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不分家,你给起个名吧!
129师师部旧址的院落曾经充满了刘邓两家人的欢声笑语,现在院子里仍然保留了一张小石桌,它见证了刘邓真挚的友情。
邓小平有5个子女,其中3个在太行出生。由于当时革命工作繁忙,邓小平夫妇只能将孩子托付给老乡抚养。邓小平的长子1944年出生于山西左权县麻田村,临时取了个小名“胖胖”就被送到麻田村的一个老乡家里喂养。
1945年,胖胖被接回了亲生父母身边。一天在129师师部两家人共同居住的院子里,刘邓两家正在闲聊。邓小平夫人对邓小平说:“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不能一直叫胖胖啊,该取个正经的名字了。”邓小平沉思了一会,说:“要不我们给孩子取名叫太行吧,邓太行。”
刘伯承听见这个名字笑个不停,原来刘伯承的儿子取名就叫刘太行。儿子出生在太行山的左权县,自己那时候又不在妻子身边,刘伯承只能写信给妻子说儿子的名字不如叫“太行”,原因是儿子这一辈从“太”字,恰好又在太行山出生,所以叫“刘太行”。
邓小平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妥,不能两个孩子都叫“太行”啊,他便对刘伯承说:“师长,你儿子占了咱家胖胖的名字,你得想个名字出来。”刘伯承幽默回应道:“这是政委的事,和师长没有关系。”邓小平则说:“都说刘邓不分家,你给起个名吧。”
刘伯承听邓小平这么说,看来是逃不过了,便把胖胖抱到身边仔细看了看,随后提笔在小石桌上写下“朴实方正”,刘伯承对邓小平说:“这孩子长得朴实方正,不如就叫朴方怎么样。”
大家都叫好同意。后来邓朴方每次回到这个小院,都会动情地讲起这个感人的故事。
刘邓中间,顿点都加不进去
129师的同志都知道,刘邓不仅是生活中的挚友,更是工作中相互信任支持,为对方着想的革命搭档。
凡是邓小平表过态的事情,你再去问刘伯承,刘伯承一定会说:“按邓政委讲的办。”129师师部的好多同志都记得刘伯承常说的一句话:“政委说了,就是决定,立即执行。”同样,凡是刘伯承说过了的话,再去请示邓小平,邓小平也一定会说:“照刘师长讲的办。”
百团大战时作战任务重,邓小平便举着蜡烛,刘伯承顺着烛光看地图,找地名。刘伯承要看哪里,邓小平的蜡烛就举到哪里。
邓小平去太岳、中条山检查工作,刘伯承不放心送了一程又一程。刘伯承得知邓小平要通过白晋线去太岳,白晋线可是日军重点防御的地区。刘伯承提心吊胆,他让两位值班人员去休息,自己要亲自等待邓小平的消息。
刘伯承一直守在值班室里,一边检查值班日记,一边等待消息。深夜,终于收到了陈赓发来的电报:“邓政委已安全到达太岳”。刘伯承这才放心。
刘伯承的葬礼,邓小平落泪了
战争时期刘伯承的头,眼,腿,脚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建国后,刘伯承依然为国防建设训练军队而忙碌。1972年刘伯承双目失明,身体情况十分不乐观,只能住院治疗。然而刘伯承年纪已高,即使中央派出医疗组专门治疗照顾也未能有效地控制住病情,只能以静养为主。
1973年刘伯承神志开始不清。
1973年刘伯承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1986年10月7日17时40分,94岁的刘伯承因病辞世。
10月14日灵堂内,刘伯承遗体上覆盖庄严党旗,士兵持枪守卫。
邓小平携全家率先进入灵堂,他向刘伯承深深地三鞠躬,凝视着这位曾经的搭档,挚友的遗容,回想起在一起共事10多年的日子,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模糊了双眼。
聂荣臻坐轮椅由工作人员推入灵堂。刘伯承住院期间,聂荣臻曾多次去医院探望,希望刘伯承能再和他说上几句话。而现在故人已去,聂荣臻悲痛不已,泪如雨下。
杨得志,萧克,张爱萍,杨成武、秦基伟、洪学智等高级将领纷纷赶来,来送这位共和国元勋最后一程。
10月21日,刘帅长子刘太行和其家人一起,把父亲的骨灰撒在了太行山、淮海、南京、重庆、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