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人好养鸭。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只,或者一伙。更有专养鸭子以糊口者,以发家者。坳下一邓氏,名昌樟,颇懂得鸭子的习性,与鸭子分外有缘,养一百只小鸭,出栏时绝对还是一百只,故人称“昌樟鸭婆”。

高村人所养鸭子不外乎三种,曰花鸭,曰泥鸭,曰洋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鸭又称番鸭,别名真胡鸭、正胡鸭。其羽毛黑白相间,因成花色,故名花鸭。整体而言,黑多而白少。鸭公有硕大而红润的鸭冠,鸭婆则基本没有。花鸭鸭蹼金黄,厚实,富有肉感。形体上,花鸭状似鸭而大似鹅,高村因而有一句“鸭子大过鹅”的俗语,用于讽喻妄自称大、得意忘形的人。

花鸭性静,整日悠哉悠哉地,大摇大摆地,信步闲庭,俨然旧时的高村乡绅一般。花鸭又善飞,虽从野鸭驯化至今已逾千年,却总有天性不泯者,鸭性乍起时,忽地便从屋檐下飞越围墙而出。或飞上树梢,或飞到池塘,或飞向别人家的屋顶,或飞落静静的高河。记得一年,母亲养了六只花鸭,长至五六斤重一只时,竟兀自飞走两只,再也没有飞回家来。飞失的两只花鸭,一公一婆,许是飞到无人知晓的地方做一对鸳鸯去了吧。从此,每当花鸭长了三四个月,母亲便将花鸭翅膀上的羽毛剪短,省得它再飞得无影无踪。

花鸭还特别嘴馋。小花鸭们若没有泥鳅、蚯蚓、蚱蜢等等“山珍海味”恩宠着,就撒野性子,总也不长大。即使长大也瘦不拉几的,要么无精打采,要么被风吹走。还好,长大了的花鸭子会自己觅食解馋。尤其爱钻入水中找田螺、沙蚬吃,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捉了几尾小鱼,美美地享受一番。小时候,我没少给花鸭们捉泥鳅、挖蚯蚓。只要我背起小锄头出门,花鸭们便尾随我而行。我这边使劲翻土,那边蚯蚓才露出半个身子,花鸭们便争抢着把蚯蚓吃了。因此,伺候小花鸭虽是苦差,却也有趣。

花鸭肉质鲜美、津甜,虽然肥润,却不油腻,而且吃起来口感特别爽脆,喷香喷香的。据此,高村人可以不养泥鸭,可以不养洋鸭,但都少不了养几只花鸭在家里。每逢佳节,家家杀骟鸡和花鸭祭祖。每有来客,也多半以花鸭盛情款待。

至于泥鸭,一身洁白的羽毛,略为殷红的嘴甲、鸭蹼,若三三两两浮游在水面上,便是一道好看的风景了。可惜泥鸭肉质太粗,并有很浓的膻味。高村人养泥鸭,多数只为下蛋,而不喜欢啖食其肉。泥鸭雌雄交配所产卵,孵出来的还是泥鸭子。花鸭雌雄交配所产卵,孵出来的还是花鸭子。若花鸭公与泥鸭婆杂交所产卵,孵出来的便是洋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洋鸭又称胡鸭、水鸭子。胡鸭无雄雌之分,故互不交配,永不下蛋。洋鸭好群居,好走动,好嬉水,好田间、河畔、沟渠觅食,故宜一伙一伙地养。“昌樟鸭婆”所养之鸭,八成是洋鸭,两成是泥鸭,并且全是泥鸭婆。经常见他一早背一个空扁箩赶鸭子出去,暮晚赶鸭子回来时,扁箩里则已装满了鸭蛋。泥鸭子就这样,走到哪里便将鸭蛋生在哪里。

花鸭婆下蛋则更有趣。你非得给它新做一个舒适的鸭巢,否则有蛋也不给你下。并且它下的第一个蛋,你不得拾起来,否则它生了这一个,再也不给你生第二个。你非得将第一个蛋一直留在鸭巢里,它才一天一个不停地下,直到它卵尽想要孵小花鸭为止。

今年清明,我未能如愿回老家给先祖们扫墓、挂纸。是夜,我打电话给父亲,欲了解当日祭扫的情形。首先接电话的却是母亲。我问母亲拿什么头牲祭祖的,母亲说:一只大花鸭,还有一只鸡公子。还说我没口福,吃不到拜过祖宗的花鸭。母亲甚至将父亲吃花鸭肉如何吃得起劲,如何吃得连假牙都掉了也形容给我听,让我开怀大笑之余,很是流了一通口水。(客家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