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佬都语出惊人。

如果说撒贝宁的“北大还行”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凡尔赛学,那么,在下面几位大佬面前,凡学都只是个小儿科。

例如马云说:

“我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

是的,马云的解释是:一个月挣一二十亿,很难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历上,王健林说过:

“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是的,仔细看一下百度,你就能知道,王健林1970年参与,1978年进入大连陆军学院,并于1979年毕业成为参谋,1983年再次入学辽宁大学党政研修班。在不是人人服兵役的中国,你敢跟人家比胆子大吗?

刘强东也表示:

“我这个人脸盲,就是说我根本分不清谁漂亮谁不漂亮,说实话我跟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

这句话不得不让我感叹: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事实上呢,或许真的是因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他们眼里的风景我们体会不到,他们经历的风波我们也感受不到。

这或许是我喜欢看人物传记的原因。

最近奥巴马的回忆录新出版,仅仅一个月就登上了最佳销售榜单。让很多书评人都感叹,“不得不同情同一批发行的其他作者们。”

不过今天不聊远的,咱们先看看我们认识并熟悉的几位大佬的书。之后有时间,我们再聊聊国外的大佬们,

1、《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一说起周鸿祎,很多人都回想起一种“好战者”的形象。

用周鸿祎自己在自传中写的一个词,叫“造反派”。

周鸿祎这个名字被大家知道,是2001年的一次公然抗争,那时周鸿祎31岁,为了在中文域名中杀出一条血路,周鸿祎不惜与号称有官方背景的机构CNNIC作对。

之后两年,周鸿祎33岁,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家一手创办的公司3721,成为了雅虎中国的总经理。

又过了三年,36岁的周鸿祎从360抽调队伍进行流氓软件查杀,终于在2008年进军了免费杀毒也,一举颠覆了整个行业。在书中,周鸿祎用了四个字比喻自己2008年的决定:挥刀自宫。

如果说在2014年出版的《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主要还是就讲述了他的互联网观和产品观,那么这本出版于2017年的《颠覆者》,则更多的讲到了周鸿祎个人的经历,从出生,到360的上市与之后的私有化。

看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人做事真果断!

要知道,把一家企业做到上市不容易,可上市之后,又决定要私有化,这更不容易。

360年最初在2011年于纽交所上市,五年间,一方面是360业绩一直稳步增长,股价一度突破了100美元;另一方面是频频遭遇恶意做空等攻击,直到在2016年,折腾退市的时候,还被外界猜测为“套利”。

其中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退市前要和投资人谈判,需要给出一个合理的溢价。

就这样,360退市需要的资金达到了将近100美金,除了当时的自有资金,他们还需要找合伙人募捐大数额的人民币资金。

原本360作为优质资产并不愁募捐,可是好巧不巧,正好遇上了史无前例的股市熔断,当时的市场哀鸿遍野,投资人的信心也遭遇到了极大的打击。

这时候,一些参与私有化的财团找到周鸿祎,说:“能否压低退市的价格?”

可是,压低价格意味着又要和之前的股东重新进行一轮谈判。

在这样两头都困难的情况下,周鸿祎直接做了决定:不压价。

他的理由也非常简单:

“既然我们决心启动私有化,半路下不来才是最可怕的。时间一旦耽误,不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

这和本·霍洛维茨在《创业维艰》中不谋而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踌躇和犹豫,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延误。”

说的

所谓“价值观就是选择”,关键时刻,是“什么都想要”,还是“认定的最重要的事,其他可以不拘小节”,或许就是人与人之间典型的差异之一。

2、《一往无前》雷军亲述小米热血10年

小米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即便他们自己不写书,也有不少媒体喜欢争相报道。

雷军也有一个可爱的外号叫“雷布斯”,还有自己专属的金句和口头禅,例如那句广为传唱的“are you ok?”。

说回到这本书,这是2020年10月出版,距离2010年小米的诞生,整整十年。很多事件我们都还耳熟,但书中提到了一件对公司来说,很有争议的事情:撤换八大联合创始人之一的过程。

这件事和三星有关,当时负责硬件掌控的周光平,因为性格和能力得罪了三星,导致供应链问题接连不断,几度断货,内部矛盾也频频出现,销量下滑也引起了外界的负面评价。最后,雷军不得不亲自出马,来了一个“明升暗降”,给了周光平一个新的称号:小米首席科学家。

这是我们从新闻中可以看到的报道。

而在书中,雷军讲的这件事,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周光平之所以能掌控硬件,是因为他来自摩托罗拉,在整个团队中相当有威信,一旦撤换,会引起什么波动?媒体会有什么反应?军心还稳不稳?在780亿(2015年)的规模下,有没有翻船的风险?要不要先和政府报备?必要的时候可以找谁呼救?董事会上,用什么流程准备?如何与当事人交流?

等等,都是问题。

甚至,在董事会期间,还有提议,“先准备一辆救护车”,现场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救护车有没有用上我们不知道,起码最后的结果还算平静。

如果你知道当年乔布斯被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赶出去的故事,你大概也不会觉得雷军是在“多虑”。毕竟,很多现实的故事,比电视剧还要戏剧得多。

当然,这本书是雷军亲述,但没有“亲笔”。很多人读完以后表示不如雷布斯的现场演讲来得更有魅力。

好消息是,小米10周年雷军的完整版三小时演讲,是可以免费观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冯仑:《扛住就是本事》

冯仑,地产大佬,一个曾经拒绝了马云的男人。

这位大佬把自己三十多年的商场沉浮总结出方法论,一概括,就两字:“扛住”。

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

是的,整本书读下来,其实就是书名“抗住就是本身”。

如果你不想读全书,买一本放在书架上,对着它的封面,觉得累得撑不住的时候激励一下自己,也够了。

如果真的要读,就好一点心理准备,因为内容稍微有点“土”。

几乎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修饰,冯仑很“实诚”地把各种“战术”总结为:“孙子心态”、“泼妇理论”、“裸体战术”……

提到参加比尔盖茨晚宴、拒绝马云投资等等,也显得有些大大咧咧,甚至能边看边笑岔气。

只能在心里说一句:大佬就是大佬。

有兴趣可以读一读,这里我就不举例了。

写在最后

如果你经常关注一本书的评分,你就会发现:在名人自传类上,两极分化是非常严重的。

我想可能和两个因素有关,一种是“预期”,一种是“立场”。

就我自己来说呢,无论是乔布斯、雷军、马化腾还是比尔盖茨,看他们的经历其实就是看那一段时间的世界变化,看正在发生的故事,看看他们如何理解世界的形态,这是更有趣的。

至于他们为什么成功,说实话,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没有参考性。一个个体的成功,换做他们自己再来一次,都未必能完美复制,更何况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