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04年,由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拍摄的灾难片《后天》正式登陆各大影院,由于其夸张且极具感染力的场景给人们以强大的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可以说,这部灾难片几乎开启了人们对于地球的保护和重视,在《后天》里有这样一幕很有代表性,即飞行员打开窗户便被迎面而来的严寒立刻冻僵。虽然这种极度的严寒,看似不可能出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但是科学家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和发现,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神秘且十分危险的“冰”,这种被命名为“7号冰”的神秘物质一经发现,便立刻在学术界和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人们非常好奇这种所谓的“7号冰”究竟是一种什么奇怪的形态结构,它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能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从小我们就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一种透明固体,通常来说,“冰”这种物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目前我们已知的范围里,我们已经掌握了18种冰的形态,虽然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形成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但是在这已知的18种形态的冰当中,“7号冰”似乎才是最神秘最危险的那一个。

曾几何时,网上关于“7号冰”的争论从未停止,有好事者甚至提出“扔出一块7号冰便可让整片海洋和地球在短短数小时内成为一片冻原!”,这种毫无事实依据的说法在科学家们眼中看来完全就是哗众取宠,以讹传讹的把戏。

虽然科学家们仍然在努力探索“7号冰”,试图揭开它的谜题,但仍然有许许多多的课题需要优先进行讨论和解决。

我们可以确信的一点是,所谓的“7号冰”确实有某些不同寻常的能力。比如,“7号冰”即便是在常温状态下也可以实现凝固结晶,并且这种运动速率非常快,可达到每小时1600公里的速度结晶。这种奇异的现象立刻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这种与天然钻石形成条件一致的“7号冰”应该是在地底深处某些压力巨大的区域才会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那么,“7号冰”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与其他冰不同的是,“7号冰”需要依靠压强来实现这种物质形态的转变,在一定条件下,对“7号冰”施加以足够的压强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它的变化。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了压强这一定性条件,就可以从地底深处发掘出“7号冰”。

理论上来说,“7号冰”需要形成并发挥作用则必须在30亿帕压力之下才能形成“7号冰”。那么,所谓的“7号冰冻结海洋和地球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首先,海洋的表面压力大致在10万帕左右,即便是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其压强也不过1亿帕左右,完全满足不了“7号冰”形成所需要的海洋压力条件。

综上所述,无论我们站在世界哪个角落向任何一片大海投掷“7号冰”也不可能出现冻结的情况,我们只会看到“7号冰”被海水吞噬而逐渐消失。但这是否意味着“7号冰”就一定不会因为自然条件下压力不足而产生消极的影响呢?

当然也不是,但是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研究和评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冲击波很可能造成“7号冰”的形成。但是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实在是太低,甚至可以说仅存在理论和思想上的可能。

结语

虽然人们对于“7号冰”的讨论直到今天依然在继续,可根据科学的理论和研究,“7号冰”需要满足的压强条件实在是过大,以至于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到它发挥作用时是什么样的场景,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神秘的物质就一定不会出现,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家们会有新的发现,亦或许除了“天体撞击说”之外,“7号冰”还会有更多的形成条件。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时间来进行推测和研究。就目前来说,地球上的条件似乎并不具备“7号冰”引发灾难的可能。

数十年来,一部《后天》传递出来的环保与生态和谐的理念,引发了人们对于新物质的探索,人们对于不曾出现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但是在一切没有盖棺定论之前,更多的谣言只会引发新一轮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