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诗宋词流传千年,诗情画意流转千年,依旧抚鼓噪着世人的耳膜,震颤着文学的底蕴,依旧流淌在那杯酒薪歌的笙箫里。然而,有追捧就有弊病,热爱唐诗宋词是好事,但发展至今,古风圈存在着很多名句被滥用的现象,它们明明很美,却被移花接木或者张冠李戴,以致显得不伦不类。

唐朝诗人韦应物有一句诗''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却有伪文青硬要在后面接上''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李白有描写静谧的神句''树深时见鹿'',又有好事者狗尾续貂,接上了''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同样的,被严重滥用的唯美句子还有——''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句诗最早出自苏轼笔下,但如今已经蜕变成一个固定成语,可引申为两层含义:其一,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爱情可以有很多选择;其二,不必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而不知变通。大家普遍默认第一种用法,因此久而久之的以讹传讹,为其续接了这样一句:''何必单恋一枝花。''

不知为什么,小解是怎么读怎么尴尬,好像诗意全然都褪去了,只剩一清二白的文字,就那么赤裸裸地摆出来给人看。事实上,苏轼的原作清新婉丽,又非常梦幻唯美,犹如朦胧的轻纱弥漫,韵味无穷。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擅长豪放之风,但写起婉约词来也毫不含糊,这首描写春景易逝、感叹多情无人知的词,就是东坡婉约词的代表作。其中有很多韵味悠长的句子,清新之中又蕴涵哀怨,品味起来令人伤情。比如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一出即见暮春,残红渐褪,而青杏尚小,春色远去,但悲春之下又有一层歌咏青杏日渐长大的怜爱。

再就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了,通过前后文来看,发现它其实是对前一句''枝上柳绵吹又少''的递进以及解释:枝上柳絮已被风吹得殆尽,看来春天行将就木了,可是天下之大,哪里没有怡人的景色呢!此处风景相应无去,别处风景依旧绮丽,苏轼之旷达可见一斑。

此句脱胎于屈原《离骚》之''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这世上哪里没有芳草与鲜花,何必一定要眷恋故乡呢?面对楚国上下的昏庸黑暗,屈原有意离去,但终究还是放不下祖国与君王。但苏轼的意思又与屈原不同,屈原只是说说而已,他根本不会离开,而苏轼则是真心洒脱,风景到处都是,春天去了还会来,不必因此过分悲伤。

想想这种境界,可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媲美。不过,''天涯何处无芳草''不能与上一句脱离开来,因为前句为引题,后句为结论,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清代文学家王士祯评价曰''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他认为此句之婉约能事不比柳永差。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此二句背后还藏有一个凄美的故事。苏轼被贬惠州期间,侍妾朝云始终相伴左右,一日大风乍起,落木萧萧,苏轼便令朝云把大白,唱这首词应景。谁知朝云只唱了几句就哽咽难继,泪雨涟涟,苏轼问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不知朝云是为人生伤时而泣,还是为苏轼的''大度''而心生嫉妒?不过,此事不久之后,朝云即抱病而终,而苏轼此后''终身不复听此词''。综上所言,不论是从词文内容本身,还是其背后的凄美故事,''天涯何处无芳草''都有更好更诗意的诠释,而这种诠释却并非''何必单恋一枝花''所能够诠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