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应用载体形态变革:

1)移动应用行业环境变化及科学技术进步,催生了轻量化应用。凭借免下载、转化高、省内存等优点,轻量化应用逐步形成与原生应用互补共生的发展局面。

2)基于原生技术框架,提供系统级入口的快应用相对其他轻量化应用形式优势更突出,并且其优势在开发者层面和用户层面均获得了较好感知。

3)目前快应用开发面临应用生态不成熟、厂商服务平台力度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其中厂商服务平台作为赋能着力点需要从开发和分发两个方面提升效用,消解开发者开发顾虑。

应用服务模式变革:

1)智能硬件产能快速增长,硬件类型不断丰富,叠加通信技术发展和硬件性能提升,让应用跨平台化发展,开辟新应用服务场景成为可能,并最终衍生出全场景智慧化服务。

2)八成开发者已有布局全场景智慧服务的计划,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会遇到系统底层平台资源支撑匮乏的痛点。

3)以华为解决方案为代表的全场景智慧化生态结构,从系统底层平台出发,推动软硬件领域协同创新。移动应用开发者可借助该体系,从软件开发和软件服务两个层面获取赋能,以实现开发者与平台共赢的良性循环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用载体形态变革

移动应用行业发展环境变化分析

发展环境的诸多变化,催生轻量化应用出现

移动应用行业环境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用户增长红利消逝、超级应用控制流量、用户应用安装量遇到瓶颈等困扰着应用开发者。与此同时,5G、云计算以及跨端开发、前端开发技术栈、互联网信息处理及交互等众多技术的积累和进步,给开发者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让无需下载安装,并能流畅体验原生应用服务的轻量化应用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移动应用轻量化特色解析

应用轻量化提升服务体验、优化服务效率

在5G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背景下,轻量化已经成为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轻量化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提升应用分发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轻量化可以优化开发者算力部署,以便更好地适配智慧物联设备,帮助开发者精确把握未来移动应用发展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移动应用轻量化欣欣向荣

应用轻量化势头旺盛,叠加疫情催化发展迅速

轻量化应用自诞生后呈现百花齐放发展态势,并在今年疫情催作用下增速显著。从数据表现上看,轻量化应用数量从2017年的至少58万个,增加至目前至少550万个,接近十倍增长。而支撑轻量化应用的平台,也从2017年1月的仅有微信小程序一家,增加至目前涵盖应用联盟组织在内的11家,各大巨头在该领域的布局也已相继完成。

移动应用轻量化具体形态

轻量应用已与原生应用形成互补

从应用形态来看,目前主流应用形态——原生应用虽然具有生态体系完善、硬件能效利用率高等优点,但痛点也非常明显,如应用下载转化困难、应该开发维护成本高等等。而轻量化应用凭借免下载、转化高、省空间、省内存等优势,经过市场和用户考验,逐步形成与原生应用互补共生的发展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应用生态平台发展成绩

联盟生态持续丰富,平台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0年Q3 ,快应用联盟成员数量达到12家,在联盟生态进一步丰富的同时,快应用联盟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在场景挖掘、丰富能力、商业闭环、扶持推广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探索,从开发成本控制、流量持续开放、商业化体系完善等方面,持续为合作伙伴们提供更专业及更有价值的服务。

快应用在开发层面的优势

具有开发成本低、分发高效等五大开发优势

基于主流硬件厂商统一技术标准推出的快应用形态,拥有开发成本低、分发效率高、使用体验好、留存能力强等诸多优势。这一新应用形态以提升用户体验为中心,通过简化使用流程,减少冗余操作,提高信息利用效率,致力于提高服务和内容触达的效率,进而提高应用的转化和留存。

快应用开发者优势感知

成本低、留存转化高是开发者主要感知

根据艾瑞的相关问卷调研,开发者感知上,“开发成本低”、“留存转化高”等优势得以集中体现,也是开发者群体针对应用开发相对关注的问题。

快应用用户优势感知

方便快捷、服务直达是用户直观感知

根据艾瑞的相关问卷调研,有使用过快应用的用户感知上,突出体现在“方便快捷”、“服务直达”等易用性方面,符合用户体验提升的直观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应用用户行为和态度

快应用良好体验赢得用户持续使用

知晓率上,快应用联盟成员设备用户中,快应用知晓率较高,超过37%的用户知道快应用这一新生应用形态。用户黏性上,在快应用现有用户中,平均每周至少3天使用快应用的用户占比超过七成。

得益于快应用在“方便快捷”、“服务直达”、“内存占用少”等方面的优势,使用过快应用的用户评价反馈也较好。在用户使用偏好对比中,快应用已经赢得了近四成用户的使用偏好。

快应用开发者认知和参与

开发者对快应用开发参与度尚待提升

快应用在开发者中的认知基础较好,超过八成开发者知道快应用这一轻量化应用形态。但开发者对快应用的开发参与度严重不足,认知快应用的开发者中仅不到三成人有参与过快应用的开发。结合前文所述开发者对快应用优势感知说明,快应用生态体系逐步完善后,未来可挖掘的潜力空间非常客观。

