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和差公司分化是注册制实施带来的必然结果。怕被打脸打得太厉害,还是跟随市场步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金融圈

“崩盘式上涨”要成为A股新常态?

周一,三大指数爆红,两市下跌个股达到1100家;

周二,三大指数爆红,两市下跌个股却达2385家;

周三,三大指数全红,两市下跌个股更达2980家;

周四,三大指数全红,两市下跌个股再达3282家。

周五,三大指数轻跌,两市居然有2100家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年以来,抱团股的上涨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崩盘式”上涨的二八效应越演越烈。

1月4日至1月8日的行情,让不少投资者郁闷。虽然指数行情不错,但个股却分化严重。

抱团的大市值股票普涨,而中小市值股票则被资金抛弃。A股的涨跌比一度达到了1:5;不过到1月8日有所好转,涨跌比到了接近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抱团行情还会持续吗?大量的新发基金会加剧这个趋势吗?机构对此有何看法?

龙头公司的溢价将成常态?

“我们部分进行了高换低的操作,将一些涨得太过的大市值股票换了一些到二三线业绩票,性价比比较高。”一位华南地区私募人士周日对21金融圈记者表示。

不过不敢完全切换,怕被打脸打得太厉害,还是跟随市场步伐吧。”他补充表示,“上一次在新能源的调换中少赚了不少,一方面是对市场抱团的情绪认识不够,机构抱团不会那么容易瓦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对行业认知不够吧。”

与买方的纠结相比,不少卖方则表示,抱团一时难瓦解,好公司溢价将会是常态。

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显顺在周末最新发布的研报中称,

抱团风格春节前或难切换。一方面当前主导市场的边际资金在于国内,在于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带来的资金入市;

另一方面,在流动性拐点出现之前,盈利稳定性、赛道优质性、竞争格局的改善性是增量资金考虑的前提。其表示,放长投资周期,首选仍是蓝筹龙头个股。

而周末,头部券商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武超则也有类似表态。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好公司和差公司分化是注册制实施带来的必然结果。未来,A股港股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好公司与差公司的估值收敛可能很难看到了。

武超则认为,从2018年到现在,市场机构行为越来越明显,导致重仓的白马股被不断推高。

她认为,这两年其实是整个市场核心资产的泡沫化,这背后所隐含的是龙头企业增长的确定性。由于食品饮料、TMT等的创新周期不同,其龙头的变化周期不同,但龙头可能会变,但龙头的泡沫化是不会变的。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师张玉龙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风格分化的过程会持续。机构投资者开始主导整个边际定价。2018年到现在,研究能力强的公募基金进一步主导市场。大家的关注点是具备长期持续增长能力的公司。

张玉龙表示,

现在的抱团是看到了机构投资者集中买入了一些龙头公司,但其中是否存在泡沫值得商榷。如果站在长期的维度,很多公司估值还是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尤其是独一无二、具备长期竞争力、护城河不断加深的公司,估值并不高。

他判断,未来好公司与差公司估值分化的趋势不会收敛,反而会越来越大。

机构资金加速入市将助推龙头泡沫?

在上述卖方观点中去,机构资金的持续入市成为龙头公司溢价的重要助推力量。

此前21金融圈(jrquan21)记者曾报道,截至2021年1月7日,新年以来的4个工作日,共有29只基金发行。据渠道估算,仅其中8只爆款基金涌入的资金已高达1300亿元。而1月份发行的新基金将达到100只,而目前已获批待发基金高达315只。

“公募募集的资金越多,话语权就越强。其实我们在日常投资就感觉到这种头部化的碾压了。先不说其他,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去调研,董事长会出来谈,一般机构就董秘了。在不违规的情况下,信息差就已经形成了。更不用说实际的用脚投票的投资,没被大资金机构盯上的企业就算有性价比,股价都要熬。左侧的价值投资,并不好做。”深圳一家中型私募人士表示。

头部机构的话语权正日益影响其他机构的行为。“去年以来其实就更明显了。大行情集中在成交量前列的一些股票中,我们现在也很注重头部资金的动态,游资主导的炒作风格越来越难搞了。

