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大概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吧。

除了孤独这个词,我们还有孤僻,孤单,孤零零,孤芳自赏等词,这些“孤”,都与“独”有关。

在大众的认知里,孤独是不好的。孤独,意味着不合群,意味着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所以孤独,并不为大众接受。

人类是喜群居的动物。远古时期,群居生活有利,大家互帮互助,可以大大提高生存几率。人们依赖和依靠群体。所以群居群体,不仅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还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孤独”的人,是被这种归属和认同所“排斥”、“不接受”的,孤独的人不属于群体。

所以人们觉得孤独并不好。

为了避免孤独,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寻求他人的认同,以免自己脱离出群体。不管何种形式,都是在寻求他人的接纳,理解。尤其是如今,网络发达,交流和沟通更便利,人们更是乐于沉溺于中。

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管快乐和悲哀,所有的情绪都一致,而所有人都是其中一份子。身处“群体”之中,是“热闹”的。

与热闹相反的,是孤独。孤独的背面,是热闹。

越热闹,孤独越被凸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人不可能永远处于群体之中,总有独处的时候。没有谁能永远的陪伴,也没有百分百的理解。总有无法分享出的心情,无法说出口的话语。我们总会面对孤独。

只不过有人无法忍受,于是用各种事情来填塞内心,放弃思考让自己逃避孤独。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享受孤独,甚至追求孤独。相比而言,他们少社交,远离各种声音和意见,愿意和自己独处,把时间更多的花费在自己的世界。

离开“群体”,意味着少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少了很多约定俗成规则的束缚。这时,人们会试着思考,关于自己,关于内心。人们会把以前向外的关注,转而内观自己。“孤独”的人,会比很多人早一步发现“自我”。

敢于“孤独”的人,他们内心强大。

他们的内心就是一个热闹丰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更容易获得精神的满足。他们不在意别人的认同,不需要别人的接纳。他们只专注自己,取悦自己。

在现代社会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寻求独处,寻求自我。君不见那些中年人们,生活越来越简单,社交也越来越简单。他们选择将时间更多的留给自己。

成熟的人才越来越体会到“孤独”,逐渐明白孤独才是生活的常态。

孤独,是造物主留给人类独有的命题。

不管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他们对孤独有着自己的诠释和表达。关于孤独的话题,和孤独有关的主题,从未停歇。

日本推理小说大师森博嗣的《孤独的价值》,就是一本探讨孤独话题的生活哲思。

森博嗣所探讨的孤独,并不是如何完全离群索居的孤独,而是在积极融入社会的同时,充分享受令自己舒适自由的生活方式。

也许是因为人已到中年,曾经的年少躁动逐渐远去,我偶尔也会想一些和“孤独”有关的内容,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想法,在读《孤独的价值》,就觉得书里对孤独的“诠释”,有些地方很妙,很有些“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感受。

如果你对孤独有些许想法,如果你对忙碌的生活方式有疑惑,可以看看它。

再翻看完《孤独的价值》,才发现这本书封面采用变温墨设计,手指捏拿或者摩擦的地方,那个小小的火柴人会消失,挺有意思。

那个小小的火柴人,就像现代社会的我们,既组成群体处于群体中,但也是独立的个体,有时会“脱离”群体,隐藏了自己。

孤独这个话题太深太大了,人类至今还在谈论它。

每个人对于孤独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于孤独,你怎么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避免不了孤独。避免不了,那就学会和它相处。

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孤独,诠释孤独。如果你像作者一样,找到孤独的乐趣和价值,体会到孤独的美和自由,你会发现,孤独并不是一定不好。

像作者所建议的,可以尝试写诗文等艺术创作,主动向外输出;还可以做一些无用的研究;做一些徒劳的事,比如独自慢跑,只要是能让你专注的事。

只要不打扰别人,这些事无需在意成功与否,不需在意标准和规则,重要的是和自己的交流。

也许它会打开你独有的世界,也许让你认识一个新的自己,也许让你更完善自己……复杂的社会里,孤独的人是“自由”的。

孤独这道命题,是人类独有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和相处。

孤独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