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抒维

读完《我的朋友阿波罗》,感觉会有四类人喜欢这本书:爱狗的人、经历过重大丧失的人、喜欢掉书袋的人,以及创意写作学生。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不注重情节,重视人物的内心刻画,涵盖动物、文学、心理治疗、女性等诸多主题,多条线索交叉,构建出一个痛失密友的女性作家的内心世界。作者西格丽德·努涅斯身为美国大学创意写作的老师,战略性地放弃一部分故事内容的深度,而选择在文本中增添许多叙事、结构的技巧,为我们在形式层面提供巨大的学习和探讨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人称叙述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对逝者的缅怀,逝者曾是女主人公的导师、情人、同事,最后是朋友。文中大量使用第二人称,语气亲切、紧迫,富含淡淡的忧伤,营造出一种向朋友诉说的亲密感。表述里的“你”大部分篇幅指女主人公的导师,有时是大丹犬阿波罗,有时是某个身份不明的人,意在呈现一种叙述者喃喃自语的状态。这种技巧可以快速地将读者拉进叙述者的思想场域,但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一旦故事超出平常的经验,大多数读者便难以把自己带入那个被诉说的“你”,进而去接受这个故事。

尤其体现于小说开头。叙述者的设定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小说第一章开头以死亡作为切入点,却不是引起容易共鸣的宠物狗、爱人之死,而是20世纪80年代的柬埔寨难民。虽然极具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难免产生疑问,甚至抗拒:为什么我要关心远在天边的难民?我自己的生活就已足够兵荒马乱。高阅读门槛的开头劝退了一批人,那些仅仅来放松心情,或者期待人与宠物温情故事的读者大多会放弃。后来转念一想,这难道是作者刻意设置的陌生化效果?为了打破人们已经自动化的感知力,使“死亡”这个话题恢复到新奇状态?好像也不是,战争难民属于当代新闻学、社会学最常被关注的议题之一,谈不上新奇。

相比之下,第十一章更像是陌生化,读者在浸染于数万字对“你”的哀伤冥思后,终于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怀念一个人的方式不只回忆、倾诉、不断编排其生前的故事以至于面目全非,还有一种方式,便是大胆地想象,如果他还活着可能做什么事情。第十一章对这种幻想的暗示很明显,前一页刚刚写过“在写作工作坊,很多故事都是从某个人早晨起床开始的”,本页开篇就是一个女人的早起。行文中间,还穿插着楷体小字:“现在几点了?”“女人从醒来到8点钟,这期间她干了些什么?”等等,像极了作文课老师的一步一步指引。这一章仍旧是叙述者用来排遣悲伤的,却使用冷静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呈现出另一种更开阔的怀念。

到了第十二章,叙述又回到第二人称,不过这时的“你”变成了宠物阿波罗,导师变成了一旁的“他”,人称转换既顺接上一章,也表示叙述者的关注点发生变化,已经走出丧失导师的哀伤,关注当下的新生活。并且可以注意到,与阿波罗相处的点点滴滴全都是直观描写,公园晒太阳、吃早饭等等,最后她真诚的呼唤“我的朋友!”表示她正面接受了第二次丧失,真正获得情感的重生。

西格丽德·努涅斯

随笔式的哲思

大概为了营造真实的书信感,作者在小说里加入大量的思考体悟之语。随笔式的哲思在传统小说中倒也常见,可《阿波罗》异常碎片化,或许是为了体现叙述者的悲伤无法自已,更无法整理思绪,只能输出细碎的讨论。

正在经历丧失的人的心理时间是停滞的,作者正是通过大量的思考,来消减文本的时间感、空间感,模拟叙述者的悲痛内心。但悖论在于,小说需要时间和空间,故事需要向前滚动、不停发展。《阿波罗》中,思考和故事的平衡没有掌握得很好,哲思的总体比重过大、过于碎片化,以至于侵害了故事情节的存在感。当然,里面的哲思也不乏轻松调侃的趣味,例如:女性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闲荡者,大街上是无法实现的,只能是购物,但读者总归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去认真琢磨其中的言外之意,以至于像是阅读一篇又一篇散文随笔,忘记了本应该是一部完整的小说。

