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紧绷许久的弦终于可以放松了,但是,初试虽然已经结束,考研却还没有,这个放松时间可不能太长了哦~

给自己一周放松的时间吧,一周后,收心,开始继续往前走——准备复试!

也没其他什么能为同学们做的,就替大家整理了一下复试流程,应该会有点用,记得收藏一下备用~

复试流程

一般2月中下旬就会出初试成绩了,具体日期要时刻关注报考学校信息。

分数出来那一刻,会有三种结果:

低于国家线——考研失败,选择二战或工作;

高于国家线但未进入复试名单——准备调剂或者放弃;

顺利进入复试名单——准备复试科目,联系导师。

对于进入复试流程的同学们来说, 复试是决定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结果的“诺曼底登陆”,需要战略,需要勇气,需要万无一失的准备。

初试成绩这时候也只是一张“入场券”,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切不可认为初试成绩高就可以万无一失。不信可以去看某乎此话题下众人的“现身说法”。

⒈关于复试

目前,研究生复试主要有专业课笔试、英语能力考查(口语和听力)、专业综合素质面试、心理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分数所占比例根据学校、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复试成绩在一周之内会在官网公布,要时刻关注官网信息,一志愿一旦出现纰漏,就要考虑调剂事宜。

①笔试

笔试是复试的基本环节之一,虽然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面试分值比重逐步加大,但笔试的重要性仍不可小觑。

一般高校对于初试参考书有指定的要求,但不会指定复试的参考书目。因此,考生在准备复试笔试时,不要抛开初试参考书,应该以此为基础对报考专业有关知识进行拓展,关注专业前沿,延伸思维触角。尤其是跨专业考研的同学。

②英语能力

这个不多说,复试英语绝大多数是口语考核,将听力和口语放在一起操作。

③专业综合面试

专业综合素质面试是复试的“重头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录取的关键环节。

研究生考试以选拔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目的,面试时导师组着重考查的是考生的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

考研复试面试一般可以分为单独面试与集体面试。

大多数学校有这样三个步骤:首先是口语介绍,然后是老师进行提问,最后会提问一些专业课方面的知识。考生在准备专业面试时,除了复习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多查阅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充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这一部分的准备尤为重要。

此外, 考生对自己报考的导师和学校也应该做详细的了解, 比如哪些方面的研究是学校的特色方向,近期有哪些最新的科研成果等。当然,面试的时候如果你有杀手锏,比如自己在此专业领域有科研成果,这时候就可以展现出来了,足够让你“脱颖而出”。

④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⒉关于调剂

若分数超过国家线,其实你已经战胜了考研大军的85%人群,但由于各学校的硕士导师名额有限,一般会以1:1.2或1:1.5的比例录取。

如果你没有成功通过报考学校的复试,也千万不要放弃,你还有机会调剂。

①调剂时间:

4月初是调剂开放时间,具体时间关注中国研究生网。每次可填写多个调剂院校,并且48小时是无法更改的,所以要慎重再慎重。

②调剂信息搜集:

包括调剂院校研招办电话、中意导师联系方式、研究方向、录取名额、进入复试比例等。

注意事项:

1.不要和你的同学填同一调剂院校;

2.掌握好与导师交流的“度”,不要频繁骚扰导师,可以在简单介绍自己之后给老师发邮件,附上简历、毕业论文、做过的科研项目等资料;

3.信息官搜集不到或不确定时,直接打电话至报考院校研招办进行询问;

4.调剂院校要考虑清楚再定,不要频繁变更调剂院校。

全国研究生复试流程约5月底结束,当你看到拟录取通知的时候,就代表你已经是一名准研究生了,可以敞开玩儿长达半年的时间。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这段时间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或者为硕士阶段的学习打打基础、做做准备啥的。

准备复试

考研除了依靠实力,还要重视策略。尤其是在复试阶段,实力大家都相差不大,如果你有一两个杀手锏,会更容易使自己脱颖而出。

1. 随时关注报考学校官网最新信息,记得联系学校

复试,也是一个信息战,谁搜集的信息越多,对谁越有利。复试需要的信息除了复试的时间、地点、考官等基本常识外,还包括复试的内容、范围及考察方式等。该校往年复试名额,录取比例,今年拟录取名额等信息该搜集的也要尽量搞清楚,好提前做准备。

复试之前,各高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上都会公布复试的要求和程序。因此考生一定要密切关注学校网站, 明确复试形式和大致内容。

另外,考生如果对学校网站上公布的复试信息有疑问时,要及时向报考学校的招生办咨询。具体学校的复试形式与内容都不尽相同,所以一定要保持和招生办的联系,有时会得到关于复试的重要信息。

2.向学长学姐“取经”,了解导师偏好,搜集往年真题

了解往届复试的形式和内容,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的“现身说法”。现在是网络社会嘛,完全可以通过各平台找前辈取取经,问问他们考试的大概范围、具体过程以及应对策略,老师的偏好与推荐书目等。

3.联系导师,表达诚意,但别走入误区

和导师联系,并不是指拉关系、走后门,而是让导师熟悉你,对未来的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复试是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考生有可能因为时间短或紧张等原因无法完全展示真实的学术水平, 提前联系导师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你的紧张情绪。

但记得别适得其反,跟老师打交道的方法和频率很重要。

4.突出优势,备好杀手锏

准备复试时,应该注意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弥补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在复试环节中,导师对考生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科研会较为感兴趣。毕竟研究生阶段也是要做学术科研的,导师要做的就是判断你是否拥有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学术实力来完成今后的研究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的21考研复试要求

复试时递上一份特点突出的学术简历,往往能给导师留下良好的印象。学术简历的内容必须强调你本科做了多少学术课题,看了什么专业书,写了多少论文,发表了多少论文。目的在于让导师认识到你的学术潜力。若有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最好带上当期刊物请老师验证。

每年都不乏“初试成绩并不突出但利用科研经历和成果最终成功上岸”的案例,“杀手锏”之所以被称为“杀手锏”,就是因为它能让你在劣势境况下“绝地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