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文人给人的感觉除了文质彬彬、知书达理以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弱”,文弱书生,弱不禁风。与那些粗犷的将军、莽汉形成鲜明对比。其实,人们对文人的印象存在一些刻板的认识,是片面的,真正的文人从来都不弱,而是“似无缚鸡之力,实则八块腹肌”、“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不信,且看以下这几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思想,却常常忽视了他其实还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军事家,他绝对称得上是文武双全的典范。有人笑称,他的主业是研究哲学,带兵平叛只是顺带的兼职。

作为陆王心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王阳明通过龙场悟道后大彻大悟,为后世构建起了一个崭新的哲学理论框架: 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哲学造诣之深,世所公认。

而且从他身上我们不得不承认,造物主是有偏爱的,像他这样一个一心做学问的读书人,谁能想到带兵打仗的天赋却也是堪称无敌。南赣剿匪,平宸濠之乱,让人对他的军事才能无不折服。甚至于有人开玩笑说,他一定是用了什么仙法,不然哪有那么厉害。而对于这些丰功伟绩,王阳明从不自傲,只当是顺应天命,秉承朝廷威仪,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须同时雨师。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兵戈定四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于王阳明,辛弃疾的名头或许更加响亮一些,毕竟他是词中之龙,人中之杰。作为南宋豪放派词人作品实在是太多了,篇篇都是要背要考的重点啊。最关键的是,他还可以轻松驾驭各种不一样的风格。或豪放或婉约,可谓信手拈来。

而在那猎猎秋风的沙场上,辛弃疾的表现也同样惊艳。他不仅是一位宋代文坛巨匠,同时也是一位正儿八经的抗金名将。无论是文山词海,还是刀山火海,都似闲庭信步,轻松驾驭。《稼轩记》里描述辛弃疾带了50来个小弟来到金营,此时的张安国正在和金国将军们喝酒行乐。他就这样在五万多人的金营中像擒兔子一样绑了张安国回南宋。这一壮举让整个南宋都沸腾了,连皇帝都对他赞不绝口。虽然略有夸张,但也说明了辛弃疾的实力,携笔可以纵横文坛,持剑可以金戈铁马!

如果说王阳明和辛弃疾你想不到,那要说的第三人你可能更想不到。他便是我们的孔夫子。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人们对孔子的固有印象是老先生是位慈眉善目的文人,但实际上这位文圣人的武力值也是能惊爆眼球的。

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寸,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约合2.22米!这个身高放在现在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更遑论在春秋时期了。同时期的人都对孔子的身材表示惊异——“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吕氏春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孔子的力量十分强大,能够举起一国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儒家讲究君子六艺,“礼乐书数御射”无所不修,其中“御射”两艺便是强大的武力值的体现。御是驾车,射是射箭。驾车不容易,现代人驾驶的汽车考个驾照都费老鼻子劲了,古代的马车就更不容易了。孔子的箭术也是当时有名的,他的箭术非常有观赏价值,每次射箭都会引来大量围观群众,而且他的箭非常精准,据说可以射落天上的飞鸟。可见,夫子之能,智勇兼备。

在大家印象里,文人就该是文质彬彬的斯文模样。但实际上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是文武双全,甚至武力值爆表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一直强调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既是在向先贤看齐,也是开拓新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