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王艾冰)“我今天感觉好多了,可以说话了,咳嗽也少了,痰的颜色也淡了很多,嗓子还是有一点干,之前好几天都不能说话。”1月6日中午,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首例确诊病例田女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我现在挺乐观的,谢谢大家的关心”。

2021年1月3日早上河北省卫健委发布消息,新增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据“掌中藁城”消息,该病例系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村民。随后,确诊病例不断增加,截止到1月6日,河北省共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其中,33例来自石家庄市,6例为邢台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8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石家庄市街道。受访者供图。

河北首例确诊患者:“刚住院呼吸困难,今天感觉好多了”

田女士向健康时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期间可以感受到,她说话的时候嗓音已经比较洪亮,只是说的话多了,还是会有一些喘气的声音。她表示,我刚来的时候,嗓子疼,呼吸非常困难,说话都有些费劲。

田女士回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感染的,感觉有一点奇怪,我当时以为自己感冒了,头一天晚上,感觉有点憋的慌,也有点咳嗽,因为当时是晚上,第二天早上4点我儿子就把我送到了省二院,当时因为有发烧的情况,人家就给做了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院,现在就是好好的配合医生治疗。”田女士说,我现在挺乐观的,也并不害怕这个病毒,谢谢大家的关心。

1月6日早上,田女士的儿子丁康(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我现在也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了,父亲也被确诊,我们都在医院进行隔离观察,也在接受一些基本的治疗。”

“我们也知道大家都非常关心我们,我们也会积极的配合治疗,目前所有来找到我们的都是表达关心的,心里非常温暖。”丁康说,谢谢大家的关心,谢谢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和护士,还有来这里支援的医生和护士,是她们让我们感觉到了温暖,她们都是精兵是战士,太谢谢了。

婚宴参与者:村里人早就不戴口罩了,没想到会有这事

“12月28日上午到机场北路附近某酒店参加婚礼”,河北省石家庄市所公布的行踪轨迹中多人指向一场婚宴。

根据疫情防控部门公布的权威行踪轨迹可以看到,目前石家庄市确诊的33例病例中有5人曾参加了此次婚宴,马君(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现在一个人在隔离点隔离,没有什么症状,这边一天检查3次体温,也进行了2次核酸检测了,目前都没有问题。”马君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害怕的,只是害怕会给别人带来影响,出了这种事情,大家都不想,谁也不是故意把病毒带过来的,我们只能配合相关部门工作。

马君说,“我1月3日接到通知说要集中隔离,晚上就被拉来隔离点了,头一天晚上,我们村第一例出现之后,我们就进行了核酸检测,我做核酸的时候都是晚上11点多了,后来才听说,确诊病例跟我参加过同一场婚礼,但是我当天并没有见到她。”

“我现在还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当时是坐在一个角落里,我们那一桌子人目前还没有确诊的。”马君回忆,当天婚礼现场人挺多的,说实话,我们那戴口罩的人并不多,村里其实好多人早就不戴口罩了,当天给我们上菜的人,也是有的戴着口罩,有的没戴。

马君说,“我和新郎是远房亲戚,新娘不是本地人,那天的婚礼现场没有任何异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想,现在我们村隔离的人都非常配合这个工作,没有一个人抱怨,现在也不知道要隔离多久,直到解除隔离,我们都会配合工作。”

除上述婚宴外,有8例确诊病例曾提到,到小果庄村参加“固定活动”,但并未提及是什么活动。“我们村每周三、周五和周日确实有一些信教的人会聚集在一个家庭里进行活动,这个是疫情之前的事情。”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小果庄村路书记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隔离居民:收到了社区发的药,现在很安心

1月3日,官方通报小果庄村新增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后,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增村镇实行封闭管理。

1月5日,藁城区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当天我们通知全员核酸检测后,街上的人就少了很多,每一个小区都有专人在把守。”来自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居民李先生表示。

1月6日,石家庄市藁城区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1月2号晚上7点左右,我们就看到群里有消息说村里有一个人确诊了,然后还从我家的窗户上看到有医护人员在村里边活动,基本上就知道应该是有确诊病例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全家除了做核酸就没有再出门了。”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小果庄村的村民李健(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我们1月2号晚上连夜做了一次核酸,然后1月4号和1月5号又分别做了两次核酸检测,都没有收到结果,听他们说,没有收到结果就是没有事(阴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果庄村核酸检测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小果庄村外开烧烤店的赵先生(化名)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1月2号晚上,一听到消息我的店就关门了,当天晚上小果庄村就封了,当天晚上我们都连夜做了核酸直到凌晨2点多。第二天早上这边的路也就封了。”

