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先生是研究张爱玲文学的大家,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张爱玲全集就是由止庵主编。

最近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再版的《云集》,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点评纳博科夫、卡尔维诺、帕慕克等人的作品,另一部分是专门对张爱玲所绘《传奇》人物的图赞。

其中有一段评论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谈到傅雷时,书中说“《论张爱玲的小说》立场近乎可笑”。

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评价张爱玲的观点会有怎样的偏颇,作为张爱玲研究专家的止庵先生又是怎么解释的呢?

01

傅雷评价张爱玲文学,主要是1944年发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重点评价了《金锁记》、《倾城之恋》、《连环套》三部作品,对第一部与后两部作品的态度迥异。

傅雷大加赞扬《金锁记》,用上了“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这样高的评语。

但是对《倾城之恋》、《连环套》,评价呈现两极化,认为《倾城之恋》“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炼到近乎病态的社会产物”。

在傅雷看来,能写出《金锁记》的作者,有能力从《倾城之恋》的主人公白流苏、范柳原身上挖掘出更深刻的人性本质。特别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个人命运随时代浮沉、经历巨大变故,应该升华出更高尚的人格。但到故事结束,主人公脱离了战场危险,又回到追求世俗的金钱和情欲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雷与张爱玲是同时代人,比张爱玲大十二岁。在张爱玲发表《第一炉香》等,令她一炮而红的作品前,傅雷已经是著名的学者、文艺评论家,因此对张爱玲的评价,有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责任感,希望她写出更加深刻的作品,流芳百世。

对于傅雷恳切并严厉的批评,年轻气盛的张爱玲并不买账(以张的性格来说,大概年老也不会买账),随即发表《自己的文章》一文作为回应,表示很反感这种“理论并非高高坐在上头,手持鞭子的御者”,说“现在似乎是文学作品贫乏,理论也贫乏”。夹枪带棒的向傅雷招呼过去。

然而此事并没有完,同年11月,张爱玲在杂志上发表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影射傅雷和情人成家榴,而且把男主人公刻画的十分病态。

据说傅雷看到后,气得嘴唇发抖,哆哆嗦嗦地说:没想到张爱玲是这样的人。以后两人便断绝了来往。

1982年,傅雷夫妇的生命,早已随一个荒诞混乱的时代破碎。张爱玲在一次给友人的信中写到:决定不收《殷宝滟送花楼会》进新小说集,《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表达了对昔日这位特殊“友人”的怀念和忏悔。这是后话。

然而,说回傅雷对张爱玲的批评,确实存在对张氏文学的误读误解。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的尖刻,也并非全为泄愤,而是强烈表达个人创作理念。

这一点,止庵先生对张爱玲的解读很透彻。

02

“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在《云集》以及其他场合,止庵认为,张爱玲小说之经久不衰的魅力,来源于主题的深刻和永恒。

张爱玲小说的视域都很窄,故事就落在某一城、某一地的一对男女身上,情节围绕两人的爱情起伏展开,通常以第三人称视角和女主人公视角切换地进行叙述。

在《自己的文章》中,张爱玲说她的作品“朴素”,这不是说文风质朴,她的的文字风格时是精巧机智富有生趣的,而是说表现的主题“朴素”。它没有阶级斗争的力量与沉重,没有意识形态斗争的冰与火的考验。它所表现的是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最真实又最深层的人性。

比如《倾城之恋》,白流苏为谋得长期饭票,与范柳原交锋、斗智,最后落败,甘心成为别人的情妇。如果小说只在讲白流苏为钱、为面子、为衣食无忧而引诱范柳原。那么主题确实如傅雷所说的庸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结婚只是手段,白流苏的目的是生存,不是活着有口饭吃得生存,而是达到精神世界的平衡。她需要有一个支点,支撑她获得平衡,这个支点对她,就是婚姻。

活着需要一个支点,这是最普遍的人性。对于《金锁记》里的曹七巧,金钱是她的支点。对于《色戒》里的王佳芝,失去贞操的价值,是她活下去的支点。她疑心自己被人以革命的名义骗取了清白,所以一定要去执行刺杀任务,除非重新获得失去贞操的另一种价值。

任何人的精神世界都需要一个支点,可能是钱,可能是爱情,可能是一个执念。人不需要它也能活,但它就是存在于人心里,是造物主安放在人性中的悲哀,被张爱玲以冷峻无情的笔调,用一个个爱情故事呈现出来。

所以张爱玲小说的主题并不像傅雷认为的庸俗,反而从饮食男女的心机、算计与真爱中,渗透出生命的苍凉感。

国家饱受苦难的四十年代,社会意识中有对文学作品要求严肃、悲壮、宏大的倾向。傅雷对文坛初露头角便锋芒毕露的张爱玲有很高期待,因此才会用一片文辞精美的评论,对张爱玲进行诚恳地劝诫。

但限囿于特定时代环境,特别是缺乏对张氏文学观察的长度,只能通过一个时期的作品了解张爱玲的创作理念,评价没有得到张爱玲本人及后世评论家的肯定。

但是作为读者,我们很幸运有傅雷这样一次用心良苦的评价,才有了张爱玲对自己文章的解释,以及包括止庵先生在内的众多学者对张爱玲文学的解读,为欣赏张爱玲,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头条品书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