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106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106回 司马懿却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权在储位问题上的做法可以算得上的空前绝后,不仅团灭了一二号种子选手,还主动选择了风险最大的人选。孙亮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他很聪明。有一个流传已久并记入史册的故事——孙亮辨奸。说的是有次孙亮想吃梅子,新鲜梅子太酸,要以蜂蜜浸之。结果派身边小黄门取来的蜂蜜,里面却有一颗老鼠屎。正常思维,取的过程是不可能进老鼠的,只有可能在储藏的过程中发生这种事。不过孙亮认为蜂蜜是盖着的,便是存储过程中也不应该有老鼠屎掉入。心中认定是黄门做的,以此来陷害藏吏。让人用刀破开老鼠屎,看到里面是干的,便知是送来时被人放进去的,再问藏吏,道出之前跟黄门有过节,案情便大白于天下了。此外孙亮虽然年纪小,但却显得少年老成,跟大臣会面时能做到举止得当。

孙亮智商、情商双商都高,这让孙权很是喜欢,所以在剩下三个儿子中选了他做继承人。问题是,孙亮再聪明也是个小孩,想等他有能力主持政务,孙权自己还得再撑上个十年、八年才行。不确定的是,孙权此刻是不是吃了什么他自认为有效的长生不老药;可以确定的是,两年后孙权便离开人世,东吴从此便陷入动荡当中。

每一次权力交接,都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人事动荡。比如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就在高平陵政变发生后逃入蜀汉,避免被司马懿清算。这种时候,往往就是对手乘虚而入的好时机。不过曹魏这边,曹爽投降得太快;东吴这边,孙权也还在位,并不是真正的机会,司马懿和孙权在各自发动宫变两年之后,都先后去世,这个时间点才是对手乘虚而入的好时机,魏吴两国方因此迎来久未展开的大战。

虽然从后往前看,离大规模战争的时间还有两年时间,但魏吴两国的宫变还是引来了一系列战争。最先发生战争风险的是魏国的庐江郡,当时的太守为文钦。文钦跟从刘琮那归降曹操的文聘不是同族,而是曹操老乡谯县人,也是一个二代。父亲文稷是曹操的部将,有可能一开始就跟着曹起兵,只是没有事迹留下来。文钦曾受魏讽谋反案牵连差点处斩,因为这层关系,被曹操所赦免。

文钦这个人的性格往好了说是勇敢果断,往坏了说也是刚愎自用,刚做庐江太守时与王凌不和,还被召回了洛阳。好在文钦与曹爽关系不错,曹爽急于从司马懿手上夺取军权,要培植忠于自己的将领,于是就让文钦回到庐江做太守。站错队是很可怕的,曹爽这一死,文钦就慌了。司马懿为了安文钦的心,还特别加封他为前将军。

知道自己处境危险,文钦急于立个军功证明一下自己。他想出的法子也很老套,那就是假降诱敌,让吴将率军前来六安受降。被招诱的对象则是接替父亲朱恒,镇守濡须的朱异。之前文钦在吴魏边境的紧要路口多设营寨,用以招降吴国叛逃之人。这让东吴很是恼火,朱异于是亲自率领二千人,连破了魏军七座营寨,斩杀数百人,让文钦不敢再这样做。

文钦这招实在太过老套,朱异完全不相信。上报孙权后,孙权又觉得万一是真的呢?毕竟文钦是曹爽的人大家都知道,现下有这想法也很正常。于是就命令吕范的儿子吕据带了二万人前去支援朱异,合军之后一起挺进到两国交界之地。如果文钦真心投降最好,若是假想就乘机灭了他。见吴军已有防备,准备了那么多人,文钦知道自己肯定是吃不下的,这件事便不了子之。

这事发生在公元250年,吴赤乌十三年十月,次月孙权就以非常规手段结束二宫之争,立了孙亮做太子。做出这一决定的同时,孙权还做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命令还在前线的军队,以十万人力把涂水给堵成了“涂塘”。中央之国境内有不少叫涂水、涂河的河流,这条涂水今名滁河,发源于安徽省滁州市,东南向于建业城的对岸,现在的南京市六合区注入长江。涂水于江淮丘陵间穿行而过,筑坝蓄水在技术上没有问题,通常这样做是为了屯垦。而孙权这样做则是担心魏国在自己死后进攻建业,以水为兵让魏军没办法直接遥望建业。

