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一直都推崇陆地钢铁洪流的打法,尤其是在1953年之后苏联在在进行多项核武器爆炸试验的过程中,发现在爆炸范围内放置经过改装的坦克都会在一定的核爆炸范围内被冲击波掀翻,因此在未来如果发生核大战的情况下,这种钢铁洪流的打法就完全抵挡不住一枚核武器的摧残,在未来将会发生核大战的背景下,苏联开始进行能应对核战争的新型坦克的研发,这个研发计划诞生了今天武器大讲堂的主角-279工程实验重型坦克。

279工程重型坦克是完全为了对抗核子武器攻击与爆炸后的风暴威力而设计的,因此 279工程重型坦克的防护能力非常强大,当时该项目的也被称为战术核爆区用试验性车辆结构279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坦克的研发并不是重新设计,而是从1952年,苏军要求开发一种防护性能强于T-54的中型坦克方案发展而来的,这个方案融合了IS-3坦克的倒三角车体剖面设计和箭镞型前装甲,并最后发展出一种全新设计的圆弧形车身。

当时的设计代号907工程,虽然907工程有着不错的抗弹性能,但是最终却因为基础防护和优势不明显最终被终止了,但是这个项目的车身装甲研究成果被应用在了后来的279工程重型坦克上,成为核大战背景下当时苏联军工科技最为顶尖的坦克设计技术之一。

279工程重型坦克原型车在1957年制造完毕,整车长度为6.77 m、炮管向前整车长11.085 m、宽3.4 m、高2.639m、战斗重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达到60吨的战斗重量是非常少见的存在,这主要是这款坦克在设计上着重防御力以及应对核爆炸冲击波,因为更大的自重能让它在核爆炸冲击波中保持稳定不被掀翻,并且也能设计出更加厚重的装甲防护。

279工程重型坦克车体设计上,沿袭了907工程的圆弧形车身设计,由4个装甲分隔舱组成,其中最基础的车体结构采用铸造钢结构,并在外部焊接较薄的椭圆形防盾用来包围住车体,而防盾和车体之间则是有一定的间隙。

这种圆弧形车体设计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在核爆炸的过程中,让冲击波在坦克的表面无法获得有效的施力面积,从而避免爆炸冲击波引起坦克翻转,这样能在核爆炸的时候保证坦克的完整。

第二个目的则是用来对抗反坦克高爆弹头,防止弹头的金属喷流在穿透防盾后直接对车体造成损坏,类似于如今的间隙装甲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前部首上装甲采用倾角60度的方式安装,防御能力等效269毫米厚度均质钢装甲、首下船体下垂形装甲防御能力等效为258毫米、车体侧面装甲则为182mm。

整体的装甲厚度和坡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采用不规则的结构,可以在被弹几率较高的地方加强防御水平,独特的蝶形装甲覆盖还能增加跳弹的可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设计。

另外为了防止在核爆炸之后辐射影响到车组成员,在车体装甲之外还有一层厚厚的核屏蔽材料夹层,可以用于抵御核爆时产生的大量粒子射流的污染,并且这层涂层也可以吸收中子离子射流,因此也可以应对当时新型的中子弹的威胁。

车内具备核、生、化三防系统以及自动灭火系统,可以让车内的坦克成员安全的度过核爆炸的冲击。其车内成员一共有4名车组成员,分别是车长, 炮长, 驾驶员和装填手,并具备有潜渡系统和恒温空调系统,这套配置在当时是非常豪华的存在了。

在炮塔的设计上,279工程重型坦克的炮塔采用铸造椭圆形炮塔,炮塔的前部装甲防御能力等效于319 mm厚度的均质钢装甲板,前部安装有一门130毫米M-65坦克炮,这款坦克炮的口径比当时的大多数主流坦克炮都大,可以说是当时超大火力理念下的产物,比当时同时期美军坦克90mm主炮还要大不少。

这主要源自于二战的经验,当时苏联坦克设计师认为,二战后期各国研发的重型坦克防御水平都很高,因此只有130mm坦克炮能够满足击穿任何潜在敌方重型坦克的需要,所以最终在这款坦克上安装了130mm的大口径坦克炮。

