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傩文化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是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傩戏、傩文化被学术界、艺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中外学者所青睐。

“傩”本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大傩”在古代皇宫里举行时是十分隆重的,《后汉书·礼仪志》云 :“先腊一日曰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禁中……”驱逐疫鬼仪式不仅在皇宫举行,乡下也有类似活动,《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那场面虽然比不上皇宫的豪华,热闹程度是一点也不逊让的。

古人以为驱逐疫鬼非人力能为,只好假之神力。而神又并非一请即动,古人于是以娱神的方式,诗歌舞蹈,迎神降临。以为这样一来,神听了美妙的歌唱、赞颂,会高兴得到场,眼见场中又有牺牲、烟酒贿赂,又有动人的舞蹈献媚,恻隐之心一发,就顺便捉几个疫鬼。然而人到此仍不敢自信请到神,因神本是人造,虚无飘渺,不可捉摸,来与没来,不可得见,又另想一法,把人装扮成神或猛兽。以为即使神没来,那些疫鬼见到这些假神假兽,一脸凶相,满口诅咒,一定会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傩戏,即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在我国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日趋衰亡。

贵州在历史上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又有巨岭恶瘴作自然壁垒,加之地处荆楚、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带,使之成为古老华夏文化的天然储存地、多种地域文化的沉积带。时至今日,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云南东都、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仍为傩祭和傩戏流行的地区,而且保存的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种。傩堂戏的主要内容是傩堂正戏,包括歌舞、说唱、戏曲三种类型,不少节目属于说唱形式,通常由一个人表演,同时要表演几个角色的声腔、动作。地戏是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所演都是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阳戏,则是端公法师在做完法事后演给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早期的阳戏主要活跃在山间田野,虽在清末民初进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动大都还是季节性的,班社也多是临时组合,艺人是半农半艺、半工半艺,演出场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庙台、堂屋。解放后,阳戏艺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植。

正如学者所肯定的那样,“傩”的精彩之处全在于“戏”,也就是娱神兼娱人的部分。单看剧目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跑功曹》《五岳归天》《大战洪山》《降妖造斧》《盘学》《裁缝偷布》《春兰卖酒》《湘子度妻》《平桂回窑》《双城配》《仙鹤配》《赵元求寿》《钟斛鬼》《大闹大花楼》《骑龙下海》……多达两三百本,剧本唱多白少,善于通过大段叙事性唱词交待事件,展开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类剧目用端公调外,其他均唱本地群众熟悉的戏曲腔调。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傩戏的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多数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人物按身份可分为文臣、武将、老翁、少妇、神仙等。表演的基本步法是男角走正步、罡步,女角走碎步、运步。由于傩戏是戴着面具表演,故动作幅度大,风格古朴粗犷。

当那些头戴面具的法师兼民间艺人在台上说说唱唱,打打闹闹着天上、人间及地狱里的悲欢离合故事之时,台下的乡亲友朋正象我们看电影、歌舞演出一样,感受着其中的快乐与悲伤,而一些劝世化人的要义也通过这样的形式传入民心并承袭下来。

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傩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

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除了《周礼》等诸多历代文献对傩面具作了较为生动和形象的描述外,多年来一些地方已出土和发现了不少属远古、上古、中古、近古的傩面具实物和面具图像,近代以来的傩面具实物则更为丰富。例如四川巫山大溪出土的双面石雕人面,山东腃县岗上村出土的玉雕人面,甘肃永昌鸳鸯池出土的石雕人面,辽宁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泥塑女神头像等,就是远古时期很有代表性的傩面具。河南安阳和浚县、北京房山和平谷、陕西西安和城固等地出土的青铜面具则是商周时期(上古)傩面具的典型代表。广西西林出土的西汉青铜面具、江苏徐州出土的西汉玉质面具、湖南溆浦出土的汉代滑石吞口等正是中古时期的典型傩面具。近古和近代以来遗存的傩面具,全国算起来,可谓成千上万,其中一部分是通过考古发掘得到的,更大一部分直至现在仍在民间流传或为傩戏艺人收藏。

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在傩文化圈子里的人的意识中,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如何对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各种清规戒律。例如制作面具时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面具要事先举行“开箱”仪式,存放面具要举行“封箱”仪式。又如不让女人触摸面具,不让女人佩戴面具,面具的制作、使用、存放都是男人的事情。男人戴上面具即表示神灵已经附体,不得随意说话和行动。

尽管傩面具被赋予了复杂而神秘的种种宗教和民俗的含义,但它本身却不失为艺术百花园的珍品。它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遵循着它自身的艺术规律与原则。其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异。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骠悍、凶猛、狰狞、威武、严厉、稳重、深沉、冷静、英气、狂傲、奸诈、滑稽、忠诚、正直、刚烈、反常、和蔼、温柔、妍丽、慈祥等性格的形象塑造。从戏剧角度讲,面具具有艺术代言体的功能,什么角色佩戴什么面具都有讲究。同时,各种千姿百态的面具造型一经展示,便让人获得无穷的艺术美感,骠悍之美、凶猛之美、狰狞之美、刚烈之美、英气之美……无不尽显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言微

小编码字不容易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文化杂志(ID:dfw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