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说中,秦国和赵国来自同一个先祖,都是嬴姓之国。赵国是嬴姓赵氏,秦国呢?有说嬴姓秦氏,有说嬴姓赵氏,究竟是哪一种?姓和氏,又是什么关系?

这里来聊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秦王政

姓和氏:姓来自始祖,永远不变;氏是姓的分支,随时能改;平民没有姓氏

在战国以前,姓和氏分得很清楚。

远古时期,同一个母亲生的后辈聚居在一起,组成母系氏族。每一个母系氏族都有一个名称,这就是姓。

姓,由母亲传给女儿、女儿传给她的女儿。每个姓都有一个始祖母,比如殷商的始祖母是简狄,大周的始祖母是姜嫄。

上古八大姓有两种说法:姬、姜、姚、妫、姒、嬴、妘、姞或者姬、姜、姚、妫、姒、嬴、妘、妊,但每个姓都是女字旁,就连“姓”这个字也是女字旁。为什么呀?就因为姓产生于母系氏族。

后来人类从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也就是说原来奉同一个女子为始祖,现在改了,奉同一个男子为始祖。

殷商的简狄生了儿子契,大周的姜嫄生了儿子稷,商周在有了契稷开始,就把契和稷分别奉为始祖,这是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的表现。

同姓,就是出自同一个始祖的人。在母系氏族,始祖是女子;在父系氏族,始祖是男子。

也就是说,姓,是一个人始祖血统的标志,属于这个血统的男女都有同一个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华阳夫人,出身芈姓

随着人口繁殖,姓肯定是不够用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氏。

氏,是姓的分支。

前面说到大周的始祖是稷,他的后人都姓姬。周公分封在周,那就以周作为氏;周公的儿子伯禽分封在鲁,那就以鲁作为氏。分封出去的国君是以国名作为氏的,他们的氏不一样,但都姓姬。

姓,因为来自始祖,所以永远不会变;氏,会随着分封不断变更,所以可以随时改。男子有了新的封地、凭借某种技艺当了官等等,就会以封地名或者官名作为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韩公子非,姬姓韩氏

在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为什么呢?因为古人讲究“同姓不婚”,女子必须要称姓,才能判断能否通婚。而对于男子来说,氏是贵族的标志,知道了氏就能知道他的姓。

有来头的女子有姓,有地位的男子有氏,姓氏是属于贵族的。比如楚国王族是芈姓熊氏,所以楚王都叫熊某,而王族女子则叫芈某。再比如秦将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称为蒙恬而不是姬恬。

一般的平民,只有名,没有姓,也没有氏。

到了战国,姓和氏渐渐混为一谈,开始统一称为姓,由父亲传给儿子。到西汉,司马迁已经分不清姓和氏的区别了,常常把氏写成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赵王丹,嬴姓赵氏

秦国王族的姓氏是什么?

秦国的王族是嬴姓,至于是赵氏还是秦氏,则存在争议。

在古代传说中,嬴姓的始祖母是女修,她吞食了一个鸟蛋,生了儿子大业,大业又生了儿子伯益,伯益被当作嬴姓的始祖。嬴的古字很像一只鸟,以它作为姓,可能与女修吞食鸟蛋生子的传说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秦王政

伯益有个后代叫蜚廉,蜚廉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是秦国人的先祖;另一个是恶来的弟弟,叫季胜,是赵国人的先祖。

季胜这一支出了一个后代,叫造父。

造父很会驾车,深受周穆王的宠爱。后来有人叛乱,造父就替周穆王驾车,一日千里赶回国内平定了叛乱。因为这事,周穆王把造父封在了赵邑,从此造父的子孙和族人都住在了这里,以赵为氏。

由于造父的先祖季胜和恶来都是蜚廉的儿子,所以在季胜这一支的后人有了氏之后,恶来这一支的后人也跟着沾光,勉强可以自称为赵氏,虽然不正统但也从此有了氏。

在恶来的这些以赵为氏的子孙中,有个叫非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大秦赋》中的赵王偃,嬴姓赵氏

非子,曾经给周孝王养马,养得很好,周孝王很喜欢他,就把他封在了秦邑(今甘肃天水县),于是,原本跟着本家叔祖造父“以赵为氏”的非子,改成了以秦为氏,成了秦国的第一代国君。也就是说,从非子开始,恶来这一支的后代有了正式的氏:秦。

更重要的一点是,此前有权祭祀嬴姓始祖伯益的是赵氏,现在周孝王改了,让非子接续嬴姓的宗庙祭祀,也就是说秦氏取代赵氏获得祭祀始祖的权利。

春秋时期有很多嬴姓之国,但在中国西半边的只有赵国和从赵分出去的秦国,秦赵原本是一家,都姓嬴。

回顾历史演变,赵国王族是毫无疑问的嬴姓赵氏,那么秦国呢?是嬴姓赵氏,还是嬴姓秦氏?

按照以往改氏的惯例,由于秦人的直系先祖非子封在秦邑,因此以秦为氏,秦国王族应当是嬴姓秦氏才对。

你觉得秦国王族是嬴姓秦氏还是赵氏,有何依据?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但是欢迎转发评论呀。

我是@文史有意思,关注我,了解有趣靠谱的文史知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