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从早期的牛耕模式转变成机耕模式也就是近100年的事。中国的农业种植模式从解放后的人民公社吃大锅饭,再到刚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主要还是靠的牛耕模式种植,落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的深入,机械化耕作才逐渐完全代替牛耕模式。再到后来部分农民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后,土地才快速步入集约化种植,专业化和规模化种植模式。行业逐渐进入细分,每种农作物都出现了更专业化的农民去种植,农民职业化不但顺应了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植规模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却只有1.29亩,中国目前有农民大概5.5亿,减去1亿常年靠外出务工生活的人,实际在农村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有4.5亿左右,基本还以老人耕种为主,也就是说中国农民人均耕种面积只有约4亩地。 反观美国,农民只有不到500万,却耕种28亿亩耕地,人均耕种面积600亩,效率是中国农民的150倍,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大型机械化播种和采收、规模化种植和智能化管理作为支撑。所以中国农业今后向规模化种植发展空间巨大,大型农业种植公司,专业种植合作社,上万亩级别的地老板或庄园会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中国规模化种植比较集中的省份有新疆、黑龙江和内蒙。目前新疆棉花规模化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媲美,土地整合还在继续进行中。

技术专业化: 每种农作物都有不同的生长特性,不同的管理技术要求,不同的施肥配方,病虫害防治,化控调节剂的使用等,这就提出了术有专攻,管理技术要求越高的作物,对专业化技术水平要求就会越高。棉花这一作物全程技术指导专家会越来越吃香,同时还能引领此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农民职业化:

目前中国在农村从事农业种植的基本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其受教育水平,农业种植管理专业技术程度都很低,对病虫害预防等专业知识欠缺,也是制约中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反观欧美、以色列等农民,大部分世代从事农业,农业管理技术水平一流,其职业化程度当属世界前列。所以中国农业今后必定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职业化农民会逐渐承担起中国农业今后的重担,当农民受教育程度的逐渐提高,职业化农民大部分替代现有农民之时,中国的粮食安全才更有保障,中国人的饭碗才端的更牢固。在中国新疆,已经出现了以种棉为生计的职业农民,大部分已经专业从事棉花种植超过10年以上,已然成为中国的专业棉农。

管理智能化: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农业是全球未来10年改变人类生活的10大颠覆性技术之一,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现代化。通过智慧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中棉所李亚兵博士领衔的棉花智慧栽培研发团队,以作物生产管理为主线,集成作物栽培学、营养学、信息学、气象气候学等,并与计算机嵌入系统、农业自动控制和互联网应用等多专业协作攻关,研究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技术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系统包括环境和作物长势的监测、智慧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终端,构建形成智慧农业应用云端平台。其中,环境与作物长势监测包括空间位置、空气温湿度、光合有效辐射、植物叶片光层温度、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氮磷钾及长势图像等;智慧农业大数据采集,管理所有在线传感器和控制设备,采集存储传感器监测大数据。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和监控,可采用手动、自动、车载、掌上手机等操作,使用方便,运行稳定。

未来的中国农业正在走向足不出户就可获取作物田间长势信息、田间生态水分、养分、病虫害发生危害状况和田间作业质量信息等,适时实施灌溉排水、施肥、化控等一系列田间管理,让农业更现代,农民更轻松体面!

大型机械化: 由于中国农业以小农为主,一般一个家庭人口都在3-7人之间,每个家庭所耕种农田面积在5-30亩地的较多,并且还分散在不同地方,每块田只有3-5亩的地块比比皆是,这么小的地块只适合小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连片合并耕地,采用大型高效的播种、采收机械代替目前低效耕作模式,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目前中国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新疆、黑龙江及内蒙等省份,其中新疆棉花的播种和采收大部分实现了大型机械化,但内地棉花种植还停留在半人工模式。只有规模化、职业化、大型机械化等新的耕种模式才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政府的干预和引导也是加速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来源中棉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