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描写国破家亡的古代诗词,大家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李后主,他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以及亡国的切肤之痛,写出了一首首千古绝唱。

南宋末年,又是一个山河破碎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诗词,普遍流露出一种沉郁哀婉的情绪。汪元量的这首《一剪梅·怀旧》,用口语化的语言,深沉地表达了黍离之悲和家国之思,感人至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剪梅·怀旧
汪元量(宋)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一团燕月明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
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注:

流霞:指美酒。

一晃就是十年了!这些年来,我眼中总是噙着愁苦的泪水,每一天都在思念着故乡。

夜深了,可是我仍然无法入睡,看着明亮的月光透过窗纱,四处传来悲凉的胡笳声。

遥想当初,佳人为我斟上了美酒,一杯又一杯,并用她那纤纤玉指,为我弹奏美妙的琵琶曲。

然而,离别之后就各奔天涯了!我想寄给你一枝清香的梅花,手拿梅花,我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汪元量是钱塘人,宋末元初的词人、琴师。公元1276年,南宋降元,汪元量以宫廷琴师的身份北上来到大都,他还曾两次亲自去探望文天祥,为他弹奏乐曲。

汪元量虽然身在大都,并且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是,他的心却始终还在故国,他写了不少思念故国的诗词。1288年,他出家当了道士,南归并终老故乡。

这首《一剪梅·怀旧》写于1285年,当时是词人来到大都的第十个年头,词人无一日不在思念着故国的山山水水。

上阕,词人首先直接点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词人使用了“十年”、“今日”、“明日”三个时间,就将思念之情生动地表达出来。

十年长吗?不,因为十年中只有两天:今天、明天。

十年短吗?不,因为词人每天都在含泪思念故乡,所以显得格外漫长。

接着,词人看到燕地的明月,低头思故乡;词人听到了悲伤的胡笳声,黍离之悲更加强烈。

“明月”、“胡笳”这两个意象,都是容易勾起思念的,用到这里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阕,词人紧承上阕,胡笳声勾起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曾经的一幕幕在他面前铺展开来。

词人使用了三个事物:玉人、美酒、琵琶,这些都是让人感到美好的东西,过去那些回忆多么让人难忘,可是今天,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词人越想越伤悲,于是想着寄送一枝寒梅回家,让它送去自己的思念。然而,这却只是一场空想罢了,国破家亡,物是人非,该寄给谁呢?词人心中不禁一阵惆怅。

这首词读来特别感人,原因首先在于词人的亲身经历,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其次,词人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对几个意象进行重复表达,一唱三叹,使词作具有了音乐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