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道理,从古至今,从未变过。古代有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从各种古代典籍中也描写了不少美女。

在当今这个社会,“颜值即正义”似乎更得到了验证,有一张漂亮的脸蛋的确会有很多优势。有些人甚至为了追求美貌,不惜去整容,可是整容这种事情当事人大多是不愿让人知道的。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帅哥美女也是各有各的风采,原以为那个时代的美都是天然的,殊不知当时整容是人们大大方方追求美的一种方式。

新旧思想的碰撞让整容之风盛行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先进的思想传入中国,在新思想与传统思想的碰撞中,人们的很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那么保守,开始大胆地追求美。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整容之风风靡一时,人们对于整容也不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地进行,当然这主要指的是上流社会的人们。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只听说过却没能力接触的。

应着有钱人的需求,很多整容机构也应运而生,为了赚个盆满钵满。这些整容机构的开价很高,就连割个双眼皮,也至少要一个金条。他们的消费者中不乏当时名满一时的影视明星们。

联想到我们现在娱乐圈中的明星,整容的也不在少数,无论是微调还是“改头换面”,至少都是整了容的,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整容这种话题几乎是讳莫如深的,不愿意承认,因为整容可能会对他们的演艺生涯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人们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整容,而到了现代,反而是整容不敢说出来。要论思想的开明,肯定是现在更胜一筹,独独对整容是采取避讳的态度。

这不仅是观念的不同,还牵扯到利益的关系。现在要是有人整容变美了,却希望别人以为这是自然美,说到底还是虚荣心作祟。

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名流们,他们出入整容机构,不怕被别人看到,坦坦荡荡,还大方承认。在他们看来,追求美就是应该大大方方承认,就像我们现在谈论哪款化妆品好用一样。

关于民国文人的整容轶事

众所周知,我国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也是民国时期有名的美人。翻阅她过去的照片,年轻时甜美动人,就是岁数大了之后,也是风韵犹存。

要说她这样的长相,放到现在也是一张极有辨识度的脸,看上去完全与整容搭不上界。可是与林徽因差不多同时期的民国才子钱钟书先生却在自己的一篇文章《猫》里写道:“一到日本,她进医院去修改眼皮......李太太花五百元日金新买来的眼睛,好像美术照相的电光,把她原有的美貌都焕映烘托出来。”

无论是八卦还是事实,钱钟书这篇文章一出,人们都觉得这是含沙射影地说林徽因。在民国文坛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成为一条重磅新闻。

至于为什么钱钟书会在文章中爆料出林徽因整容这件事,可能是因为林徽因与钱钟书做过邻居,当时他们两家都各养了一只猫,不巧的是,徽因家的猫和钱钟书家的猫是情敌,天天打架......

当然这只是人们带有玩笑性的猜测,不过倘若是真的,那可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惹爱猫人士,尤其是文人。

无独有偶,民国著名女星周璇也是割过双眼皮的,还是欧式大平双。在整容前,周璇的眼睛是属于单眼皮,割过之后,变得更大更有神了。

不过以上说的两位美女都是属于本来就天生丽质的,再加上后天的一点点修饰,算得上是“锦上添花”,和一个本来长相平平的人在脸上动很多刀子整成完全不一样的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漂亮的外表下应该是一个有趣的灵魂

追求美从来都不是一件错事,但前提是要有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好看的外表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有优势的。人们对于一个人的第一印象首先是看外表,随后才是通过不断接触来深入了解。所以说一个人要经得起别人推敲,一个好看的外表是门面,更需要的是强大的内在。

近些年来流行一句话,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每个人的外表就是一副皮囊,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皮囊会老去,再怎么靠整容得来的美貌也会随着岁月消逝,甚至会有副作用。整容失败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这时候,有趣的灵魂就显得很重要了。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更须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

就像前面举例的民国美女加才女林徽因,她若仅是空有一副皮囊,也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得到同时期三位大才子的青睐。

她本身也是极有才华的,她懂建筑设计,也会吟诗作赋,而且在她感兴趣的每个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这一点或许才是人们记住她的更重要原因。

“美人在骨不在皮”,好的气质会让人散发出更大的魅力。好看的外表下,应该是一个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