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种程度来说,东晋和南宋画风很像,王朝建立时,中原都已沦陷,偏安一隅。不同的是,东晋建立时,占领中原的是胡人,而南宋,则是被金人赶到江南的。

偏安一隅就偏安一隅吧,有一隅可以偏安也不错,这是皇室以及大多数世族的想法。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些人到哪里过的都是好日子,至于失去的故土是不是应该收回,一点也不影响他们过好日子,那就等好日子过够了再说吧。

爱国将士却不这么想,他们做梦都想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还把这个当作人生的理想。

从东晋建立那天起,这样的爱国将士从来没有缺席过,其中的代表人物先后有祖逖、庾亮、桓温、谢安等,他们的北伐虽然最终功败垂成,始终未能恢复中原,完成一统,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1、 祖逖北伐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

作为东晋的第一任老大,司马睿虽然也为从祖宗手里接过的地盘越来越小而郁闷,但他并无北伐志向。对他来说,能有把龙椅坐坐,能坐得相对稳当就够了。

可是祖狄一定要北伐,他得给个面子,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还拨给他口粮和布匹,不过武器是没有的,自个儿想办法。

司马睿拨给祖狄的口粮,是按1000人拨的,给他的布倒是不少,足有3000匹。

祖狄好不容易争取到老大的同意,结果却只得到这点物资,是该哭呢还是该笑呢?

对了,打仗除了物资,还得有军队啊。但是朝廷是没有军队给你的,还是得靠你自己想办法。

祖狄便带着一百多户先前随他南下的宗族(有说是他的私家军队),毅然渡江北伐去了。

带着这点人去北伐,听起来像个笑话。

但祖狄相信自己一定能赢,渡江时还慷慨激昂地说:“我祖狄北伐若是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一去不回!”

渡过长江后,祖狄暂时落脚于淮阴,搭好炉子,到山上采来矿石,开始炼铁,铸造兵器。同时开展招兵工作,招到2000多人。

祖狄的对手可不一般,是有“乱世魔王”之称的石勒,后赵的开国君主,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

4年后,祖狄却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失地,石勒都怕他了,不敢挥兵南下。

不知为何,正当祖狄节节胜利,准备进军河北的时候,他的军队却被朝廷派来都督北方六州的戴渊“接管”了。

这个姓戴的,祖狄可是很了解,虽然有点小才,却无远见,根本不配领导北伐,更不配取他而代之,于是他“心中甚为不快”,加上统治者内部斗争越来越激烈,终于导致他忧愤成疾,病死于军中。

祖狄病死后,之前收复的北方土地,落入后赵石勒手中。

2、 庾亮北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

所谓“庾亮北伐”,实际上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祖逖病死后,东晋接连爆发两次内乱,不但无力北伐,还连年遭到后赵进攻,后赵甚至把襄阳、新野地区都占了,若不是太尉陶侃派其子陶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趁后赵进攻江西之机捡了个“便宜”,襄阳和新野不知何时才能收复。

陶侃去世后,庾亮被任命为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军事,领江、豫、荆三州刺史,驻屯武昌。

庾亮认为北伐的机会来了,请求朝廷让他带领十万人马移防石城,做进攻后赵、北伐中原的准备,朝廷却认为物资还没准备好,不能北伐,大部分朝臣也表示反对,庾亮未能如愿。

正当庾亮继续上书请求移防石城、做北伐准备的时候,后赵却主动打来了,而且来势汹汹。

那时的后赵老大换成了石勒之弟石虎,他派五万兵马进攻荆州和扬州,派两万兵马进攻邾城(武汉附近)。豫州刺史、征虏将军毛宝扛不住,请求庾亮支援,庾亮却不理,认为邾城固若金汤,后赵兵是攻不破的。

庾亮的自以为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当年九月,邾城就被后赵军攻破,晋军损失六千多人,毛宝等人突围时被淹死,东晋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无法与后赵军抗衡,只得投降。