孙权以幼子为太子,并因二宫之争牵连不少官员的举动,让曹魏这边总督荆州、豫州军事的征南将军王昶,看到了机会。王昶跟总督淮南军务的王凌都是太原人,年少时二人就以才气闻名乡里,王凌年龄大点,王昶以兄礼事之。王昶的征南将军是司马懿举荐的,淮北的屯田工作,包括两州的水军操练也是交由王昶负责。除此之外,王昶到任后还把自己的驻地从宛城推进到新野,为了是一旦襄阳有情况,能够更快做出反应。做这些备战工作,并不是单纯为了防御。王昶也是想建功立业的,东吴那边的朱然、诸葛恪,可以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尝试新路线北伐,王昶当然也可以提出了自己的伐吴方案。

王昶选定的攻取目标是长江三峡。三峡两端是分属蜀汉和东吴的永安和夷陵,中间则设有归属东吴的巫县和秭归。这些三峡城邑有一个共同特点,全部位于长江之北,与魏国的新城郡,也就是当初的房陵郡有陆路相通。两国虽然处于敌对状态,但民间交往一直没有停止。王昶认为,可以趁东吴太子更迭,各级官员不知所措之机南取三峡。

对王昶来说还有一个利好,那就是镇守江陵的朱然在前一年死了。不光朱然死了,再早一点坐镇西陵也就是夷陵的步骘(公元247年),以及长期驻守公安的诸葛瑾也死了(公元241年)。这三人跟孙权年龄相当,都是伴随孙权和东吴成长的创业将领。他们死后,依贯例都是由各自的儿子接任职业、继承所部军队。

朱然的继承人是儿子朱绩,步骘的继承人是长子步协,诸葛瑾这边则由三子诸葛融接班。荆州这三位重臣的二代中,诸葛珞是能力最强的。不过诸葛珞有能力自立门户,所以把家业留给了弟弟。再往下排的话则是朱绩。朱绩之前曾跟着潘濬征诸五溪蛮,被评论说有胆有勇。朱然是朱治的外甥和养子,本姓施。后来朱绩成为吴国重臣后,恢复了本姓,因此史书上被记录为“施绩”。

公元250年,魏嘉平二年十二月,王昶在获得司马懿的同意后,在曹魏最喜欢的冬季对吴属荆州发动突袭,次年正月双方正式接战。王昶的目标虽然是拿三峡,但在战术上肯定不能只一路出击。三峡被攻击,吴军是一定会从江陵和夷陵前去救援的。为此王昶一共准备了三路军队,第一路由新城太守州泰,由新城而下南攻秭归巫县。这也是当日孟达北取房陵的线路。

当日司马懿取孟达,就是以南阳人州泰为先锋,战后便被任命为新城太守;第二路则由荆州刺史王基统领,直奔西陵;最后一路则由王昶自己统领,进攻江陵的朱绩。夷陵地区早在赤壁之战后就从南郡分割建制为了“宜都郡”,十年后吴国又把三峡地区分割建制出了“建平郡”。魏国的这次出击,三路大军在地缘政治上对应的正是:建平、宜都、南郡三郡。

从战略目标来说,这场战役可以被称之为“三峡之战”,主战场却是在江陵。只有王昶能够夺了或者困住施展和吴军主力,三峡两城才可能被拿下。三路大军都是从新城郡出发,其中王昶和王基这两路,应该是由沮水河谷进入江汉平原,然后分别攻向夷陵和江陵。这也是当初关羽走麦城时,北上房陵投奔孟达所能选择的线路之一。沮水河谷所建制有“临沮县”,当时已经被魏国所拿下,为这次出击提供了基础。

沮水在进入江汉平原后,于麦城之南与南漳水合流,南流至江陵之西,最终汇入长江。见魏军由临沮方向来袭,朱绩并没有选择据城以自守,而是向西沿沮漳水布设防线。对于朱绩的做法王昶早有预案,下令以竹子为材料架设桥梁。冬季水浅,沮漳水也不是很宽,渡河的难度并不大。退守南岸的吴军见状,也开辟了七条道路阻击南渡的魏军。王昶这边则预备好弓箭手,将前来反击的吴军给射了回去。

在平原地区野战本来说是魏军的强项,吴军的短板。朱绩见阻击无效,遂领军退入江陵城,准备据城与王昶打持久战。虽然在撤退过程中,被王昶追斩了数百人,但朱绩认为江陵城坚,客军不管准备多充分,都会遇到补给问题。时间一长必定退兵。如果朱绩这边不出城,王昶还真没什么好办法。至于夷陵、秭归等城,在东吴能通过长江畅通无阻运送给养的情况下,实际也是很难破城的。这也是为什么,王昶的计划看起来有新意,但之前那么久都没能尝试过。司马懿本人也仅仅是同意他以荆州军出击试一试,没有当成一次打破地缘平衡的决战来准备。

