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迁笔下,年轻时的汉高祖刘邦就是个“无赖”,斗鸡赛狗,打架斗殴,不事生产,妥妥的一个问题青年。

但就是这么个人物,后来推翻秦朝,打败项羽,开创了大汉王朝,后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

在佐竹靖彦的《刘邦》中,刘邦的”无赖“与”任侠“之风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跟随《刘邦》对刘邦做一个早期社会关系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刘邦爱骂人:豁达开朗地骂人,豁达开朗地待人

刘邦是个暴脾气,一言不合就开“骂”,《史记》中记载刘邦骂人的场景就有12次,包括对刘邦忠心耿耿的萧何、军事天才韩信,还有郦食其、魏豹、陆贾等为开国功臣。

平民出生的刘邦又粗鄙又爱骂人,为什么他手下的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死心塌地地忍着他、跟着他混、帮他打天下呢?

佐竹靖彦在《刘邦》中,对刘邦的性格特征和“骂人”行为做出了分析,剖析了古代“骂人”的严峻性以及隐藏在刘邦性格之下的任侠之风。

在中国古代,“骂人”是一件非同寻常之事,可能要冒着生命危险。除了刘邦之外,《史记》中还记载了部分“骂人”的主角,比如:

刺秦失败的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大骂项羽的周苛被烹杀;被田蚡陷害的灌夫生气大骂,落得个“弃市”的下场……

这些“骂人”的主角,几乎都被杀害,这句“骂语”便是他们临死之前最壮烈的生之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回归到这些“骂人”主角本身,就会发现他们都以具备任侠气质而著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骂人”行为也算是任侠之徒的特征之一。

而刘邦年轻的时候,就与王陵、夏侯婴等人建立起任侠关系,在任侠社会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成为沛县社会上的重要人物。

另一方面,刘邦还具有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征,既豁达开朗地骂人,又豁达开朗地待人。他一方面能毫不留情地骂人,另一方面又能够善待底层部下。

他就像一名经验独到的驯兽员,懂得运用方法管理部下以及建立起来的小团体,展现出他的独特魅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2、刘邦与他的精神支柱夏侯婴

刘邦曾用剑击伤了夏侯婴被告发,按律要重罚。夏侯婴讲义气就作了伪证,结果不仅被关监狱一年多,还被打了一百鞭。

夏侯婴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在无形中显露出刘邦的无穷魅力,已成为集团成员的献身对象。

刘邦从幼年到青年一共有三个精神支柱:幼年时期是卢绾,少年时期是王陵,青年时期便是夏侯婴了。

说起来,刘邦和夏侯婴关系也是真的好,夏侯婴也是少有的没被杀死的开国功臣了。他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让刘邦充分地信任他。

同在沛县,夏侯婴作为县衙雇用的马车夫,在接送来访官员的过程中,获得了官府的许多内部信息。

随后,夏侯婴就会把这些事情告诉刘邦,两人就会进行一番亲切友好交谈。正如《史记》中记载: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此时的刘邦与夏侯婴,虽然不会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皇帝和亲信,但他们早已在任侠集团中积蓄力量,将影响力渗透到当地官吏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佐竹靖彦在《刘邦》中,着力介绍了刘邦与夏侯婴的性格特点与关系脉络,分析任侠集团形成的原因与任侠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比如:

任侠社会的一个要务是大范围地收集情报。当刘邦当上泗水亭长之后,这里就成为任侠们交换情报的场所。沛县官场权力和江湖任侠力量,都被刘邦牢牢攥在手里。

所谓成功,需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乱世英雄刘邦也是如此。在紧紧抓住任侠社会这条线索之后,地利、人和已具备,而天时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