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沧海君,《亮剑》原型战役解析系列已经做了6期了,本期会是最后一期,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我的支持。今天我们来还原一下解放战争之中,李云龙和他挚友兼宿敌楚云飞的终极对决------赵庄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庄战役发生在淮海战役期间,李云龙的二师和楚云飞带领的国军王牌美械师在赵庄遭遇,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战斗。楚云飞部拥有威力强大的榴弹炮,这些榴弹炮使得李云龙的二师损失惨重,甚至他不得不找老战友赵刚去借战俘才能勉强抗住楚云飞的进攻,原来从晋西北带出来的老底子几乎都拼光了,看过原著的人肯定知道,张大彪就是牺牲在这里。

为了减少损失,李云龙派侦察兵夜袭楚云飞的榴弹炮阵地,摧毁了八门榴弹炮,俘获了国军的炮兵参谋,并且让炮兵参谋带着二师的战略地图返回楚师,以告诉楚云飞自己誓死守卫赵庄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是司令部不忍心李云龙的部队全打光,于是用炮兵团换下了二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楚云飞。使得楚云飞最终没办法顺利通过赵庄,自然也就无法达成增援黄百韬兵团的目的了。

所以楚云飞和李云龙的终极对决,其历史原型就是碾庄战役。它是发生在华东地区江苏省邳州市碾庄镇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讲,碾庄战役决定了淮海战役的结局。

淮海战役开始之前,解放军一直在营造要攻打徐州的假象,其实解放军真正的目的是驻扎在新安镇一带的黄百韬兵团。黄百韬兵团有将近十万人,分驻在新安镇、阿湖、瓦窑与高流一带,分布在徐州的四周,一旦解放军全力进攻徐州,这些兵力就可以迅速回援,所以想要逐鹿中原,首先要解决掉徐州外部的隐患。

围点打援一直是解放军的拿手好戏,这次也不例外,解放军做出要攻打徐州的态势,黄百韬兵团势必向徐州收缩,这时原本假装要攻打徐州的解放军再回过头来合围黄百韬兵团,则心腹大患一举可除。

1948年11月4日,顾祝同、刘峙果然中计,迫于解放军的压力,他们决定缩短战线,放弃次要城市,集中兵力于徐州、蚌埠间津浦路两侧地区,作攻势防御,准备进行大决战。于是他们命令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由新安镇撤至运河以西地区,确保运河西岸。

11月7日,黄百韬第7兵团共约十万人开始向西撤退。由于没有及时在运河上搭建浮桥,全兵团只能依靠一座铁桥渡河,人员、车辆、马匹连绵百余里,本来就相当混乱,解放军瞅准时机对这里进行突击,这使得国军在过桥时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秩序大乱,有的部队甚至开枪夺路,导致打死、践踏死、掉入运河溺死者不计其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驻守在曹八集的李弥第13兵团,距离碾庄之后二十几里路,他如果派兵接应黄百韬,那解放军根本不可能把黄百韬困死在碾庄,结果李弥奉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的命令,不等黄百韬兵团来到就匆忙撤往徐州,导致黄百韬失去了侧后的掩护。

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往徐州收缩,这就等于徐东大门洞开,让解放军大摇大摆地南下,切断了陇海线。同时也彻底切断了黄百韬兵团和徐州的联系,黄百韬彻底成为了瓮中之鳖,消灭他只是迟早的事情。

11月11日,华野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随即令第4、6、8、9、13纵队在特纵配合下,负责围歼黄百韬兵团。

刚开始的时候,黄百韬兵团火力很猛,甚至能够召唤空中力量来发起反冲锋,这使得华野伤亡比较大,虽然攻下了几座山头,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分割消灭敌人。

关键时刻,华野的领导班子针对黄百韬兵团中各军强弱不一的特点,决定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

同时,为减少部队伤亡,实施有效攻击,要求实行土工作业迫近国民党军阵地。

这些办法虽然有效,但此时的黄百韬兵团已经成为了困兽,眼看着自己没了生路,他们全军发狠,和解放军拼命,所以碾庄战役堪称血战,双方都打的一场惨烈,国军44军150师师长赵壁光见阵地上火势熊熊,烟尘弥漫,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加上部下也不愿再战,便率150师残部约2500人向解放军投诚。

最终,解放军经过碾庄血战,尤家湖血战之后彻底突破了黄百韬兵团的最后一道防线,黄百韬带少数人从尤家湖向西南突围,于途中负伤,绝望中自杀毙命。至此,碾庄战役以解放军的全胜而载入史册。

此役黄百韬率领的国民党第七兵团一个兵团部、五个军部、十个整师近十万人被全部吃掉,伤亡约六万人,华东野战军也伤亡了六万人,可见其惨烈程度。几乎和《亮剑》之中李云龙以及楚云飞所遭遇的状况很相像。双方都发了狠,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我军赢得了胜利。

由此可见,国军不缺好士兵,也不缺好将领,唯独缺乏能够纵览全局的战略家,比起微操大师蒋介石来说,我们的领袖比他要强一千倍,所以我军的胜利是必然的。

好啦,《亮剑》战役解析系列就此结束啦,从下篇文章开始,我将开启一个新的系列,欢迎大家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