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封信,两个人,一个即将要死,一个咬牙活着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十一月,长安城大狱中,一位即将要上刑场的犯人收到了一封信。按说他已经即将要死了,这个时候该告别的早就告别完了,哪还有人会给他写信呢?

给他来信的这个人,是一个离皇帝很近的人,他是汉武帝的中书令,也就是汉武帝的私人秘书。如果他开口为这位囚犯求个情,也许还有一丝可能能够救了囚犯的命。

而当这位囚犯打开这封信的时候,历史并没有记载他看到信的表现,但是这封信中所阐述的内容和精神,千载以降,岁月流转,依旧在感染着无数人们,让他们在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候,仍然能够打起精神迎接生活的暴击。

这位囚犯名叫任安,这位写信的中书令,就是任安的好友——司马迁。而这封信,就是光耀千古的名文——《报任安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封信,两个人。看起来一个身陷牢狱,一个荣华富贵。身处高位的司马迁或者仗义相助,或者袖手旁观,都是人之常情。可是司马迁这封信却做出了另外的选择,他要借这封信,剖白自己所受的屈辱,阐述自己坚持的理想,在任安人生的最后阶段,用自己最大的隐忍和坦诚,送任安最后一程。

朋友,对不起,我救不了你,可是我要告诉你,我之所以还咬牙活着,是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完成。

那么,任安到底是什么人呢?司马迁为什么要给任安写信呢?这就要从任安这个人开始谈起。

任安的传记,其实在司马迁原来写的《史记》中是没有的,是后来西汉的史学家褚少孙在《史记·田叔列传》中补充了任安的事迹。任安,字少卿,荥阳人。少年孤贫。曾经做过大将军卫青的舍人(也就是幕僚),后来,汉武帝要选拔卫将军府的舍人做官,任安成功入选。汉武帝跟任安面试了一下,觉得他比较擅长治军,于是就让他在军中任职。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巫蛊之乱爆发,汉武帝的太子起兵诛杀了酷吏江充。当时任安是北军使者护军,大概相当于京师卫戍部队的领导。太子命令任安发兵助战。任安接受了命令后结果却紧闭军门不出。等到太子的叛乱被平息以后,任安被北军的小吏给告发了,于是武帝直接把任安下狱,很快就杀了他。

现在看来,任安这通骚操作也真是有点迷,如果你支持太子,那你接受了命令就应该发兵啊;如果你不支持太子,那你就别接受人家的命令啊。接了人家的命令又闭门不出,这不明摆告诉人家自己就是一个两面派嘛。要说还是汉武帝看的明白:“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意思就是任安很明显是想要坐山观虎斗,谁赢了跟谁混。这样的人是有二心了,不忠心了,那必须得干掉。

所以,按照褚少孙的补充,任安应该是由于自己在巫蛊之乱过程中的态度暧昧,被武帝迁怒从而下狱诛杀。所以,司马迁给任安的这封信,很有可能是他一生收到的最后一封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迁像

司马迁用这封信告诉任安,其实也是告诉所有人:从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今,我一直都在苟且偷生,咬牙活着。

二、司马迁:我为什么没有死?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用沉痛的笔触,字字泣血的叙述了自己所遭受的痛苦和屈辱,同时也剖析了自己为什么受了这样的屈辱却没有选择死而是选择苟活的原因。

司马迁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这一年,汉朝的大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率领一支偏师,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可是由于中途没有接应等种种原因,导致李陵只率领了五千步卒深入敌境,最终被匈奴八万骑兵包围,力战多日,矢尽力竭。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李陵投降了匈奴。

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大为震怒,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为李陵说一句话。而司马迁这个管档案的太史令,却不认为李陵会轻易投降。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这样评价李陵:“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这样的人,怎么会轻易投向匈奴呢,司马迁表示我不信。

在《报任安书》中,他这样为李陵辩解:“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

司马迁认为,李陵率领五千步卒,在匈奴大军重重包围之下,与单于战斗了十几天,杀敌无数,最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援兵也久久不来,士卒也大量死伤。这种情况下,李陵失败,至少不应该是李陵自己的问题。

于是,在一次跟汉武帝单独相处的时候,司马迁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了武帝。汉武帝当然是勃然大怒,认为司马迁为李陵游说,还污蔑贰师将军李广利。于是定了他的“诬上”罪名。

