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那时候手机很贵
98年那会,一斤猪肉3元,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600元,市区一套房3万元,一部摩托罗拉手机7000元。
出门在腰上别个手机,那就是普通人一年的工资,或者家里一个客厅,价值非凡。
最早的大哥大,更要近万元,差不多一套房。不过,大哥大其实也没流行多久,就2年左右吧,很快被摩托罗拉的折叠机取代,淘汰后的大哥大只能成摆设,一文不值。
而在我记忆中,喜欢用皮套装手机的是,老板和领导。他们谈事的时候,喜欢把夹克衫往后一撂,将军肚往前一突,让人看见别在腰间的手机皮套,气势十足。
另一帮手机使用者,社会混混,他们反而不爱用手机皮套,还是喜欢揣兜里,或者直接拿手上。
赶上他们聚堆的时候,哪怕是蹲水泥地上斗地主,那也是华子在下,手机在上,一人跟前摆两样。他们叼着烟,边打牌边喊人,人会越聚越多,慢慢就摆满一水泥地的华子和手机。
要赶上有点风吹草动,刚才还乌泱泱的人堆,顷刻间,就鸟兽散。手机都没了,但华子还在,不过,大部分都是空烟盒。
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混混们都会把烟和手机摆饭桌上,经常谁需要用到手机,那就随意把桌上任何一个人的手机拿起来用,一般也都不会有意见。顶多讥讽两句,怎么连个手机都没有,就混成这样?或者出门手机没电,你这是要倒大霉。
大家还是说说笑笑。
而老板和领导的饭局,就见不到这种场面,也没人敢直接去拿老板或领导的手机用,这属于私密物品。
02-那时候小偷不少
公交车上的小偷是真的多,还有一些盲流是明目张胆在偷。上车的时候,在车门拥挤的过程中,就有一帮人围住,前呼后拥往上挤,边挤边偷,这东西一到手就撤,他们根本不上车。
而把手机拿手上去挤公交车,那就等于和昭告天下,我好有钱,快来抢我吧,一个意思。
装兜里?那也太小看那个年代的小偷了,一挤一蹭间,这兜里装的是啥,他们早就都估摸个七七八八。
虽然那个年代,有手机的人基本都有私家车代步,或者出门可以打车,似乎不需要挤公车。
但那时候还没有导航系统,自己开车去某个生僻点的地方,还真是有点找不着北,天一黑,问个路都找不到人。
打车吧,有的出租车,一听说你要去某地,直接调头就走。
害怕!
因此免不了,再有钱还是得挤公交车。
03-手机皮套,除了不美观,其实很实用
就我个人来说,其实挺爱用手机皮套的。一来,不容易丢失和损坏。二来,需要用到的时候,它就在皮套里等着你。
但是,我还是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太容易成为别人的话题。
现在的人啊,聚会开始都是尬聊,只能没话找话讲。
这时候你腰间的手机皮套,很直观地就被锁定成,大众话题的目标。
说来说去,都隐藏着一个意思,现在还使用手机皮套的人,是还活在远古时代啊,都没跟上时代日新月异的脚步。
手机皮套真捞,巨捞。
还会觉得你抠门,小气,不就个手机嘛,至于这么爱惜。别个手机皮套,很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既然舆论压力很大,那我就放弃手机皮套吧,但是,手机皮套,很快告诉我抛弃它的后果,很严重。
第一个手机,小喝多,从兜里掉酒店厕所哪个角落了?反正再也找不到。
第二个手机,掉马桶,捞出来也报废了。第三个手机,装后屁股兜,骑电动车,过了个坎,一震,掉地上直接碎屏。
一打听,换个屏幕都快赶上再买一个新手机了,我还能有什么选择。
第四个手机,KTV朋友聚会,小喝多遗失。回家后第二天,才发现没踪影,打过去,手机没电不响应。
不死心,回KTV找。老板很够意思,把KTV包间翻了个底朝天,差点都拆喽,终于在沙发后面的隐蔽角落找到它。
看看,要有手机皮套,这些麻烦事,都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