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灾难。

截至目前,全球死亡病例已经超过了190万例。

无数家庭遭受变故,令人悲怜。

不过,去年来自英国的一例死者却无人同情,反倒是拍手叫好。

他,正是40年前臭名昭著的杀人魔——「约克郡开膛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年内,杀害13人。

受害者全为女性。

让当地警方一筹莫展,民众人心惶惶。

他会对受害者先用铁锤猛敲头部,再用螺丝刀狂插胸部和腹部,随后肆意殴打脚踢。

这种残酷的杀人手段,也成为了这位「开膛手」的标志。

前不久,网飞将这段历史制成了纪录片上线播出。

让我们得以一窥那段历史,探寻那个时代。

恶魔诞生之地,是否有着孕育恶魔的土壤?

《约克郡屠夫》

The Ripper

曾经猖獗残忍的连环杀人魔,竟然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

这不能称为「大仇已报」。

他活到了74岁。

要不是得了新冠,可能还会活得更久。

而死在他屠刀下的那13位女性永远没有这个机会。

这样的结局也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杀人魔死后一个月,纪录片《约克郡屠夫》上线,一时间引起不小反响。

豆瓣上保持着7.8的不俗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负面的情绪充斥着整个纪录片。

对现实的失望,对体制的控诉,对社会的不满。

但凡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人们都是从恐惧开始的。

1975年,英国利兹市发生了第一起命案。

死者头部遭到重创,身上有3组刀伤。

根据当时验尸的法医所说,这些刀伤十分特别。

显示出,行凶者不慌不忙地用凶器搅来搅去,然后退后欣赏。

这不是普通的冲动犯罪,而是说明行凶者有着非常严重的心理失常。

凶手同样很狡猾,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痕迹。

这就使得案子在一开始就陷入困局。

警方开始试图从被害人身上寻找线索。

因为发现尸体的地方非常靠近当时的红灯区。

所以警方很快就断定这起命案与卖淫有关。

但很快我们就知道,警方这样的行为直接为后面的所有举措埋下了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岁,离异,妓女。

在警方和媒体的汇总下,受害者成了「追求享乐的女孩」

虽然没有指明,但暗示的意味很明显:

女孩自己的不检点,造就了悲剧的发生。‍

一时之间,这起命案成为当时大街小巷的谈资,成为一起「炸鱼薯条谋杀案」——

当天上报纸,两三天后报纸会被用来包裹炸鱼和薯条。

命案只有一时热度,人们只会关心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发现没?

这就很像现在的微博热搜。

三分钟热度,五分钟忘记。

因为没有线索,警方的破案几乎停滞。

民众也不关注,认为这场悲剧不值得同情。

总的来说,当时几乎没有人把这当作一回事。

于是,更多的命案接二连三地发生。


同样都是女性,同样都是妓女。

同样的死状凄惨,同样的无人在意。

警方越来越确定「凶手极度痛恨妓女」

将凶手看作是百年后专杀妓女的「开膛手杰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77年6月,第五起命案发生,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名16岁的女性被杀害。

与前面4位不同的是,她不是妓女。

而是住在家中,有着一份超市的工作。

原本漠不关心的民众也慌了神。

也在这时,本该主持正义的警方突然做出了令人咂舌的判断。

他们联系之前四起都是妓女受害的相似案件。

再加上这次的受害人又是在半夜行走。

所以警方认为,受害者被凶手误认为是妓女。

总之,在警方眼中,受害者几乎与妓女画上了等号

并断言,犯罪人再次作案的概率非常高。

这样的结论一出,当地女性都害怕起来。

她们不再敢晚上独自出门。

直到某天,传来了一件有幸存者的消息。

按理说,有了幸存者的描述,案情会有巨大进展。

而且警方还根据描述,绘制了凶手的画像。

但很可惜,尽管警方挨家挨户问询,依旧没有任何突破。

之后,越来越多的案件发生。

职业不一,地点不固定,甚至有被专门摆好姿势的案发现场。

更多的线索也被找到。

比如,现场发现的车辙印,受害人身上的鞋印。

最关键的是死者身上的一张5元英镑。

因为这张英镑限量发行,全英国只有不多于6000人拥有。

而凶手就在其中。

但让人感到意外,且十分费解的是——

线索虽然增多,但警方几乎没有一点儿实质性进展。

这时他们突然意识到,可能凶手已在被问询过的人之中。

冗余的文件材料,庞大的工作量,警方一筹莫展。

在发生8起命案之后,警方无奈地通过媒体向凶手发出声明:

「我们抓不到你了,你赶紧自首吧。」

这是什么屁话!

英国警方已经彻底承认了自己的无能……

随后,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出现了。

警方向全城女性发布了宵禁禁令。

通过限制女性的夜间自由,来保护她们。

如此荒诞的禁令一下子引起众怒。

凭什么男人犯下的错误,要由女性来承担?