见朱绩拒不出战,王昶遂假意兵分五路退兵,同时还故意把之前斩获的兵器、铠甲、马匹、首级绕着江陵城示威,以激怒朱绩出战。而王昶则在江陵城西北三十里的纪南城预设伏兵,等待朱绩来自投罗网。客军见对手城防坚固,为免补给线被断,后撤是常态,乘势掩杀也是常态,朱绩见魏兵撤了果然上当,结果被杀得大败而归。手下将领钟离茂、许旻被斩,丢弃大量军用物资。

这件次失败朱绩本来是要被治罪的,不过责任最终却是由诸葛融来承担。事情是这样的,朱绩在追击前,本来已经与诸葛融约定好一起出兵。诸葛融跟两个哥哥不太一样,通俗点讲就是个纨绔子弟。朱绩平时跟诸葛兄弟不算很和睦,怕他不来还特意写信说,自己在前面破敌,让诸葛融在后乘势而上。到时候功劳属于大家的,这属于“断金之义”。让诸葛融出兵也是现实考虑,朱然的兵力较王昶要少,万一掉入陷阱,诸葛融跟在后面不仅可以帮自己解围,还可以出其不意反败为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掉入王昶的伏击圈后,朱绩这边奋力拼杀,一开始还取得了优势(也是知道后面有援兵),结果诸葛家的这个不肖子,见朱绩中伏,没便宜好捡,反而不进兵了,导致朱绩大败而归。这个官司后来打到孙权那里,孙权非常肯定朱绩的战术,痛斥了诸葛融一番。然而因为还要依仗诸葛恪,最后却没有撤诸葛融的职。这让两家结怨更深,亦让人感觉孙权在玩平衡这件事上越走越远。无论治国还是治军,当法度不再是最高原则时,末世之相便已显现。

回头再来说说曹魏这边。不光王昶这边大获全胜,王基和州泰这边也都取得了战果,尤其是进入夷陵的王基。王基是东莱人,最初做的是郡吏。曹丕为帝时被举孝廉开始为官。文武兼备,才德过人的王基也是司马懿看中并推荐的官员。平素特别看不惯曹爽专权,带坏风气,还写了篇时要论来点评时事。

王基原本在安丰郡做太守(原庐江郡北部),在江淮战场应对吴国。这次是特意为配合王昶的计划,司马懿升他做荆州刺史,同时也是对他立志的奖励。王基久在对吴前线,对孙权现在的行动有深刻的见解。在他看来,东吴现在老将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新一代的将领又没成长起来,孙权自己亲自领军出征的话,又怕内部生乱。因此在公元241年那次出击之后,其实已经是转攻为守。后期的那些军事行动,包括声称要北伐,客观上都是为了看看还有谁能堪大用罢了。

进军至夷陵城之后,接父亲班的步协紧闭城门拒不出战,准备把对手给耗走。王基一边假装部署兵马攻城,一边却暗暗分兵,去袭取吴军的粮仓(名为“雄父”)。一战下来缴获粮食三十余万斛,擒获东吴安北将军谭正,还收降了百姓数千。为了安置归顺的吴人,王基还特地在自己的属地里,侨置了一个“夷陵县”。真要细算起来,王基的收获比王昶那边还大。

尽管没有完成拿下三峡的战役目标,但这次收获颇丰的偏师伐吴还是极大振奋了魏国的人心。朝野上下也开始讨论,如何展开一场全面对吴战争。在这个时候兴奋时刻,王基保持了清醒。在他看来这次胜利,还不足以改变敌我双方在荆州的平衡。魏国在前线屯田,吴人同样也在这样做。借助沮漳水、涢水之利,吴国在整个江汉平原开发的良田数以千亩计。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方可进攻。如果出兵不能取胜,不仅对外威名尽扫,对内更是虚耗钱粮。

王基显然是在拿曹爽伐蜀来说事,这也容易为狂热的情绪降降温。具体的战略目标,王基与王昶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概括的说,王昶想剑走偏锋拿下三峡,切断吴、蜀之间的联系,王昶则认为还是要走传统路线,打造水军并以夏口为主攻目标。当然,这并不代表王昶的这次尝试就没有战略价值。在王基的计划中,进攻夏口的同时,可以沿沮、漳水调运粮草,然后同时攻击夷陵和江陵。