难以理解、难以进入故事的缺陷,尤其体现在与人与狗的感情上。女主人公与阿波罗的关系大多是通过心理活动、哲理思辨来建立的,具体可被感受的事件和动作却很少。比如最开始,她并不愿收养阿波罗,在她的观念里,一条狗成年累月地等待已经去世的主人,只是出于愚蠢或者其他某种心理缺陷,但电光石火间,她意识到正是他们所谓的忠诚,甚至执迷,与自己对逝者的感情如出一辙,便最终同意收养。接下来,呈现了一些与阿波罗相处的日常片段,比如亲密的身体接触、看兽医,却被淹没在一系列形而上的哲学研究中,难以感受到真实的情感,然后又是电光石火之间,她找到了生活的新目标:帮助阿波罗摆脱悲伤。还好幸运的是,人与人、人与狗之间的需要和接纳都是双向的,帮助阿波罗的同时也帮助了她自己,从第八章往后,叙述者便渐渐放弃轻飘飘的哲理,将思绪拉回现实,详细描写阿波罗的温柔、衰老和死亡,也能勇敢整理自己的情感,直至十一章写出一篇完整的微小说。

其实,日常片段部分具有很大的书写空间,阿波罗作为一只体型巨大的大丹犬,竟然异常安静,它无法理解人类的死亡,仍旧等待着主人的归来,很可以深入挖掘。与此同时,在所有关于人狗关系的哲思里,唯一一处触动我的,只有第二章人对宠物的主宰权,转变到第十章人与宠物的平等关系,叙述者改变思考的议题,体现出她对阿波罗发自内心的接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作实验

小说还探讨了对文学、写作、创意写作工作坊等等主题,这部分是具有多重意义的。首先,大量篇幅对“你”的诉说,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喃喃自语的氛围。因为如果这个“你”是导师,是前辈,又怎么会不知道文学界的奇闻逸事?所以只是叙述者写给自己看的罢了,她用文学的没落映射自己的孤独,并且通过不停歇地思考,努力使自己度过丧失挚爱的黑暗时期。

其次,这些絮絮叨叨的内容确实也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启示,并且现身说法,用《阿波罗》本身进行针对性的尝试,暗示读者答案,或者给予思考的机会。在这里列举几点如下:

1 虚构作品等同于自传吗?(文中一名学生认为写作就是写自己,而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人设是“女性”“作家”“创意写作老师”“单身”“中年”,同作者西格丽德·努涅斯一模一样)

2 写作很丢人吗?(文中调侃“以第一人称写作是有自杀风险的标志”,恰恰包括本书的叙述者)

3 写作是一种宣泄吗?(职业作家笔力衰竭,女性难民却能在一星期写一摞笔记本的日记;“我”不再写小说,却写出了书信般的本书)

4 文学可以治疗创伤吗?(根据心理治疗师的建议,本书叙述者通过书写来治疗丧失爱人的创伤,作者西格丽德·努涅斯也曾整理创作导师苏珊·桑塔格的回忆录,以及美国创意写作的兴起,正是源于二战后美国士兵的心灵创伤)

5 写出披露、澄清所写的人物形象,是一种有效的遗忘形式吗?(从第一章模模糊糊的“你”,到第十一章创作元小说,再到第十二章对阿波罗的诉说,叙述者确实逐渐摆脱了悲痛)

6 为什么写作坊里看起来最有希望的那个人会抛弃写作?(文中的大夫人、“未来之星”,以及许多放弃写作的真实例子)

7 詹姆斯·帕特森的“打败空白页”为什么看起来像魔鬼?(第十一章、十二章中间的“打败空白页”,搞得读者一头雾水)

……

甚至,作者还为自己留了条后路,提出了“文学作品是否需要消费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的问题,或许是预见到了本书形式实验可能引起的争议。我个人作为创意写作的学生,还觉得这些实验蛮有趣,也能获得启发,去思考文学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但仍然存在同第二人称叙述一样的困惑:它能否吸引更大部分的读者?能否摒除作者的私人热情,具有更宽广的意义?《阿波罗》虽然进行各种形式实验,但在内容上,对丧失和友谊的书写仍处于读者的阅历范围之内,当代西方小说似乎趋向于散文式叙事和浅淡情节,但我还是更偏爱一个纯粹的故事、一部能够丰富读者人生经验的小说。毕竟,如果文学只用来讨论文学本身,路就走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