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英国人将海军舰队开到了广东珠江口,封锁海口,点燃了战火。这场战争以虎门销烟为借口,行侵略之实,是我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也是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起点。

从战争到谈判,负责人前前后后更换了不下五位,其中前三位对道光皇帝的态度影响最大,他们就是:革职发配的林则徐,押解回京的琦善及革职留任的杨芳。从这几位最终的结果也可以看出道光皇帝对于这场战役的态度转变——由最初的轻视到最后的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位中,林则徐主战,琦善主和,而杨芳则是被皇帝一封旨意调遣过去的。

林则徐上任时,是顶着钦差大臣的名号,以雷霆手段实施禁烟,迎战英军也是以上国心态自居,结果英军迅速攻占定海,直捣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这才慌了;

换了琦善上任后,他的目的已经改为议和,但这时皇帝的心里还没有意识到战争形势的严峻,只想安抚了事;

直到琦善缝缝补补的谎言实在瞒不下去了,杨芳才临危受命,出征广州,但由于悬殊的武器差距,清兵在战场上无力反击,这仗实在是打不下去。作为将军的杨芳自然要想办法,于是就传出了他要用“以邪治邪”的非常规手段:在民间收集马桶秽物,以破除英军的邪气。

这件事在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只是在民间口口相传,神鬼之说本就是无稽之谈,这个方法自然也是假的,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被牺牲的“英雄”林则徐:低估了敌人,高估了皇帝

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也被称作“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在鸦片战争中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但也同样因此成为了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的流放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派林则徐往广州禁烟时,道光皇帝对他是十分推崇的。而当英军攻占定海,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到北京时,林则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林则徐初到广州时,采取的强硬禁烟方式的确对洋商起到了威慑作用,虎门销烟后,葡萄牙和美国的商人都签下了保证书称:夹带鸦片,船货充公,人即正法。只有英国人不接受。

没过多久,英国水手在当地打死了村民,事态进一步恶化,而英方代表义律拒不交出凶手,于是中英双方爆发了第一次摩擦“九龙之战”。这一次的对战中,广东水师并未占到优势,但林则徐以上国自居的心态和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给道光皇帝写了一份大捷的战报,皇帝看后龙颜大悦,更加坚定了强硬到底的决心。

但战场不是靠文字书写出来的,接下来的对战中,英方的战舰清楚地展现了它们的优势。多次的失败后,道光皇帝终于坐不住了,在英方的多次施压和惨淡的战绩下,他也被林则徐坚持主战的态度激怒了,下令将林则徐革职查办,以示安抚之意,并派出主和派的博尔济吉特·琦善作为直隶总督前去“议和”。

在道光皇帝眼中,英国的进攻只是一次“蛮夷”因不满地方官吏而发起的“起义反抗”,将林则徐推出去只是朝堂上安抚人心的手段。而“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虽然有坚持民族立场之心,却也受时局所限,并未清楚准确地捕捉到这场争斗带来的危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被革职前夕,林则徐已经将原本的进攻战术改为“以守为战”的方式,但在英军的攻势下,这种方式依然无法支撑。

虎门销烟确是举国震惊唤醒民众的壮举,林则徐也是历史上永远值得尊敬的民族英雄。但从后面的战争情况看,如果他不是被革职调离,大抵免不了同样会遭到战败之殇。

“大忽悠”琦善:欺瞒皇帝,拖延敌人

琦善在历史上的名声其实不大好,他在整个鸦片战争中主议和,在与英军的商谈中,他同样出力不少。

琦善本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世袭爵位,出生便是一等侯爵,官场之路也是顺风顺水青云直上,但能与林则徐分庭抗礼的他,当然并非全然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史书上关于他的政绩记载:明干有为,政声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40年8月,琦善赴天津,9月,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琦善上任时也是怀着一腔激情热血,要将这场战争平息于自己掌中,所以刚到天津就凭借文字游戏将英国人推回了广州进行商谈,但当他与英方代表接触后,渐渐发现了“议和”其实是行不通的

因为道光皇帝所想的“议和”与英方提出的“议和”有着天地之差。皇帝打着恩威并施,平息边疆的算盘,而敌人则是整装齐备,做好了随时入侵的准备。

琦善既不能与英方战舰硬碰,又不敢将他们的议和条件原样转呈给皇帝。于是将两方的态度都弄清楚后,他只能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一边用官场话术回复皇帝,一边用文字游戏拖延谈判。

但是逃避和拖延只能暂缓一时,多次商谈无果后,英方渐渐丧失了耐心。更加让琦善大人头疼的是,道光皇帝的耐心同样不多,暂时的平静让他再次有了底气,态度逐渐恢复强硬。

在这样的情势下,即使琦善大人的语言能力再优秀,也无法维持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谎言了。于是战争再次爆发,虎门守将关天培战死,琦善也被押解回京。

随着虎门炮台的陷落,广州已无险可守。琦善被押解回京的罪名也并非是战败,而是签约过程中“私许香港”。这本是他在谈判中的权宜之计,在道光皇帝看来却成为了最大的罪过。

然而,在后世的评价中,陶元珍先生曾指出:“琦善在外交方面应受责备的地方似乎比值得称赞的地方还要多”,蒋廷黻先生也评价: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卖国之说,其实并无实据,琦善后来也获得赦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和派的琦善与作为主战派的林则徐二人,在鸦片战争中皆被革职处理,实在令人唏嘘。

被现实打败的杨芳:无力反抗,粉饰太平

琦善被押解回京后,杨芳到了广州,这位老将其实算是临危受命,也是迫不得已。他起先是随杨遇春镇压白莲教起义出道,后因平定张格尔之乱成名。

这时,同样经验丰富的老将杨遇春已死,杨芳也是古稀之年,但皇帝有令,于是这位老将携积威出征广州,当地官吏百姓无不翘首以盼,记载称“倚为长城”

杨芳到任后,用自己丰富的战争经验开始排兵布阵,但俗话说“功夫再好也敌不过洋枪”,武器上的差距非人力能补。无论是兵法计谋,还是陷阱机关,都抵不过英方的枪炮,作战经验也毫无用武之地。

这时,就有传闻说,出师不利的杨芳将英方的军火武器定义为“邪物”,从民间收集马桶等“秽物”,打算“以邪治邪”,或者说做个法事“驱邪”。

但是,这样的故事明显禁不起推敲,杨芳即使本次作战不利,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绝不会相信鬼神退敌之说,那么实情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自古兵法中“水火无情”,三国中很多著名的战争都是借水火之势,而书中几次的“以弱胜强”也都是火攻胜之。

所以,杨芳当时的确收集了桶,但这个桶却是装桐油的木桶,收集木桶灌满桐油,以行火攻之策[1]。兵书中的计策虽然精妙,但实际上面对英军的战舰,可行性并不高,火计并未成功破敌,而是与前面无数次的战役一样悄无声息地失败了。

所以在当时或后世看来,无论用的是马桶还是油桶,都并没有什么区别,杨芳的形象也随着战争的失败而一败涂地。

南京条约: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就此诞生。

无论是林则徐的坚持到底,琦善的虚与委蛇,还是杨芳的百般尝试,都没能为道光皇帝争取回他幻想的结果,最终他还是不得不面对他最初坚决反对的条款,并全盘接受。

《南京条约》的签订仿佛打开了多灾多难的潘多拉之盒,随后的《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接踵而至,重重地压在了清政府的头上,而清政府也同样加速了灭亡的脚步。

参考文献: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

《晚清帝国风云》胡绳(文中注1出自本书)

寒来暑往,看时间单行向前;潮汐潮落,观历史循环往复。我是@寒汐 一起读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