此款坦克炮可以发射被帽穿甲弹和尾翼稳定破甲弹在内的多种弹种,由于130mm定装炮弹过于巨大,所以此炮的炮弹都是使用分装式的,也就装弹的时候需要先装填弹丸再装填药筒,这样既可以在发射之后不会占据过多的内部空间,还可以减少装填手的体力消耗。

同时苏联设计师在坦克内部还设计了一套半自动装弹机,这套装弹机在装填弹药的时候,装弹机从炮塔后部的弹药架上提取相应的弹种,进行自动装填,装填手只需从药筒架的固定位置,取出药筒,将其托举到炮尾就行。

半可燃发射药筒排列在马蹄形架子上,一枚药筒取出后,下一枚会自动补充到位,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装填手的劳动强度,因此其主炮的射速可以达到最大7发每分钟的发射速度。

不过其大口径的炮弹和独特设计的车身结构,让其内部的可利用空间过小,所以279工程坦克的主炮备弹量仅有24发,并且动装弹机上的待发弹数量只有十多发,所以在作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补充,如此少的炮弹储备必然让其作战效果大打折扣。

其主要定位在核大战之后的战场作战,再加上主炮口径过大,因此设计师认为这些弹药储备勉强够用了,除了主炮之外,在炮塔右侧还有一门14.5毫米的KPVT同轴重机枪,机枪备弹800发,这基本上就是武器的配置了。

在作战系统配置上,279工程重型坦克为主炮配备了光学合像测距仪和一具自动导向系统用以提供辅助射击,另外在炮塔右侧,还有一具L2夜视/主动红外夜视系统用的红外探照灯,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配置,可见当时的设计师将当时拥有的大部分科技都用在这款坦克上了。

在动力系统配置方面,279工程重型坦克配备有一具能输出1050匹马力的2DG-8M 16缸柴油引擎,驱动安装在两个纵向矩形空心梁上的四履带行走装置,进行机动。

当时设计师之所以选择四条履带的结构设计,是因为该坦克的整体重量达到了60吨,为了在苏联潮湿的地形、柔软的土壤和充满反坦克障碍物的战场正常行走而不被陷,选择4条履带能非常有效地降低履带对地面的单位压强,也使得车辆有着更好的地形适应性和通过性。

悬挂装置则超前的选择了可调高度的液气悬挂装置,当时的设计师之所以选择这种液气悬挂系统,一方面是为了在核爆炸冲击波来临的时候,通过液气悬挂系统降低车身的高度,配合蝶形车身形成螃蟹蛰伏的姿态以减少迎风面积。

另一个方面是为了增加主炮的俯仰角而设计,当然也有配合行动机构提升越野机动能力与乘坐人员的驾驶舒适性使用。

由于车身的结构设计造成坦克的空间非常的狭小,设计师为了给引擎提供燃油,破天荒的在履带安装的两个纵向矩形空心梁内部设计了油箱,换句话说279工程重型坦克的油箱就安装在履带每对履带中间的空心梁上。

虽然这个设计解决了供油问题,但是从历史坦克战场经验来看,这种将油箱布置于悬挂系统上的设计,会让其悬挂系统及油箱成为非常明显的隐患,在战场上很容易会被击毁。

当时这套动力系统能让这款60吨的279工程坦克拥有55公里/小时的最大公路速度,车内的燃油最大能提供300公里的续航里程。

在当年这个行动速度对于重型坦克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续航里程却成为了一大缺陷,再加上这款坦克的重量过大,无法通过苏联当时的大部分桥梁,所以其通过性存在着非常多的局限,而整体的结构也非常复杂,这就造成了后勤维护困难和故障率过高的问题。

另外当时的苏联领导赫鲁晓夫并不是很支持这款坦克的研发和造价高昂的问题,最终279工程即使拥有当时那个时代最豪华、装备最齐全的配置,也没能量产服役,仅有一辆原型车生产出来,最后以在博物馆中展示独孤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