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空军2021年招飞宣传片的片尾,又出现了被大家称为“THE NEXT”的神秘装备,搞得外界以为在1月11日,也就是歼20首飞1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会有大动作,比如轰20可能会亮相,甚至进行首飞,然而事实证明并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画面并没有在1月11日变成现实

1月11日没亮相,其实也在预料当中

就在大家抱着遗憾散场的时候,1月12日,央视七套《军事科技》栏目再次出现了“THE NEXT”,而且还注明了“2021,我们期待。。。”。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的“THE NEXT”,盖上了红绸布,而且又出现了疑似新角度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来?

从央视的第二个画面看,“THE NEXT”似乎有垂尾,这与外界长期存在的一种猜测不谋而合。一直以来,外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轰20肯定不会是B2或者B21的简单复制,而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一些新的性能,比如超音速飞行能力。

又来新角度?

然而B2所采用的蝙蝠外形,飞行控制完全依靠尾部的襟翼,稳定性并不佳,在超音速飞行时,情况更会加急剧恶化,因此B2放弃了超音速飞行能力,完全依靠飞机的隐身来确保自身的安全。

B2为了隐身,完全去掉了垂尾

因此,如果轰20真的要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保留垂尾。而对于它的垂尾,外界也曾有两种设想,一种是类似现代喷气式客机一样,在主翼翼梢增加一对小翼,既增强飞机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还可以省油,增大飞机的航程,可谓是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界有这样的轰20设想

当然,这种设计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会大幅增加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对于隐身轰炸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隐身轰炸机对雷达波反射量的控制,远远高于F22和歼20这样的隐身战斗机。双方的差距甚至在一个数量级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歼20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平方米的话,那么轰20的雷达反射面积只能在0.001平方米以内,加装翼梢小翼,显然无法满足这个硬性指标。

这样做,隐身就全完了

还有另一种构思,则比翼梢小翼要巧妙得多。它采用可变垂尾,当垂尾放平时,可以充当主翼的一部分,追求隐身最大化。当垂尾旋转时,可以充当水平尾翼,追求升力的最大化。而当竖起时,则又可以充当V型尾翼,追求飞机操控和稳定的最大化,实在是天才设计。

这个设计够巧妙

竖起可以当垂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旋转可以当平尾

不过,这种天才构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对材料强度的要求,远远超过歼20的全动垂尾,特别是当垂尾旋转时,仅靠一根轴与机身相连,以目前全世界航空工业和材料学的水平,很难做出这样一根传动轴。而即使做出来了,它的飞控技术又要比歼20难上N倍。要知道,歼20的飞控已经属于“变态”级的复杂程度了,再乘以2次方的话,可能不是目前的地球科技可以完成的。

但这不是目前的地球科技可以完成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红布下盖着的,是一艘平甲板的航母模型,高高的“垂尾”,其实就是航母的舰岛,与前面的“THE NEXT”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倒符合小编的判断,因为轰20是我们首次研制隐形轰炸机,在气动布局方面不可能会有太多的创新,对于轰20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亮相,而不是搞技术创新,哪怕它就是完完全全复制了B2,对于我国空军来说,也是一种战略意义上的突破和根本改变。

有人说,红布下盖的是一艘弹射航母模型

与它不是一回事?

说到这里,轰20到底什么时候会亮相呢?1月11日已经过去了,但是2021年才刚刚开始。央视《军事科技》栏目写的是“2021,我们期待。。。”。作为军迷,我们也期待在2021年,真的能够见到轰20的公开亮相,虽然它可能已经高滑跑、试飞,甚至是装备夜间轰炸机部队。当年B2也是面世数年之后,才公开亮相的,对于轰20,我们更不要急,说不定,它一亮相,就能给我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