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长江里,白鱀豚、白鲟、江豚都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但是,目前白鲟和白鱀豚都已功能性灭绝,江豚的数量只有1012头,相当于国宝大熊猫数量的一半。那么,白鱀豚和白鲟为什么功能性灭绝?如何对江豚进行保护?

江豚的数量是如何减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三农三人谈:长江里的“大熊猫”现在还好吗?

江豚是在长江中生活的唯一的哺乳动物和食物链的顶端物种。根据资料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末,长江及鄱阳湖洞庭湖共有2700头江豚,到了2006年仅剩下1800头,十几年内减少了900头;2012年又减少了755头,仅剩下1045头;2017年又减少到1012头,相当于国宝大熊猫数量的一半。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06年洞庭湖有江豚200头,到了2012年仅剩70多头,其中在2012年3月份和4月份,42天的时间内,连续死亡12头。

这些死亡的江豚中,有的被电晕后死亡,有的惨遭螺旋桨“绞杀”,有的被“迷魂阵”困死,有的甚至还被“雷管炸”炸死。另外,挖沙对江豚的生存影响也很大,挖沙挖掉了湖底淤泥,对鱼类的生存不利,鱼类减少,意味着江豚的食物减少。同时,挖沙改变了湖底的回声性质,而江豚主要依靠声呐系统来寻找食物。另外,挖沙船密度太大,会堵塞航道,把长江流域分隔成小段,妨碍了江豚种群的基因交流。各种原因的破坏,导致洞庭湖鱼类从上世纪80年代的120多种,下降到十几种,当时有专家呼吁,如果伤害江豚得不到有效遏制,15年之内江豚将会灭绝。

白鱀豚为何功能性灭绝?

三农三人谈:长江里的“大熊猫”现在还好吗?

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江豚。在长江里,江豚与白鱀豚是长江中的一对难兄难弟,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白鱀豚有“长江女神”的美誉,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据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多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多头,至1993年为130多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2002年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2007年监测结果显示,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白鲟为何功能性灭绝?

三农三人谈:长江里的“大熊猫”现在还好吗?

白鲟,被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也是淡水鱼家族中的第一号“巨人”。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700多公斤,寿命在30年左右,是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全世界只有我国才有,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一带,被誉为“长江中的活化石”。早在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白鲟的保护级别就被列入“极危”。2019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上海组织了专家组评估,评估结果为“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 在人们熟悉的长江鱼类中,比较著名的还有“长江三鲜”,指的是刀鱼、鲥鱼、河豚,在这三鲜中,鲥鱼也已经灭绝。

中华鲟增殖放流为长江生态修复助力

三农三人谈:长江里的“大熊猫”现在还好吗?

中华鲟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它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根据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由葛洲坝截流初期的2176尾降至20余尾,从2017年以来,已连续三年未发生自然繁殖。为了补充恢复中华鲟野外种群资源,2020年11月28日,农业农村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一起进行了中华鲟的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150尾。

完整版视频:

三农三人谈:长江里的“大熊猫”现在还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介绍

全新融媒体访谈节目《三农三人谈》由中国农影新闻中心出品,“中国三农发布(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农视网”、“聚焦三农”平台,以及多媒体矩阵号全线登陆!权威解读国家三农政策,答疑解惑农民身边需求!

三农专家、农民群众、媒体大咖、线上网友,多方联动,聊得透、说得实,好看有用不端着,原来,你关心的政策热点也可以这样说!《三农三人谈》依热点话题系列,季播解渴放送,我们在这里,等着你!

编辑 | 陈春晓 责编 | 康轩山 监审 | 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