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针拨回到2020年春天,那时新冠病毒刚刚席卷欧洲大陆,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但在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科索沃、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北马其顿等更加紧张,因为他们都清楚,自己的医疗系统就像纸老虎,禁不住一点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都非欧盟成员国,为了讨好欧盟,马其顿甚至将名字改成了北马其顿

图源:维基百科

过去十几年里,这些国家的医护人员纷纷移民到西欧,给家乡医疗系统留下巨大空白。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们逃离的原因,那大概就是“家乡环境太差了”:薪水低、医院内贪污腐败严重,裙带关系盛行,既不能取得业务上的提升,也无法实现财务上的自由。

为填补空白,各种水平的人员被硬生生塞进医院。塞尔维亚医生联盟领导人戈里卡·德约基奇就吐槽道,有些医生甚至连病人是睡着了还是昏迷都分不清楚。

9月14日,科索沃普里什蒂纳,一名小学生戴着口罩通过学校的消毒通道

图源:Balkan Insight

用这种队伍迎接洪水猛兽——新冠病毒,巴尔干国家开始后悔为什么不早些善待自己的“白衣天使”们。

但这就是现实:你不善待自己的医护人员,就会有新冠病毒这样的“黑天鹅”飞来,给你一记深深的教训。

医生也是凡人,需要钱

虽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但他们毕竟不是神,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体面的收入和工作过温饱。

通勤就是压垮布莱里姆·贝里沙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年43岁的贝里沙,曾是一名科索沃普里什蒂纳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每天8小时的工作后,他都会驾车回到60公里外的家。由于医院薪水不足以支撑收支平衡,夜里,他还在一所监狱兼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9高速,贝里沙就是沿着这条路回家的

图源:网络

按贝里沙的话讲,家对于他来说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自己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儿女。由于无法继续忍受这种高强度的生活,6年前,他携家人通过技术移民搬到了德国。

如今,贝里沙在德国佩格尼茨镇医院工作,每天上班路上,都会开车经过成排的木质小屋,跨过风景优美的佩格尼茨河。通勤条件和老家科索沃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佩格尼茨,非常上相的德国小镇

图源:123RF.com

德国开出的工资更是之前的10倍。虽然钱变多了,但工作量反而有所减少,在周末,他甚至有大把时间陪家人参观历史古迹。

谈到自己的移民经历,贝里沙表示这是一个非常艰难,但又不得不做的决定。现在,他一点都不后悔。

对于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国家及地区来说,医护人员令人发指的低薪水普遍存在。

在科索沃,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大概为每月600欧元;在阿尔巴尼亚,急救室护工工资仅有西欧国家的6分之1,徘徊于280欧元上下;而在北马其顿,妇产科医生的起薪甚至比一名服务员还要低……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医生在重症监护室忙碌着

图源:Balkan Insight

这些国家也因此付出代价:出色的医学生和医疗系统从业者选择出国,于是,病房里没有足够多医生,患者接受不到有效治疗,大学医学院相当于在为外国培养人才。

合算下来,在巴尔干国家,培养一个医生需要投入10万欧元,而且这些钱大多还是来自纳税人的钱包。

数据也证明了该地区医生短缺的现状。

贝里沙的老家科索沃,每1000人只配有2.3名医生,这一数字在该地区其他国家更低,比如罗马尼亚、波黑和阿尔巴尼亚分别仅为2.3、2和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尔干国家及地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从上至下依次为阿尔巴尼亚、波黑、科索沃、黑山、罗马尼亚、北马其顿、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摩尔多瓦和保加利亚

图源:BIRN

而作为医疗移民吸纳大国,德国每1000人配有4.2名医生,瑞典更高,有5.4名。

新冠肺炎来袭,连医疗资源比较充裕的德国在应对上都表现出吃力,更不用说这些巴尔干半岛国家了。

更讽刺的是,尽管巴尔干报纸经常预言自己国家将没有医生可用,但该地区医护人员的失业率却高得离奇。

有毒的环境

不少专家把医生短缺和医护人员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归咎于这一地区的“裙带关系”文化。

科索沃卫生联盟联合会主席莱姆·萨拉表示,尽管医生薪水不高,但如果没有人脉,一般人很也难进入医疗系统工作,医学生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可以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

图源:网络

不透明的裙带关系同样滋生贪污、腐败。不少巴尔干国家都发生过因“非常规采购”,导致器械出现问题的医疗事故。更糟糕的是,当权力与利益勾结到一起,形成的结构将会十分牢固,很难通过一己之力打破。

那些已经进入医疗系统的从业者,情况同样好不到哪里去。除了收入低,行业大环境也导致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难有提升。

贾拉穆尔·拉巴贾是一名科索沃普里什蒂纳医院的肠胃科“规培生”,他向新闻网站Balkan Insight抱怨道,几年前刚参加“规培”时,自己还是雄心壮志,信心满满,现在培训即将结束,却没有了任何热情。

拉巴贾实习的医院

图源:谷歌地图

根据拉巴贾描述,除了每天长达18小时的超长工作时间,和超过40公里的通勤距离,几年时间过去,自己居然连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基本操作都不会。“很遗憾,那些应该教授我们知识的前辈并没有履行职责。”

倒也不一定是前辈故意冷落拉巴贾,情况很可能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就像邻国塞尔维亚医生联盟领导人戈里卡·德约基奇讽刺的那样,为了填补去往西欧国家医生的空缺,医院里现在都是一群傻瓜,“连病人是睡着了还是昏迷都分不清楚”。

