文教本

1931年,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他强调文学有三方面:一是历史的,二是创造的,三是鉴赏的。

当时的北京大学国文选教材,贯彻了胡适对文字教育的史学观念以及对新文字发展的极力推动的思想。

这部《北大国文课》,选录了古代诗词、古代散文、现代小说、现代戏剧和现代散文等几大类的文学作品。

以文学欣赏性来选取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例如《北京大学国文选》的《咬文嚼字》一文,作者朱光潜非常重视文字的洗练,认为行文中一字之差,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他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北大国文课》选录的文章是从诗的文学传统,一直到新文学的新事物——丁燮林的戏剧、林徽因的散文。这更是一条清晰的中国文学史发展脉络。

阅读它,不仅仅是在培养文学欣赏能力,更重要是查看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复旦国文课

一个人和一本大学国文教材

在这四部国文教材中,《复旦国文课》(原名为《复旦大学一年国文讲义》)是汪馥泉一个人独自编著的,鲜明地凸显他的编选理念。这是和以上三所高校最大的不同。

《复旦国文课》选录文章是不拘一格,时而现代文,时而古文,时而小品文,时而评论类文章,让学生交替学习国文,不坠入既定模式。

但是,也有其鲜明的特点,他视野开阔,编选的文章并不局限国内,也将目光看向国外,选录了周作人译著的日本诗歌选。

它是民国时期复旦大学学生使用的必修国文课教材,也是较早收录新文学作品的大学国文教材。

编者汪馥泉(1900-1959),是中国现代知名翻译家、作家、编辑出版家和民俗文学研究者。

复旦当年的学生、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李嘉德在《燕园追记》中这样回忆复旦上国文课的场景:

在师表中,我不能忘怀两个人,一是孙寒冰教授,二是汪馥泉教授,前者授政治学,后者授国文。 汪教授十足儒雅风流,有一项作文,他出了个题目是颇富诗意的:三分春色二分愁。 我想了半天,便编了一个故事,主角是自己,当灿烂的春光来临,一个人孤寂无奈,出游郊外,看到很多对情侣双双,心中感慨万千。

想不到汪教授竟在文后批示:“独踏迢遥桃李影,忍看别个绰绵情”,佳作也。

他还特别把我叫住,抚抚我的头说:“小子,你很有文学天才,好好努力。”

从此以后,我对文学就特别发生兴趣,读遍了中西文学名著……今日我能替正中书局编六册的高职国文,在《联合报》写专栏,在大专教书,这一切,都是汪馥泉教授的赐予。

《复旦国文课》收录了 众多优秀文章,例如于成龙《与友人荆雪涛书》、管同《说士》、蔡元培《祭亡妻黄仲玉》等等。

尤其是蔡元培《祭亡妻黄仲玉》,蔡元培给世人的感觉是“翩翩君子”、斯斯文文。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原来他也有罕为人知的另一面——通过他在文中细数与亡妻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位被妻子黄仲玉称为“有点酷”的蔡元培真挚细腻的感情。

完整呈现 珍贵版本首次重现

最值得珍藏的“民国四大名校的国文课本”

这次推荐的国文课本系列,《西南联大国文课》《复旦国文课》《清华国文课》《北大国文课》四本,其中《复旦国文课》《清华国文课》《北大国文课》均为民国以后首次重印,尤其珍贵。

本次出版的民国四所著名高校的国文课,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当时国文选的真实风貌与丰富内涵。

许渊冲说:“我的根源,根在西南联大,跟在闻一多、钱钟书。”

从这些国文课当中,我们也许能够体验到一种“目的地——民国”的真实穿越感,体会当时的人文情怀。

也可以从中吸取养分,培植本根,陶冶情操,把根深深地扎在深厚的中华文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