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智己汽车,如何后来居上?

1月13日,新生的智己汽车用不到一小时,完成了短暂但看点颇多的亮相仪式:应用掺硅补锂技术,使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量产车最大续航超1000公里,20万公里零衰减,承诺永不自燃;支持无线充电;点对点零接管自动驾驶;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

这些性能,可以和1月9日的蔚来汽车发布会相提并论。当然,也注定会和蔚来这次发布会一样,引起能否实现的质疑。

在这次品牌发布会上,智己汽车logo和旗下两款量产电动车同时亮相,其中的电动轿车将于2021年 4 月亮相上海车展,并开始接受预定,预计年底上市;电动SUV 计划于明年上市。

不过,关于两款车的其他细节和进展,发布会没有披露,智己汽车的高管也没有到场。原本计划上海、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和英国伦敦三地同步直播的计划,也没有出现英国和美国分会场。关于智己车型的其他细节,还要再等几个月才能知晓。

1

三大“智能”技术傍身

发布会上,智己汽车品牌logo初次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己汽车logo

智己汽车用户平台主理人焦樵介绍,该品牌中文“智己”来自《周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意在用智慧周全万物,勤奋探索;英文品牌名“IM”Intelligence in Motion是对智能汽车进化方向的理性思考。

他表示,品牌Logo的设计蕴藏了从0到1的数字密码,以艺术的感知,来表达一个变革者的心声,与新时代消费者共创智能出行的新纪元。

和品牌logo同时发布的,还有智己最新的两款量产车型:智能纯电轿车和智能纯电SUV。

根据规划,智己汽车的首款量产版车型,将于2021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接受全球预订,并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智己电动轿车和电动SUV

作为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领域的新来者,智己汽车要想后来居上,主要依靠的是三大“智能”技术。

三电技术方面,智己汽车全系标配93kW电池,高配搭载115kWh电池,应用宁德时代的掺硅补锂技术,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NEDC综合续航达到1000km的续航,20万km零衰减,达到永不自燃的安全等级。

同时,智己汽车搭载了瞬态响应高扭双电轴,功率为400kW,扭矩达700N·m,百公里加速度3.9秒。另外,智己汽车还量产装备了11kW大功率无线充电,实现厘米级定点自动泊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动驾驶方面,智己汽车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采用英伟达 Xavier,配备15个高清视觉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

智己汽车方面还表示,在国家法规允许及高精地图开放的情况下,2021年底将具备点到点零接管自动驾驶能力;同时还将在一线城市特选商业中心应用自动代客泊车和唤车功能,2022年起逐步向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特选商业中心拓展。

数字架构方面,智己汽车和英伟达、恩智浦、高通、地平线等合作伙伴合作,打造了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实现了系统能力服务原子化的SOA软件架构,可为用户提供一千种驾控场景。同时,智己的智能数字架构还拥有IDPP数据隐私保护。

2

筹备两年,智己闯关高端市场

智己汽车是2020年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创始轮融资达100亿元。

该项目据称是上汽自2018年就开始筹备的高端智能电动车项目,代号“L”项目,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被视作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

2020年11月26日,智己汽车成立

虽然脱胎于上汽,但智己汽车是独立运营的,其定位为科创公司,意在重构传统汽车行业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专注于产品和技术创新。打造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从底层打通整车与驾乘体验高度相关的ECU控制器,将客户场景和汽车感知充分融合,鼓励用户进行高度自定义。

财新网援引上汽高层的话称,智己汽车中,上汽、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的股比分别为54%,18%和18%,其他资金占10%。

三大股东中,上汽负责车辆制造;浦东新区利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技术资源;阿里则以用户大数据、阿里云等优势为智己汽车赋能。

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集团内部;另一部分来自其他行业。预计到2021年年底,该项目人数将达到300人,到明年年底还会成倍数增长。

2020年,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中外新造车企业,打开了中国高端电动汽车消费市场。与此同时,传统造车企业推出独立品牌、谋求高端的的步伐也在加快。前有东风旗下的岚图,今天又有智己,都是资金和资源雄厚的大玩家。

不过,到目前为止,上汽高端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东风在这一领域的实战经验也十分有限。不久前,岚图量产车刚刚开启预定,智己也尚未正式接受市场检验。

首次亮相,就抛出1000km续航、20万km无衰减、永不自燃等卖点的智己汽车,最终能让消费者买单吗?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争夺战,新老势力们的正面较量即将开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