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考古专家们正在对兵马俑二号坑俑进行着清理发掘工作,就在这个过程中,有位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兵马俑,和人们熟悉的肉红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不同。 这个兵马俑除了头发、胡须、瞳孔是黑色外,脸部颜色全是石绿颜料涂成的绿色。这是秦兵马俑中唯一发现的绿脸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尊俑的“绿脸”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它意味着什么?秦俑在制作之初,从服饰、兵器到肤色、相貌都是仿真人真马,属于写实之作。通常我们看到的秦俑,脸部都是粉红色的,为什么会有绿脸的兵马俑?
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介绍,这件绿面跪射俑即使在兵马俑博物馆也仅展出过一次,平时都是用布将兵马俑包裹起来的。该俑的出土,引起了文物专家的争论,谁也不能确定为什么这尊俑的面部要施以绿色颜料,甚至有人猜测“绿面”有可能是工匠们的恶作剧。
有关学者认为,“绿面俑应为军中傩(音nuó)人”是比较准确的定位。
远古时期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在军中应有流行。首先,当时有傩礼。据记载,傩舞在夏、商、周代纳入礼制,并出现“国傩”、“天子傩”、“大傩”等不同规模级别的傩祭。其次,傩礼与军事性质有关,而秦俑坑是秦军阵的现实模拟。自周代,“傩礼”成为五礼之一军礼的一个项目。

傩礼主要任务有定期驱傩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
再其次,秦文化与楚文化有较密切的联系,而重巫的神秘色彩是楚文化最大的特色。秦陵出土文物有较多的楚文化风格,例如铜车马上的彩绘纹样、俑坑中覆抹青膏泥等都与楚文化有较强的联系。
还有专家推测,战国时期,出兵打仗,有些国家往往将牛的角上绑上刀,士兵的脸上涂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装神弄鬼,借以吓到敌方。秦俑脸部涂成绿色也不是不可能。也有专家解释说,绿色也可能是表现肤色的另外一种手法,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还有人认为工匠可能是色盲。家住西安昆明路的鲁哲文师傅对秦文化颇有研究,他说,绿脸俑的脸部是绿色的,而手是粉红色的,就排除了绿色人种这样一种可能。有一种可能是工匠在涂色时出现了失误,也有可能制作这尊兵俑的工匠患有色盲症,调错了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今为止,专家仍然没有解开其脸部为绿色的迷题,而且国家还出台了相关政策禁止这尊兵马俑出国展览。有关部门还限制了它的展出次数,直到今日,它总共只被世人见过三次,目前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