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秦始皇统一天下,战国七雄持续割据争斗,那么后来的天下会不会像现在的欧洲一样,一盘散沙?

好在,持续了五百多年的割据和混乱,在秦始皇手里终结。这位传奇帝王的最大功绩便是统一六国,以及在统一后建立起一系列的制度。

比如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比如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比如筑长城、修直道驰道、兴建水利工程,等等。

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基础,都是在这时奠定的,“千古一帝”真不是吹的。令人叹惋的是,虽然秦始皇生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可他一死,大秦帝国的一切就土崩瓦解了。

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来看看他作为凡人的某些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发明了“皇帝”称号

天下一统了。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大功绩,嬴政不愿意再和那些被他打败的六国君主共用“王”的称号了,他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称号来彰显自己。

秦王政?不够响亮。

大秦的重臣们翻阅古籍,向嬴政献了“泰皇”这两个字,他们说:“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为尊贵。臣等提议把‘王’改成‘泰皇’。”

嬴政想“泰皇”早有人用过了,他需要一个全新的称号,于是就取了“泰皇”的“皇”字和上古五帝的“帝”字,发明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帝”称号。

这就是秦始皇,遇事不决喜欢询问大臣,但又有自己的主张。正是这样的强人,才可把控庞大的大秦帝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的“手办”

发明了“皇帝”称号,不够。

他还把以前人人都能自称的“朕”,规定成只有他才能用的字眼;把“玺”字也独占了,本来普通人的印章皆可称为“玺”,现在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称为“玺”。

索性,连谥号制度也废除了。谥号,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统治者一生功过的评价。嬴政不能忍受这种评头论足,就废除了谥号,建立了一种新的制度,什么呢?

按照世代来计算的制度。他自己是始皇帝,他的后代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万世。

可见,他求新求变,也有独断专行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羡仙、求仙

能够在乱世一统天下的人,必定不是凡人吧?

应该是天地间的至尊。也许秦始皇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他统一天下后两年,就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是在泰山顶祭天;,是在泰山脚祭地。在古人看来,只有统治天下、开创盛世的天子才有封禅资格。

秦始皇举行了封禅大典,以此认定自己是天地至尊。他应该对自己的功绩相当自信,不仅封禅,还在山上立了许多为自己歌功颂德的石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在心理和舆论上认定自己是天地至尊,似乎是不老不死的,但这都只是美好的愿景。秦始皇再伟大,也只是个凡人,只要是人就有生老病死。

有没有办法,可以不老不死?

秦始皇也许意识到光是认定至尊的地位还不够,他需要真的不老不死、成仙才行。

于是,他听从方士的建议,避免在人前露面,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藏身之处,以保留仙气;

于是,他受到齐国人徐福的蛊惑,给了徐福大笔财富去东海求取长生不老药。

你说秦始皇是盲目相信神仙的吗?也不完全是。他有时候很理性,看到灵星祠没什么效果,就关闭了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拜神仙的力量,是那个时代人的通病。秦始皇也难以免俗地追求神仙之事,渴望长生不老,但他的这种追求背后,更大的可能是想延续自己的伟大功绩:

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功绩,假如可以长生不老,能做的就不止于此。还能有多伟大?这种想象刺激着秦始皇求仙。

可以说,这些正是凡人常有的欲望和弱点。

透过这些事件,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位建立了大功业的千古一帝,也是有着诸多人的欲望和弱点的普通人,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凡人嬴政

由于秦始皇灭了六国,恨他的人不在少数。又由于秦朝的人没来得及写本朝的史书,于是在灭亡的六国后人史家的笔下,秦始皇有着比较负面的形象和太多的谣言。

至于民间,结合秦始皇追求神仙的事迹,几乎将他也传说成了神仙。

有人贬低,有人神化。

现在,有一个作者试图撇开谣言和神话,把秦始皇还原成一个人,从人的情感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秦始皇其人。

这个作者就是享有盛名的华裔作家陈舜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舜臣写的《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他把秦始皇当成一个凡人、普通人来写,对史料进行筛选串联和适当的推理,又补充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试图借助文学的手段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嬴政

我的这篇文章就是梳理了他写的《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这本书,裁剪出了秦始皇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两个侧面:发明“皇帝”称号,是因为他求新求变又独断;羡仙、求仙,是因为他有凡人的欲望,不是没有弱点的完人。

普通人的视角去还原秦始皇其人,剖析他的人性与弱点,既没有贬低他、也没有神化他。作家陈舜臣就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写了秦始皇。

他写的《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这本书(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既是人物传记又是先秦史,通过勾勒秦始皇的形象来重现那个时代的面貌,很值得一看,推荐给大家。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但是欢迎转发评论呀。

我是@文史有意思,关注我,了解有趣靠谱的文史知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