“诬上”这个罪那可是死罪。可是,在汉朝,有三种方式可以免死罪。第一是丹书铁券,这一般都得是祖上有功的,子孙后代犯罪可以免罪,比如萧何的子孙就曾经好几次用过这个玩意免罪。这一点司马迁拼祖宗明显拼不过。

第二就是家里有钱,拿钱赎罪。司马迁一个太史令,又不是什么大官,哪能拿出来钱啊。《报任安书》中说:“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意思就是家里没钱。第三那就是改死刑为宫刑。因为受了宫刑以后伤口不容易愈合,容易感染,所以受了宫刑以后必须在一个密封的屋子里待一段时间,长好了才能出去,这个屋子就叫做“蚕室”。

堂堂男儿,与其受了宫刑,还不如直接来个痛快的。要知道,选择了宫刑,就是选择了一辈子的屈辱和生不如死,《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这样自述道:“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司马迁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却意外的选择了宫刑。这是为什么呢?这也就是我们这章节题目中所提到的,司马迁为什么没有选择直接去死,而要带着痛苦和屈辱咬牙活下去呢?

司马迁在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受了宫刑以后,到给任安写这封信的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期间,一直在汉武帝身边做了8年的中书令。这期间,谁都不知道司马迁这样选择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司马迁只是一个贪生怕死,奴颜婢膝的小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对此作出了人生中唯一一次回应。

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去死?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没有完成!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引用这么多古圣先贤的例子,就是要说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发愤写一部流传千古的史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这部书,就是被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著——《史记》。

三、《报任安书》到底是写给谁的?

《报任安书》读罢,我心中,总有几个疑问想不明白。比如:司马迁为什么要给即将上刑场的好友写一封自我剖白的信呢?难道即将要上刑场的好友,真的能够理解吗?都快上刑场了,理解了又怎样?

以上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报任安书》到底是写给谁的?

读者朋友一定会觉得奇怪:《报任安书》顾名思义当然是写给任安的啊,这还有什么可疑问的?其实从这封信的内容上看,全文有近3000字,但是提到与任安有关的事情也就不到10%,剩下90%都是在进行自我抒发,试问,谁写信能用这么个写法?

还有,任安作为一介死囚,他所收到的信难道不会经过审查?如此说来,这封看起来是给任安的信,其阅读者一定不只是任安一人。而司马迁采用这样一种给任安写信,但是内容跟任安没太大关系的方式,这只能说明,司马迁这封信虽然是给任安的,可是绝对不只是写给任安看的。

那么,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呢?我认为,有两个答案。

01 写给汉武帝的

上面我们谈到,任安作为一介死囚,而且是皇帝钦定的死囚,他的来往信件一定不会自由,一定会受到审查。而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其实隐晦的表达了很多自己对于汉武帝给自己带来的悲惨命运的愤恨和不满,这些对于汉武帝的不利言辞,以及对于李陵案件的辩白。在当时高度集权的时代,都必然会被呈送到汉武帝那里。

所以,司马迁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内心一定了解,这封信的读者一定会有汉武帝。而在会被汉武帝看到的信中,表达自己对于汉武帝当年给自己所施加屈辱的悲愤和怨恨,如果说不是司马迁故意这么做,我觉得不太可能。

此外,如果汉武帝看了这封信,知道司马迁完成了一部史学巨著,那么他一定会好奇,这部书将会怎么写我爸,怎么写我?

据《三国志》中记载,魏明帝曹叡问大臣王肃关于司马迁的事,王肃谈到了汉武帝对待《史记》的动作:“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两纪有录无书。”意思是说汉武帝读了《史记》中他父亲汉景帝的本纪和他自己的本纪,大怒,于是把这两篇本纪都删除了,导致现在《史记》中的武帝本纪基本上跟《封禅书》内容一样,原来的武帝本纪基本上是找不到了。

02 写给这个世界的

前面我们提到,这封信一定会被汉武帝看到,而如果汉武帝看到司马迁对他的悲愤和怨恨,汉武帝难道就会这样放过司马迁吗?而班固的《汉书》中记载司马迁的事迹就写到《报任安书》为止,虽然并未谈及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可是我想综合这些因素大家也基本能够判断了。

要知道,汉武帝可是对皇后、太子、嫔妃、将军都是说杀就杀的,从来不眨眼。而对于司马迁这封直言李陵之事的信,这基本是等于直接打汉武帝的脸。对于这样打皇帝脸的信,汉武帝会怎么对待写信的人,我想也是可想而知了。