“我们一家六口人都在家里隔离,心态也比较放松,不怎么害怕,因为刚刚听说的时候,我们就出去买了点东西,现在物资还是够的,不知道之后怎么办,应该会有人志愿者给我们送。”李健告诉记者,之前我们的防护意识都不高,没有多少人戴口罩了。

“我们1月2日就收到消息说,村里有一例确诊病例,现在村里每天都定期消毒,现在我们了解到大家的吃穿用度还都够,如果不够了,我们会有人去安排送。”路书记也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石家庄市给我们每一户居民都准备了中药,都会定时送到村民家里。

李健也告诉记者,“自从我们居家隔离之后,都有志愿者来给我们送药,送了两次了,能吃3天,我们都会按时吃这些药,也非常安心,我现在就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一起渡过这个难关,在家也可以多锻炼锻炼,加强免疫力,相信疫情肯定很快就能过去。”

相关新闻:

网传石家庄首例确诊病例因机场捡垃圾被感染 本人回应:没去过机场也没捡垃圾

有网传消息称石家庄首例确诊病例或是在机场捡垃圾感染,对此,1月6日傍晚,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联系上了石家庄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1岁的小果庄村民王英(化名)进行求证。王英称,她本人从来没有到机场捡过垃圾,“没到过机场,也没捡垃圾”。确诊前14天,她只有两次出小果庄村,一次是去新乐市农村姐姐家,一次是去附近饭店参加婚礼。“我姐姐一家目前均没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在医院隔离结束后已经回家了。”

除了这两次出村子,王英表示,自己都在村里活动,去姐姐家、参加婚礼及在村里活动时,她因冬天寒冷怕冻鼻子,都戴了口罩。“冬天家里都是一次性买了很多白菜,也很少出门买菜,大多数时间都在家歇着。

说起自己发病的经过,王英称,刚开始发病的两三天,她感觉自己胸闷、憋得慌,发烧到38度,在医院输液治疗后,现在已经好多了,今天测体温也正常了。“今天第一次测体温是36.2度,第二次是36.7度,第三次测体温是37度。”作为首例确诊病例,王英说,她不害怕新冠肺炎,也不担心自己的病情,因为她感觉自己症状不严重,“感觉没啥事”。

专家:石家庄与当初武汉情况不同,目前没必要“封城”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石家庄5日起也接连出台多项措施严格人员管控。6日,石家庄客运总站发布消息,因本地疫情原因客运总站暂时停运,河北境内多条高速禁止上道、劝返车辆。自6日至8日24时,石家庄、邯郸等地进京车次限制进京,车票暂停发售。这些举措让人不免联想起年初的武汉“封城”。春节将至,临近首都的石家庄是否会再度重现这一幕?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6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虽然目前确诊病例较多,但疫情还是可控的。“这种局部聚集性疫情的暴发,只要找到感染源,通过详细的流调,摸清楚感染路径和密切接触者,再加上及时的隔离等措施,都是可以控制住的。”

杨占秋认为目前阶段“封城”没有必要,“不能因为个别的几个病例就封城,现在和当初武汉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武汉封城之际是因为我们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而现在是有很多办法及时控制疫情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专家王广发6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河北疫情如何发生、源头在哪、疫情防控方面是否存在漏洞?仍需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来回答。而流调非常复杂,“要一个人一个人去追查行动轨迹,以及曾接触的人和物。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家还是要耐心等待。”

王广发说,从地理上看,河北围绕着北京,两个地区往来非常密切,河北发生疫情,很容易就会传播到北京。“我们并不是说某个地区比另一个地区更重要。关键是要让疫情不扩散,局部出的问题就扑灭在局部,这是我们现在应采取的策略。”他认为,出现局部疫情,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必然的现象,“我们要在正常社会生活与防控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的底线在于我们能够及时监测到散发疫情,并能迅速把它控制住。

石家庄: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发现7例阳性样本

1月6日,石家庄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石家庄市副市长孟祥红介绍,今天凌晨开始,组织省市医疗机构、第三方机构等19754人,对石家庄市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各采样组已全部开展采样。截至今天下午5点,累计采样200万人份,送检593757人,发现阳性样本7例。

河北卫健委从外地抽调1000名医务人员已抵达石家庄

1月6日晚,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石家庄市卫健委副主任张东生表示,河北省卫健委今天紧急从外地抽调1000名医务人员,今天(6日)下午已经到位,明天还要将支援2000名医务人员。下一步将更加严密组织,更加高效快捷,确保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