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不新鲜?来自游牧民族的契丹人喜欢以车马为家、住在帐篷里,但他们先后在辽国境内建立了五座京城。这五京各有特色,假如穿越到辽国,哪怕不懂契丹文字,也能弄清楚究竟是在哪个京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京临潢府:最早建立、最有契丹风味

初次穿越到辽国,想看看“契丹风味”的都城?那来上京是来对地方了。

上京,是大辽最早出现的都城,是辽太祖阿保机修建的创业之地。这里既保留了契丹传统的礼俗,又参考了唐代长安城的特点。

这座“宋辽结合”的都城上京,包括南北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墓壁画

北面是皇城,也是契丹城。契丹城里有皇帝居住的宫城、契丹贵族聚居的帐篷、大辽的中央官署。毕竟辽国的统治者是契丹人,所以他们居住的契丹城是最好的。

皇城内部,分成了东区和西区,东区属于临潢县、西区属于长泰县,这种做法参考了唐代长安城的布局。皇城里的宫城,南门叫承天门,这也是照搬了唐朝宫门的名字。

宫城里除了两座大殿,还有契丹人居住的毡庐。

假如仔细看这些宫殿和毡庐,会发现它们都是东向的,为什么呢?因为契丹人崇拜太阳,以东向为尊。

皇帝的御帐也是东向开门的。契丹人又尚左,所以在御帐北面的是更尊贵的位置,当然留给契丹人。这也是上京北城被定为契丹皇城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墓壁画

南城,则是汉城,住着辽国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城里有回鹘商人聚居的回鹘营,有借鉴中原都城建立的永久营业的固定市场。但这里的市场比较原始,保留着用布匹购物的原始交易方式。

北面契丹城和南面汉城,仅有一墙之隔。

对了,假如在上京看到大门旁成对的石狮子,不要惊讶,也是学中原的。上京的遗址在今天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墓壁画

东京辽阳府:渤海妃母国的故地、上京的翻版

大辽东京的背后,有一个国家灭亡的故事,还是和雄才大略的阿保机有关。

阿保机是个强人,建立辽国之后,又灭了东边的邻居渤海国。阿保机的后代辽景宗有个宠妃,人称渤海妃,就是渤海国的贡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燕云台》中的渤海妃

东京在五代时期是渤海国的地盘,阿保机在这里建立了东丹国,让皇太子耶律倍做了东丹国的人皇王。耶律倍,又被称为让国皇帝。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东京的宫城里有让国皇帝的御容殿。

东京原本叫南京,后来才改为东京。

这里的都城结构,是复制上京的,也有契丹城和汉城。汉城里也有市场,只不过这里的南北两个市场只在早晚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面中间的是让国皇帝耶律倍

东京的遗址,在今天的辽宁辽阳。

南京析津府:明清北京城的最早基础、城内有唐代坊市

什么,大辽的南京城是明清北京城的最早基础?

这话说得对。

辽南京,在今天北京西南宣武区西部。历史上的辽南京,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建都之地。在唐代,这里是幽州的蓟城,也是安禄山史思明曾经称帝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代文物:双鹤金盒

那么中原的幽州蓟城,怎么成了大辽的国土?

正是后晋的石敬瑭为了称帝中原,把包含幽州在内的燕云十六州献给了大辽,这才有了辽南京。

这是中原的不幸,却是辽国的大幸。

南京沿用了唐代幽州的格局,城里有二十六个坊,连坊名都是沿用唐朝的。至于市场,也保留在了城北。

中京大定府:大辽版的开封城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成了兄弟之国。辽圣宗就在燕京一带找了许多好工匠,参考北宋东京开封城修建了一个有楼阁、府库、宫掖、市肆、郛郭的“神都”,这就是中京。

因为参考了北宋东京开封城,所以大辽中京也有三重方城:外城、皇城、宫城,也像开封那样在路的两边修了排水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中京的大明塔遗址

中京几乎变成了大辽版的开封城。

甚至,契丹人也学着宋人的做法,在中京城里设置了几个接待使节的地方:大同驿用来招待宋使,朝天馆招待新罗使者,来宾馆迎接西夏使者。

咱们知道,北宋开封有许多沿街建造的廊屋,这种长长的屋子被分隔成很多间出租给商人开店做生意,叫做“市廊”。

中京学开封,把这一套也抄了过去,他们也有沿街的“市廊”。

另外,中京的皇城里也有皇家的御容殿,供奉的是辽圣宗的父亲景宗和母亲承天太后。

这座京城,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城,老哈河上游北岸。值得一提的是,中京的大明塔,保存到了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中京的大明塔遗址

西京大同府:最晚设置

至于西京,是辽圣宗的儿子辽兴宗设置的,是一座广袤二十里的都城,有四个城门。西京,在今天的山西大同。

这是最晚设置的大辽京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代文物:手执银香炉

大辽的五京,各有使命。

上京是契丹部族的游牧地,也居住着大量的汉人和渤海人;东京,用来管理渤海人和原本臣服于渤海的女真人,同时防御高丽;南京,是大辽当时最繁华的都市;中京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也是重要的财政来源地;西京,则是用来制约西夏和西南游牧民族的。

尽管有五个京城,但契丹人还是更喜欢在四季捺钵的途中,在毡车幕帐里决定他们的国家大事。捺钵,才是他们的政治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代文物:系链水晶杯

假如穿越到辽国,你最想去哪个京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