此外,前面我们也提到,司马迁其实在《史记》中对于汉武帝也是没啥好话,这也惹得汉武帝大怒削去了自己的本纪。所以,综合以上汉武帝的性格特点,他如果看到这样一封信,司马迁的生命是必然要走到尽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迁像

所以,司马迁这封信,也是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遗书。司马迁之所以要写这封信,我觉得很大可能应该就是《史记》已经写完了,自己多年的忍辱负重终于获得了回报。而自己这具苟延残喘的残躯,也终于能够踏上他本来早就应该踏上的那条路了。而汉武帝作为带给他耻辱与痛苦的始作俑者,作为他生命的终结者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司马迁应该是刻意写了这一封对汉武帝颇多怨怼之词的信,也知道汉武帝一定会看到,也知道汉武帝看到以后自己会有怎样的命运。

其实我早就应该选择死,可是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如今我大事已成,心愿已了,尘世间再也没有我留恋的东西了,我可以放心的离开了。

但是在我离开之前,我希望你们明白,我曾经走过了怎样屈辱和崇高的历程。而我的生命,将随着你们的传颂,而不断延续,永不熄灭。

四、如果没有《史记》?

那么,司马迁呕心沥血忍辱负重所著的这部《史记》,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开一个脑洞:如果没有《史记》,我们将会怎样?

如果没有《史记》?

如果没有《史记》,也许司马迁在李陵事件时就会选择死亡。他不需要选择宫刑,也不会受那么大的屈辱,也没必要以坚强的内心,在众人的眼光和自己的痛苦中,挣扎的活下去。他也不会留下什么著作,他的名字也会和很多默默无闻的大臣一样,成为时代之下的一个小注脚,隐没在历史中,失去自己的痕迹。

如果没有《史记》,我们的成语词典也会薄很多。什么“围魏救赵”、什么“完璧归赵”、什么“毛遂自荐”、什么“鸡鸣狗盗”,这些成语都不会有,我们也不用去记。我们的词语会更加匮乏,比如形容下决心,只会说“干就完了”,不会用“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形容这人小心眼,只会说他心眼跟针鼻一样,不会用“睚眦必报”。

如果没有《史记》,我们的历史也许也就没有了完整详实的记载。我们可能和其他文明古国一样,只有在挖出什么新的古墓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祖先历史的一点蛛丝马迹,我们的历史,也许会和西方一样,成为什么神的什么传说,成为什么教的什么经。甚至我们想了解历史的时候,还得跑到旁边的邻国去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

如果没有《史记》,我们也许永远不会明白,人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历史可能还会跟《春秋》一样,无非只记录一些哪年哪月发生哪些事情。历史中的人物,永远只是冰冷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注脚。而《史记》是第一个以历史人物传记作为历史主要承载方式的历史著作。在《史记》中,历史人物才第一次作为鲜活的人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他们有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我们为他们的故事而击节叫好,而热泪盈眶,而悲愤莫名,而浮一大白。他们的身影,第一次从历史事件中走出,辉耀千古,光芒万丈。

——如果没有《史记》?

——不能没有《史记》!

最近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把《报任安书》和《史记》都重新读过。越是读,我就越能明白文章中那种深切的悲愤和深沉的隐忍。为了延续自己生命的意义,司马迁选择了去承受苦难和屈辱,咬牙坚持着活下去,为了自己的志向,向死而生。

司马迁告诉我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苦难,死是容易的,但是延续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也许才是更加正确的选择。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本身,只有活着,才能不断拓展生命的广度,加深生命的深度,挖掘生命的价值。

而生命的价值,也会在不断传承中,扩大其外延,深厚其内涵。而我们也许应该明白,在生命的苦涩和艰难中,无论荣辱,无论苦难,我们都应该用我们的坚强和倔强,去刺穿生活的迷雾,找到生活的方向,然后在无论暗夜还是黎明中,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永不后退。

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应该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上,所学到的东西吧。

参考文献

1、《死与不死,阉与被阉——重读《报任安书》》 苗金德 语文教学通讯 2019.04

2、《现世的悲歌生命的颂歌——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曹继华 文教资料 2006年2月

3、《从任安的行迹考定《报任安书》的作年》 袁传璋 淮北煤师院学报 1987年第2期

4、《一个孤独而倔强的灵魂——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情感世界》 刘立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3

5、《司马迁的爱与恨——读《报任安书》有感》 蒙雍香 教育旬刊 2012年6月下

感谢您关注网易号“懒龙说”,如果您喜欢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转发朋友圈,甚至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赞赏”,为作者提供一点点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