夜晚属于男人,也属于女人。

再加上警方这些年的无作为,积压许久的愤怒一下子爆发。

很快各地爆发了许多游行。

可以说,整个案件自爆发以来,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

警方的不重视,笃定受害者都是因为女性不检点而被害。

男性主导媒体,以致报纸上可以刊登裸女来博人眼球。

当命案发生时,男女不同的反应足可见当时的风气。

女人会感到危险,男人却看到新闻。

有人看到了新闻,有人却感觉置身其中。

就当这些冲突一触即发时,一场意外发生了——

开膛手被抓了。

不是因为杀人,而是因为违章驾驶。

彼得·威廉·苏特克利夫,是「约克郡屠夫」的真实姓名。

他从小对母亲十分依赖,但自从发现母亲外遇后,精神支柱便开始崩塌。

对行为不检点的女性产生了极度厌恶感,并且相信杀死妓女是上帝对他的指示。

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还有家庭,而妻子对他的行为完全不知情。

1981年凶手认罪的头版新闻

这个在家人朋友眼中温和友善的良民,一下子成了臭名昭著的杀人魔。

他很直接地承认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使得整个案情结束得非常顺利。

警方在面对记者时,也难掩喜悦之情。

但大家都知道,案子能破跟警方的能力一点关系都没有。

完全是运气好。

甚至可以说是「走了狗屎运」。

到了这个时候,凶手是谁似乎一下子变得不重要。

因为大家在警方身上发现了许多更严重的问题。

比如从一开始就坚持「妓女杀手」,使得他们的破案过程毫无进展。

参与办案的警察都是男性,对女性充满了偏见。

即使错了,也死不承认、道歉。

更要命的是,警方在进行民众问讯时曾盘问过凶手。

足足有9次。

要知道,那时候警方有了凶手画像、鞋印、车轮印等线索。

如今再翻看当年的记录,还是不免感到既无奈又愤怒。

约克郡屠夫犹如一面镜子。

反映出了当时英国社会破败的一面。

首先,是约克郡当地超高的失业率。

上世纪七十年代,重工业的衰落使得当地的经济陷入低迷。

成年人失业率高达21%。

为了生计,不少女性被迫做起了性工作者。

有的19岁就做起了这个行当,甚至还有的得到了母亲的同意。

为了生存,才会有此下策。

这些努力谋生的女性并非媒体口中的荒淫、享乐。

她们中的很多人都要养活身后一大家子。

选择这个行当,只是因为遇上了令人绝望的年代。

其中一位受害者的孩子受访

其次,警方的不作为助长了凶手的气焰。

视诸多有利证据为空气,将整起案件视为儿戏。

让那时的警方后来成为了人们的笑柄。

「如果你感到无聊,就来做警察。」

这成了当时警方的宣传口号。

以至于很多素质不一的人迫于生计去做了警察。

其中不少警员,原先是工人、船夫,能力素养良莠不齐。

而警方内部强烈的性别歧视成了破案的最大阻碍。

他们对自己的无能理所应当,而却对受害女性指指点点。

这既是对女性充满恶意的揣测,还有着为凶手洗清罪名的嫌疑。

这种偏见不仅在警局里不是个例,而且在社会大众中更是主流。

整个社会风气的不正常,迫使女性既要为暗处的凶手担惊受怕,又要忍受旁人的冷眼旁观。

恐惧的笼罩,直接驱使英国女性做出了改变。

她们对自己身处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意识到,需要靠自己的力量保护好自己。

在她们眼中,只会杀害女性的约克郡屠夫就是懦夫。

只能想出针对女性的宵禁正常的警方压根保护不了自己。

在整个充满偏见与歧视的环境中,一代女性变得更加激进。

虽然这部纪录片的中心人物是「约克郡屠夫」,但它讲述的尽是那个时期整个英国大环境。

凶杀只是引子,窥探真实历史才是本意。

而这一系列惨案中,女性却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不到四十年前的英国民众对于她们的同情。

也看不到社会对于生命的关心与尊重。

看到的只是各种猎奇和漫不经心。

看到警方的无能和推卸责任,只有当威胁到自身时,才被迫做出回应。

四十年后,许多人都在这部纪录片里表达了自责与愧疚。

他们或是警察,或是记者,或是旁观者……

曾经因为偏见,罔顾人命。

如今给予反思,愧对逝者。

想要根除偏见,从来不能一蹴而就。

即使到今天我们的周遭仍有许多活生生的案例。

但幸运的是,这个时代里有很多人在为此而不断努力着。

在衣着上不再受到别人的指责,喜好上不再任由旁人点评。

她们亲自证明了,女性无需用自由换取安全

《她说:女性人生瞬间》

或许,我们没有办法创造一个完美的社会。

但总是可以将之视为目标。

不断争取,不断进步。‍

是人,总会犯错。

但总不能,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