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疫情,年中的三道红线,让房企的销售步履维艰。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年初40家房企定下的全年销售目标平均增速不到14%,为近年来最低。

尽管压力重重,但是仍有很多房企迈进了千亿阵营。根据克尔瑞数据显示,2020年千亿房企数量达到了43家,比2019年多了9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上演大丰收的并非只有房企,还有地方财政。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额合计为59827亿元,同比增加16%。楼面成交价同比增加7.1%,其中住宅楼面价上涨9.5%。

那么这个数据是不是意味着楼市未来会越来越好呢?如果从土地市场火热的逻辑来看,这种说法是没问题的,但是最终还要结合具体城市来看。

从土地出让金的前50名城市来看,除了杭州,昆明,合肥等少数几个城市之外,其余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都较2019年有着明显的提高。

不过由于每个城市的楼面地价的差距,一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并不能真实反映出该地区的土地供应情况。就拿北京和南京来说,2020年两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相差并不大,但是北京的成交面积却还不到南京的1/3。

所以,对于楼市来说,土地供应面积或许更能看出一个城市的潜力,土地稀缺,房价则会越来越高。反之,土地过剩,房价则会越来越低。

从上图来看,2020年土地供应量低于700万方的城市有北京,东莞,合肥,深圳等10个城市;而土地供应量大于1400万方的则有上海,长春,沈阳等15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土地供应量多还是少,并不能代表50个城市的真实房价水平,这还要取决于当地常住人口和人均面积。像北京,深圳等城市,在过去3年的新增人均供应面积只有0.5方左右,即使房住不炒,仅满足住也是捉襟见肘的。

当然,在一线城市中也有一个例外,上海。在过去的3年里,上海的土地供应量都超过了1000万方,增长极为迅速。但是由于常住人口很多,所以新增人均供应量也只有1.77平方,算偏少的状态。

反之,像珠海,青岛,长春和贵阳4个城市,在过去3年人均新增供应量分别达到了9.55方,6.06方,6.28方和6.54方。其中最为夸张的是乌鲁木齐,新增供应量已经有11.26平方,要知道全国城镇的人均住房面积也只有36平方。

所以,在过去3年中人均新增供应量较多的城市,投资买房还是要谨慎一些。尤其是那些基本面很弱,但是土地供应量较为强势的城市,更要谨慎再谨慎,像珠海,青岛,长春,贵阳和乌鲁木齐这5个城市的房子,最好别碰。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那些人均新增供应量偏少的,基本面又很强劲的,像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如果有房票,那么最好也不要浪费。

从房地产周期来看,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真的颇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