以三峡为目标最大的问题,是你即使拿秭归、巫县,亦会面临白帝城和夷陵两个方向的吴蜀水军包夹,在没有水上优势的情况下,实际是守不住的。唯有拿下夏口,切割夏口以西地区与东吴江东的联系,才能真正有效。而要想做到这点,需要准备充足的粮草和船只,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急是急不来的。

最终,魏国的朝堂还接受了王基的意见,王昶也在王基的建议下移驻江夏。其实司马懿不这样做也不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站在司马懿一边。很快在司马懿苦心经营的江淮前线,就会有三起针对他主政的叛乱先后爆发。司马家族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彻底让魏国从高平陵之变的阴影中走出来。另一个问题是,已经七十三岁的司马懿,在三峡之战结束后不久,也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

公元251年,魏嘉平三年八月,司马懿病逝于洛阳。在接班这件事上,司马懿倒是完全不用担心会像曹叡那样后继无人。司马家实在是太能生了,司马懿的父亲有八个成才的儿子,司马懿比他父亲不遑多让,一共有九个儿子。这九个儿子中最为大家熟悉的是长子司马师及次子司马昭。儿子多的好处是在控制权柄这件事上,可以前仆后继。四年后司马师去世,司马昭马上顶了上去,再过十年司马昭也死了,代魏之事也水到渠成,他的儿子司马炎旋即代魏建立晋朝。就这样,人丁兴旺的司马家,父子三人合力走完了曹家曾经走过的路。

司马懿死的时候,估计多少还有点担心,比他小三岁的孙权还活着。结果司马懿这边刚走没几天,孙权也中风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52年一开春,孙权将前一年刚更改的年号“太元”改为“神凤”,却还是没能为自己延寿,及至四月终于还是跟着司马懿走了。说起来身为皇帝的孙权,虽然得子较晚,前后倒也生了七个儿子。只是这最后时刻立幼子为太子的做法,实在是有点神操作。既然自己没有办法“扶上战马,再送上一程”,老臣们又都先后凋零,连陆逊也因为受二宫之争的牵连,在几年前被气死了,那就只能在二代甚至三代中选择人选来托孤辅政。

以能力和人望来说,诸葛恪看起来是当下最合适的人选之一。诸葛恪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刚愎自用,孙权对这一点很是担心。其实陆逊也因为这点,很不喜欢诸葛恪,断言他这个性格将来必有大难。孙权在临终前,应该也是想起陆逊的告诫才有些犹豫,中风前后还把陆逊的次子陆抗叫到身边,痛哭道自己之前听信谗言,对你父亲做得不厚道。如果不是陆抗当时只有二十多岁(陆逊长子早夭)资历和战功不够,是很有机会作为候选人的。

打消孙权疑虑,力撑诸葛恪上位的是孙峻。东吴跟曹魏的情况一样,不可能把权柄全盘托付给外臣的,必得在宗室中选择优秀者作为代表同时辅政。这个代表就是被认定骁勇果敢,有先祖遗风的孙峻。孙峻不是孙权甚至不是孙坚这一支的宗亲,而是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按说到了这一代,这种旁支几乎都没什么影响力了。不过当年孙坚能平江东,留在老家富春的孙静出力不少。东吴又极重视宗室领军,这一旁支的势头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孙权刚接班时,孙静的儿子孙暠还有些不服,有点想抢班夺权。事后孙权也眼睁眼闭的过去了,可见孙静这支在江东的影响力。

曹爽和司马懿那种倾轧的情况是孙权最不希望看到的。既然宗室代表都力撑诸葛恪,孙权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此外北海人滕胤也加入托孤大臣之列。滕胤家族与当年的扬州刺史刘繇是世交,父亲和伯父受刘繇之邀入江东为官。后来又都入仕孙权,算得上是兢兢业业,只可能去世的比较早。滕胤为人仪表堂堂,举止得当,很得各位臣工的赏识,在地方上做官风评也很好,孙权还下嫁公主与他,可见重视。

之前孙权还故意问过诸葛恪,觉得自己跟滕胤比怎么样,诸葛恪的意思是,要论举止得当和人缘,我的确是比不了滕胤;要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滕胤就比不上我了。这个点评倒也客观,只是的确有些刚愎自用的味道。不过倒也不用担心二人不和,由于出身背景相似,性格互补,二人的关系倒是很好。孙权把滕胤加进来,也是希望他能在关键时候,帮诸葛恪稳一稳,包括居中调和他与性格同样张扬的孙峻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费祎在公元253年初也被刺杀了,蜀汉开始进入姜维主政时代。这意味魏、吴、蜀三国,前后脚的进入了又一个新世代。司马师、诸葛恪、姜维成为了各自国家的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