普里什蒂纳商业技术大学的护理学生,他们中大多数都打算毕业后去德国

图源:Balkan Insight

拉巴贾坦言自己将考虑前往德国深造并留在那里工作。他以前强烈反对人们离开家乡,但没想到现在自己也打算逃离。

巴尔干国家的医疗硬件也毫无悬念的差。疫情伊始时,拥有200万人口的北马其顿只有130台呼吸机。

而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作为新冠疫情治疗主力的传染病中心大楼,破败的犹如已经荒废多年。一位曾因新冠轻症造访这里的中年男子献上实力吐槽,“如果病毒没有杀死你,那这家医院一定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医生走进贝尔格莱德传染病中心建筑,从图片中,可以一窥其破败程度

图源:美联社

几年前,科索沃医师协会曾针对医疗系统从业者展开调查,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离开家乡。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原因是“恶劣的工作环境”;排在第二的因素是“职业前景不好”;当地医生并非“唯利是图”,“收入低”只排到了第三名。

任何职业都需要成就感,医生、护士也一样。在这些巴尔干国家,医务从业者既难以取得专业上的突破,也无法实现财务上的自由,人才流失成了理所当然的结果。

掏空巴尔干的利益链条

欧洲就像一个国家,富裕省市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才,而经济落后的地区渐渐被掏空,成了“睡城”。

西欧发达国家就是“大城市”,由于老龄化问题严重,急需“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从事医疗方面的技术型人才。这导致欧洲内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NHS全称National Health Service

图源:网络

根据《经济学人》报道,在英格兰,目前有5000名罗马尼亚员工,正在为当地NHS医疗系统工作;截至2019年,德国医院里,6个主要非欧盟巴尔干国家的工作人员共有5万人之多。

今年春季欧洲迎来第一波疫情时,奥地利更是直接开通特别通道,从保加利亚、加泰罗尼亚和罗马尼亚运送来几百名医护人员。

塞尔维亚在首都建起了方舱医院

图源:网络

这一切都证明了两个再普通不过的道理:一,你不爱惜人才,自有人帮你爱;二,只要有需求就有生意,只要有生意就能赚钱。

以科索沃为例,当地最大的语言培训中心InterPersonnel,每年就免费向550名医学生,提供为期18个月的德语及医疗培训。在这个国家,每家公立大学每年最多只能招收50名医学生。

当然没有白来的午餐,想要免费获得学习机会,学生必须事先与培训中心签署合同,保证今后只通过该机构去德国找工作。

InterPersonnel与德国猎头公司Dekra有合作关系,定期向后者输送人才。每当一名科索沃医生成功“跳槽”,德国医院都会缴纳6000欧元“聘请费”,供语言中心和猎头公司瓜分。

InterPersonnel官网

嗅到赚钱商机,在德国,专门关注巴尔干国家的猎头公司如雨后春笋开了起来。

总之,整个利益链条顺下来,除了专业“织嫁衣”的科索沃大学,学生、培训机构、猎头和德国医院都收获颇丰。

而本来就被疯狂挖墙脚的巴尔干医疗系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纸老虎,一碰就倒。

巴尔干半岛一考点,考生正在接受德语水平考试

图源:路透社

今年春天,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巴尔干问题专家弗洛里安·比伯就表示,面对巴尔干国家在疫情中的手足无措,那些长期以来积极从该地区招募医护人员的国家,比如德国应该承担一些责任。

“但巴尔干国家也不是没有问题,他们在医疗保健领域投资不足,以及容忍医院中的贪污腐败,也导致了医疗人才外流。” 比伯说道,“这在危机时期变得格外明显”。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新冠疫情给巴尔干国家上了一课,让他们体会到不珍惜医护人员的严重后果。

如果说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医疗系统中的结构性问题,那么钱大概是最快、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为提升士气,阿尔巴尼亚首相埃迪·拉马宣布,每位医护人员的月工资将增长1000欧元(该国医护人员平均工资为450欧元)。如果退休人员和医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也将获得每人1000欧元的奖金鼓励。

埃迪·拉马

图源:网络

保加利亚政府同样给出了财政支持,向参与新冠病毒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每月500欧元的补贴。

而曾经含泪感谢中国医疗队援助的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大概最懂那种没有医生可用的窘境。他最终决定也对自己国家的医生护士好一点,给每人薪水上调了10%。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机场迎接中国医疗队

图源:网络

一些国家和地区醒悟得更早。

2019年2月,科索沃议会就通过了一项法案。这项法案几乎将该国公立医院医生的薪水翻倍,护士的收入也迎来近50%的涨幅。

罗马尼亚医护人员薪资在过去几年也翻了3番。22岁的医学生Alexandru Radu告诉《经济学人》,如果每月工资像之前一样只有几百欧元,那么他百分之百会出国。但现在得知毕业以后的工资有可能达到1000欧元,他“真的很想留下来”。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医院

图源:IBNA

就像普里什蒂纳大学医学院院长说的那样,“我们不能光用爱国情怀挽留人才,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对的工作、学习环境。”

只是,随着诸如瑞士这样更土豪,更舍得为医疗系统砸钱的国家加入人才抢夺大战,这些巴尔干半岛国家对于自己医护人员的吸引力是升是降,大概还需要时间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