据我所知,不少之前做题材的游资或者小机构,也转型了。跟着大机构走,以产业逻辑为主导,这个其实很需要资源,而头部机构的调研力量肯定是在我们之上的,并非无脑抱团。”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华西证券对1月公募发行的行业基金统计发现,新发的行业基金多集中在科技、医药、新能源汽车。而这些均是抱团股集中的行业领域。

那么,越来越多的公募资金子弹入市是否会让抱团行情维持下去?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则提出了不同看法。

其表示,机构抱团正向循环的路径是这样的:一些机构投资者集中买入一些优质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的股票因为大量的买入而大幅上涨,估值则达到六七十倍PE(市盈率),甚至几百倍PE的水平。

由于这种买入导致股票价格上涨,机构投资者的业绩也就因此大幅跑赢市场。而随着业绩的上升,新发行的基金等产品也受到市场热捧。因此,有更多的新资金流入市场,这些资金再次被投向同一批优质公司的股票,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继续上扬。

不过,在前述的机构投资者抱团的正循环中,尽管这个正循环看似完美无缺,但是它并不会像永动机一样持续下去。一个当前看起来完美的正向循环过程,可能会因为许多因素被打破: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达不到投资者的预期,导致人们不再买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可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觉得股价太贵,因此减持套现,或者增发,导致股票供应量大增,超出资金购买能力;

有可能是一些机构投资者觉得股价实在太贵,于是开始先于同行减持,最后导致牢固的抱团持股格局崩塌;

有可能是一些负面市场新闻导致市场短暂下跌,盈利丰厚的投资者开始争先恐后地出逃;也可能是监管层担心市场出问题,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等等。

他表示,在以上种种可能里,我们很难预测其中会是哪一种因素,最后导致一个让赚钱看似很轻松、机构投资者跑赢市场看似很轻松的格局,回归于正常的市场规律。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资本市场无法从社会生产的实际价值之外,像永动机一样,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来。当财富脱离了价值,似乎像永动机一般喷涌而出时,投资者更应该看到的,是正向循环逆转以后可能产生的风险。

北上资金也疯狂!单日扫货200亿!在押宝什么?

上周股民吐槽了一周的“股灾式牛市,普跌型上涨。

1月8日,终于如愿以偿,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收跌,在连续上涨6个交易日后,暂时停下了上攻的步伐。两市合计成交达到1.13万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超跌股纷纷反弹,抱团股多数回调。

值得注意的是,周五盘后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举净流入超200亿,创历史次高记录。单日历史最高净流入额为2019年11月26日,当日北上资金净流入214.3亿。

那么,外资都买了啥?

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净买入12.53亿,海螺水泥净买入10.10亿,上汽集团净买入7.47亿,中国平安净买入5.30亿。

中国中免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5.52亿元。爱尔眼科净卖出2.96亿,阳光电源净卖出2.82亿,五粮液净卖出2.78亿,东方财富净卖出2.61亿。

对于2021年首周A股开门红背后现极致行情,不仅券商分析师对于抱团股行情能否持续存在争议,百亿级私募近期的分歧也愈发明显。

沪上一家百亿级私募表示,目前很多机构的抱团股估值过高,需要进行持仓的平衡。不过,也有百亿级私募则认为,2021 年资金会更加理性,市场的龙头集中效应可能会更加明显。

证监会周末放大招:16万亿私募迎重磅新规

1月8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共十四条,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经营范围,并实行新老划断;二是优化对集团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监管,实现扶优限劣;三是重申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四是明确私募基金财产投资要求;五是强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关联交易;六是明确法律责任和过渡期安排。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登记管理人2.46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9.68万只,管理规模15.97万亿元

证监会表示,本次发布《规定》是贯彻落实有关防范化解私募基金行业风险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其将进一步引导私募基金行业树立底线意识、合规意识,对于优化私募基金行业生态也具有积极意义。

文章来源:21金融圈(作者:庞华玮 编辑:巫燕玲)部分资料来自证监会、公开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