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日上午7时30分,南安一中江北校区实验楼下人声鼎沸。沐浴着冬日的晨光,一中江北校区的学子们或手持小锄头,或拿着小铁铲,脸上写满兴奋和期待。原来,这是南安一中农作实践基地启动现场,仪式过后,学子们将分到属于各自班级的责任田,开启劳作之旅。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学校实验楼一楼周边,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了数十块责任田,每块责任田约8平方米,责任田旁,放着等待种植的菜苗。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小小菜农地里趴趴走。领到责任田的各班同学三五成群,有的刨坑,有的育苗,有的浇水……虽然不少同学是第一次耕地种菜,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哈,这些大蒜可得好好种,长势好的话,到时咱们把蒜苗拔下来炒几盘腊肉,可香了。”边农作边憧憬,责任田里响起了愉快的笑声。

为了让同学们的劳作少走些弯路,启动仪式上,南安一中还从各班级家委会中挑选出十多位有丰富农作经验的家长,担任各班的农作指导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女士就是指导老师中的一员。活动现场,看到同学在浇水时有些“豪放”,她赶忙叫停:“浇水不能这么浇,菜苗会被淹死的。”说完,她拿起浇水的水壶,给同学们示范了一遍。

“很激动,因为我们对农作实践基地期待很久了,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一片向往已久的实践田园。”高一学生赵志将告诉记者,此次班级分到责任田,让大家对劳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意识到粮食的珍贵。

记者获悉,在农作实践基地启动后,一中将开展广泛的竞赛活动,看一看谁更勤劳,比一比谁更能吃苦耐劳,评一评哪个班更加团结协作,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到了收获的时候,学校来举办农作物义卖活动,比一比哪个班种的菜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安一中校长陈国璋介绍道,一中向来十分重视第二课堂教育。为解决中学生课余时间不足的情况,学校将劳动教育引入“第二课堂”,并针对不同年龄结构和认知水平实行差异化教学,开设了汉字与美食、瓦楞纸刻字等特色劳动课;开展了纸桥、孔明锁、电动产品等的设计与制作等劳动实践项目,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作品中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

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