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机一开机,微信提示就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家长群里有十几条未读留言——

昨晚上11点,一位家长在群里问孩子数学作业的一个问题,

但大家聊着聊着就聚焦到一点:

现在孩子写作业,真的很累很辛苦!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对孩子对家长都是新的考验,对孩子来说:作业量变多了,学习任务变重了,作息变了,学校的规矩变了;

对家长来说也一样,孩子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吗?他能跟得上吗?关键的时候要不要帮他一把?

上一期《奇葩说》有一个辩题:孩子写作业到深夜,要不要找老师理论?扎扎实实的“打”到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战的双方是陈铭VS颜如晶。

讲真,这场辩论非常精彩,尤其陈铭那段用“巴甫洛夫与狗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一学习就困”的论点,简直拍案叫绝!

几乎每个人都觉得,陈铭帮自己找到了一学习就犯困的原因。

这场辩论之后,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这道辩题,毕竟我也是一个小学生母亲了,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

我的答案是:不去找老师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搞清状况,别给自己加戏

每个班级都有“鸡娃”和“佛系”的家长,

要说对孩子的爱,其实谁也不会比谁更少,在这件事上,“陈铭爸爸”看起来更佛系:

孩子写作业到深夜太辛苦了,

晚上10点至凌晨1点,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最高峰期,孩子一定要早睡,否则发育过一天少一天,永远追不回来;

如果孩子老是学习到深夜,老在困的时候学习,未来一学习就困怎么办?所以要想方设法跟老师协调一下。

就像蔡康永评价的:这个爸爸很凶猛、很有效率,他替孩子解决了这个难题。

不过我更欣赏蔡康永的这句话:

当我们的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是替孩子出马去远征远方的恶龙,还是先问问孩子,到底陷于什么样的状况?

很明显,孩子的课业压力重、作业多,老师会不知道吗?老师只能比家长更清楚,他只不过是在看清楚全班孩子的整体情况下,做了一个更“合适”的决定。

这个时候,我更关心孩子作业写到深夜,他自己的情况是什么样?比起改变大环境,我更关注,我的孩子能不能适应这个环境。

如果没搞清这些问题,就硬着头皮去找老师理论,有极大可能会碰一鼻子灰。

既然选择了我认为适合孩子的学校和教育方式,那我就要顺势而为,而不是逆行。

说实话,对于一年级小豆丁的妈妈,我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孩子的座位太靠后了,要不要找老师调整一下;老师上课总不提问我家孩子怎么办?别人当了班干部,孩子没选上,我要不要帮他跟老师去争取一下……

我发觉,当我们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就非常容易“越界”,我们习惯于把父母的功能扩大化,其实恰恰忘记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

颜如晶说:

一个孩子真的很认真地写作业,父母都睡了,半夜上厕所的时候突然看到,孩子还在学习,那是那个孩子对抗困难的方式。

那个孩子已经开始自己解决问题了,为什么父母还要主动给自己加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

其实雪梨有段时间,也会写作业比较晚,我心里也很着急,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二十分钟做完,他要磨蹭一个小时,有一次我忍不住催促她时,

她回我一句:“妈妈,你看我的手,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她把小手举到我眼前,可不是吗,小手流了很多汗,

那个时候,我对孩子的“不满意”已经消减了一大半。

我接着问她:你每天写到那么晚,会不会很累?

她说:那也没办法,我就是写的慢呀。

我差点乐出来。

那一刻,我发现我眼里的慢,跟她眼里的慢是不一样的,我心里的慢是焦虑:

别的孩子也这么慢吗?这孩子是不是很差劲?

她真的是一直在写作业吗?还是在“磨洋工”?

上一天班够累的了,晚上回来还得跟她一起折腾作业,好累啊;

她心里的慢是:写得慢,我就慢慢写呗。

孩子的慢是在解决问题,我的慢里是各种担心。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孩子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放大镜。

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够客观,给到的解决方案才最切实。否则就是盲人摸象,你给孩子的帮助,你给孩子的解决方案,并不适合孩子。

颜如晶有句话说的特别对,“孩子最怕家长找老师,老师找家长”,好像自己犯了多少大错误,自己多么差劲。

每个孩子面对孩子写作业到很晚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也千差万别,

但最好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先从孩子这里解决。

做一个谦卑的家长

孩子每次遇到了问题,我也很担心,很焦急,但我发现,最好的姿势,不是我冲出来,是我蹲下来,甚至蹲到比孩子还矮的位置。

我发现这个时候,我的内心是最不焦虑的,我的头脑也更清楚。

160厘米和130厘米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蹲下来后,我发现,孩子没问题,环境也没啥问题,只是我眼中孩子有了问题,那我就先解决我的问题。

先卸下自己心里的负担:

我是不是从内心怕孩子不够好?

如果我上班不那么忙,有更多时间辅导孩子,孩子的学习能更好。

比起孩子考得怎么样,我更担心开家长会时没面子。

我会很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想法,当我真的也很纠结,也很矛盾的时候,我也会去翻很多书,或者找个跟自己聊得来的朋友一起聊聊。

如果真的要找老师,我也不会直接让老师给孩子减作业量,而是跟老师说一说最近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请老师给一些建议。

在《有一天啊,宝宝……》这本书里,蔡康永写道: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我们的人生了……

我不确定的事很多,而我不想确定的事,我只是比你早到而已,我也会比你早走。

养育孩子,最难的是,自己承受着各种“内心的煎熬”,还得出于爱收回已经展开的手。

你得看着他吃饭时一遍遍掉筷子,练习几百次才拿稳;

你得忍着气,不发作,看着他做错事,自己尝尝苦果;

有时候,他做得再不好,你还要想办法找出一点东西来鼓励他,继续加油!

都说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

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

没有哪个母亲会明确地知道应该从哪年哪月哪件事上开始和孩子“分离”,成长变化伴随着孩子的每一天,分离也伴随始终。

薛兆丰教授最后的总结陈词很赞:

当我们面对一个规则的时候,真正容易调节的是自己,(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很长远的心态。

而这件事,只能靠孩子自己。

作者:雪梨妈妈,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未来树》总编,二宝妈妈,关注雪梨妈妈说,和百万父母一起,做学习型父母,给孩子优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