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城墙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它不仅有着保卫城内百姓安危、阻碍外敌入侵的作用,同时还有着对城市规划的作用,它也是中华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而作为明清都城的北京,自然也不会缺少古城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就在建国之初,为了能让北京更快地进行现代化发展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在关于古城墙的存废之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争议,即使梁思成和林徽因极力阻止,也依旧没有避免北京古城墙被拆除的闹剧。

最终郭沫若等人主张的拆除北京古城墙的方案得以通过。

北京古城墙

北京的古城墙是明朝的朱棣皇帝在元朝大都的基础上建造而成,城墙全长24公里,宽24米,高8米,城外还有一条护城河。自元代开始建造至清朝,基本上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进行修缮城墙,因为它不仅是为城内的皇帝和百姓提供最大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是皇权至上的象征。

而在这些城墙上,位于其城墙高处甚至还修建有军马专用道路、弓箭手放箭的专用箭楼。

作为城墙的附属部分,那条护城河,也都是人工修建而成,以便在敌袭时能更好的保卫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民国时期,许多百姓家的孩子更是将古城墙当成一个游玩场所。雨后在墙下采蘑菇,夏日在墙下乘凉,冬季在护城河上玩冰。可以说这个古城墙不仅是许多人的儿时回忆,更是作家笔下的浪漫花园。

古城墙与现代化建设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口增长加上经济的发展使得北京需要更多居民区,以及宽阔的道路。事实上不仅是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帝王牌楼等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北京的发展。

1953年,林徽因、梁思成以及郑振铎为代表的"保守派",与吴晗和郭沫若等人产生了极大冲突。前者极力阻止拆除古城墙,后者则用尽一切手段想要尽早完成拆除工作。

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认为,北京城的发展应该在延续文化的基础上,而不应该摒弃之前的传统。林徽因甚至毫不避讳地放下狠话:拆了这些八百年的古城墙,来日方长,就算后悔了复原重建,赝品的城墙没了历史的厚重感,只是件多余的摆设。梁思成还提出可以在老区之外修建新的城区,将老区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公园,既能给市民们提供一个娱乐场所,也能不耽误北京的现代化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中国当时百废待兴,又哪有能力去建造新的城区呢?再加上苏联专家提出古城墙的存在极大妨碍了群众接受毛主席检阅,就这样北京的古城墙被决定了命运。

梁思成与吴晗

1957年,保留到最后的永定门城楼和箭楼也被拆除了,可是在两年前,林徽因就已经离开了人世,没看到这最后的拆除场面。可她的丈夫梁思成则却亲眼目睹了所有古建筑的消亡。

每到拆除一座古城墙之前,梁思成都会去看它最后一眼,每拆掉一座城,梁思成都好像失去了身上一个器官,痛到无法呼吸。拆掉的建筑仿佛都是他崩塌的信仰一般。

在城墙的拉锯战中,吴晗与梁思成是结缘最深的两个人,梁思成的坚持甚至都惊动了周总理亲自劝慰。直到最后中央下发明确切决绝的命令,梁思成才终于接受这个事实。

城墙拆除了,但二人的仇恨却建起来了,之后因为梁思成坚决维护古城墙一事,吴晗还将梁思成打成右派。好在彭真的权利维护才使梁思成逃过一劫,但没想到他却没能逃过十年浩劫。

文化与政治

在城墙一事上,梁思成有错吗?没有。吴晗有错吗?也没有。即使二人的意见不同,但出发点却都是为了北京更好地发展,只不过梁思成站在了文化角度,而吴晗站在了政治角度。

从文化来讲,想要发展就必须要继承,一旦古城墙拆除,文化就断了,自然就发展不起来。可若是谈政治,那就应该用最短时间将中国首都发展起来,这样才能让全国都有发展的可能,才能更好地守住我们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当我国经济、军事等实力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文化的复兴也就顺理成章了。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的古建筑都得到了最好的保护,也有许多地方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始着手"高仿"古建筑。可以说现在的中国在面临文化和政治抉择时,已经有实力将文化放在首位,这就是我们国家富强的表现。

或许有人会说要是当时的北京古城墙没有被拆除,那现在一定是中国极具盛名的文化景点。可若是当时的城墙不拆,那北京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全国的发展。国家发展尚且缓慢,我们又怎么会有能力守护住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呢?所以以当时国力来讲,拆除古城墙才是对中国、对后人最负责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