快应用开发面临问题点

目前厂商服务平台赋能是着力点

快应用是最高效的开发者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但目前应用生态不成熟、联盟厂商协作待优化以及开发者本身认知不足等问题极大制约了开发者在快应用上的开发投入热情。聚焦具体问题来看,应用生态、联盟协作以及开发者认知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随着未来多终端智慧场景的普及,以及快应用整体影响力到达一定高度,这些问题自然能够得到解决。反观开发者服务平台这一链接开发者的桥梁,其赋能力度应成为当前提振开发者热情的重要着力点。

开发者服务平台赋能力度提升思路

开发和分发赋能齐助力,消解开发者开发顾虑

随着手表、车机、音箱等设备智能化、互联化以及家电等泛IOT设备互联化,应用不再是单一手机设备的在线应用。而是需要向多硬件平台发展,拓展更多与智慧生活场景的服务,并且打通多个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和体验交互,最终提升用户多设备环境下的整体应用体验。

快应用合作优秀案例

唯品会—年中特卖节&去哪儿—春运抢票

品牌应用开发者与快应用联盟双方互惠合作,共享互利共赢成果。通过快应用联盟亿级流量扶持,带动合作应用品牌曝光;借助快应用联盟厂商各入口场景化精准推荐,及优质资源位支持,实现合作应用品牌最大化推广。同时与品牌应用开发者合作的过程,也一定程度反哺提升了快应用生态影响力。

应用服务模式变革

智能硬件市场发展情况

智能硬件产能快速增长,硬件类型不断丰富

目前智能硬件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从出货量上看,2019年中国智能硬件终端产品的出货量为7.7亿台,同比增长20.9%;从企业注册量上看,国内智能硬件终端企业注册量也在逐年上升,2015-2019年平均增长率也超过40%。与此同时在大众需求和产品供给双重作用下,智能硬件类型也在不断丰富。

国内智能硬件类型愈加丰富:1)需求层面:在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下,社会大众普遍更加重视生活品质,对各类能帮助其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智能硬件需求也随之提升。2)供给层面:智能硬件产品在类型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大幅提升。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娱乐、健康等,覆盖人们生活垂直领域方方面面。

技术更迭对硬件生态影响

通信技术发展和硬件性能提升,共同拓宽硬件应用场景

在智能硬件产能快速增长、类型不断丰富的前提下,智能硬件性能也在稳定提升,再加上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并结合智能硬件进行广泛应用,这些都大大拓宽了硬件生态应用场景,也为全场景智慧化服务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场景智慧化服务—应用跨端化

应用跨平台化发展,开辟新应用服务场景

随着众多设备,尤其是家电、个人电子、车机等泛IOT设备的智能化、互联化,应用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而在向多硬件平台发展,并且在打通多个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和体验交互后,拓展出更多智慧生活场景的应用服务。

全场景智慧化服务—应用服务化

应用服务化,结合用户场景提供智慧服务

智能设备日益成为用户的私人助手,因此移动应用也需要结合场景提供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由此带来的服务模式全场景智慧化不仅拓展了应用新的服务场景和流量入口,也降低了用户对应用的学习成本,最终提升用户多设备环境下的整体应用体验。

开发者对全场景智慧化服务参与意愿

八成开发者期待布局全场景服务

根据艾瑞的相关问卷调研,有八成开发者期待布局全场景服务,而在开发者期待的硬件/应用场景中,智能家居、智慧电视、智能汽车三个重点领域最受关注。

全场景智慧化服务布局痛点

用户数据管理、场景服务、交互体验方面需底层平台支持

用户数据管理层面,智慧生活数据分散在多个应用中,用户查看和管理数据困难;场景服务层面,不同场景服务需要硬件、数据、应用之间的协同,需要底层平台支持;交互体验层面,不同设备体验交互以及应用管理均需要底层平台支持。

全场景智慧化服务布局思路

依托平台能力,推动硬件生态和软件生态协同创新

依托HMS & HarmonyOS驱动,华为应用市场作为衔接平台和效能加速、放大平台,一方面围绕用户和应用开发者来构建应用生态,一方面结合“1+8+N”来打造硬件生态,最终实现推动软硬件领域协同创新。

整个华为全场景智慧化生态体系,致力于在拓展全场景用户设备、获取更大流量的同时,实现精准化个性服务提供更好体验,最终让用户需求与终端服务进行智能匹配,达成无缝优质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全场景智慧化生态为开发者赋能畅想

资源整合,实现开发者与平台共赢

全场景智慧化生态体系主要通过软件开发和软件服务两个层面为开发者提供赋能。软件开发层面,硬件生态布局可增加用户触达、强化变现,并帮助开发者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管理全场景数据的服务;软件服务层面,应用生态布局可拓展服务能力,为用户带来基于场景更个性化、精准化优质服务等,最终实现开发者与平台共赢的良性循环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