庾亮的失策,不但使他的北伐计划胎死腹中,还使东晋惨败,既丧师又失地,肠子都悔青了。痛心不已的他上书请罪,第二年就在懊悔中死去。

庾亮死后,其弟接替他镇守武昌。这位也以北伐为己任,但未能活到开始行动的那一天就去世了。

3、 桓温北伐

桓温(312年-373年),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

桓温,又一个北伐的东晋名将、权臣。

有人说,桓温的思想境界不高,他北伐的目的是为了建功立业,树立自己在朝廷中的威信。

说这话的,不是小人,就是小小人。如果个人的成功意味着国家的成功,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等于国家利益的获得,他想建功立业,又有何不可?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毛病,改改好么?

桓温第一次北伐发生于354年。他率领40000晋军,从江陵出发,兵分三路进攻长安。 桓温的对手是前秦国主苻健,军队50000。苻健的军队在峣关遇到桓温,被打得屁滚尿流。

苻健逃回长安坚守不出,跟他一同逃回的,只有6000老弱残兵。 桓温乘胜进军,驻军灞上,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

桓温却不急于攻打长安,想等关中麦子熟了,有了足够的军粮再打。苻健也不是笨蛋,看穿了桓温的意图,便派人把没成熟的麦子割得干干净净,叫你喝西北风去。

西北风是喝不饱的,桓温没有军粮,只好退兵。

第一次北伐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毕竟打了个胜仗,桓温被提拔为征讨大都督。

既为征讨大都督,征讨就不能停。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七月,桓温再次北伐,这一次是进军洛阳,一个月后就收复了洛阳。

洛阳既已收复,那咱们就该还都了。可是其他朝臣过惯了江南的好日子,不想还都,纷纷反对桓温还都洛阳的计划。

对此只能呵呵的桓温撤军后,司、豫、青、兖诸州马上又被前燕夺去。后来洛阳也未能幸免,同样落入前燕之手。

朝臣们极力反对还都,实际上是打桓温的脸。但他并未灰心丧气,决定进行第三次北伐。

公元369年四月,桓温率领50000步骑兵,从安徽当涂经山东兖州伐燕。

这回却输了,而且输得很惨——粮食吃光后粮道又被断,被迫退兵时遭燕军追击,30000多人战死,又有近万人死于援燕的秦军之手。

当年十月,桓温将残兵败将收集拢来,与前燕军队于枋头(今河南浚县)发生激战,又吃了大败仗。

第三次北伐,也是桓温最后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4、 谢安北伐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桓温死后,朝政大权掌握在谢安手里,东晋内外出现了少有的安定局面。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外敌从来没有放弃过这块肥肉。灭掉前燕、逐渐统一了北方的前秦国力逐渐强大,多次对东晋发动进攻。

多亏谢安之侄谢玄组建的“北府军”(历史上著名的能打仗的军队,号称所向披靡)多次击退来犯之敌,才使前秦军退到淮北。

但那时的前秦军,已经把长江中上游的有利地形夺到手里,想重演西晋伐吴统一天下的戏码。

于是,信心满满的前秦王苻坚亲率30万大军,于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抵达寿阳,与谢安之弟谢石的8万东晋军展开了激烈的PK。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走向崩溃,北方各种势力纷纷蠢蠢欲动,展开了大混战,给东晋制造了难得的北伐机会。

“淝水之战”之后,东晋的一系列胜利也接踵而至:谢玄收复了寿阳;鹰扬将军刘牢之收复了谯城;桓温之弟桓冲派遣上庸太守郭宝先后收复了魏兴、上庸、新城三郡;将军杨佺期占领成固,打败前秦梁州刺史潘猛;竟陵太守赵统进攻襄阳,前秦荆州刺史都贵弃城奔鲁阳;前秦洛州刺史张五虎以丰阳向东晋投降;梁州刺史杨亮率军五万进攻益州……前秦一片混乱。

谢安决定抓住前秦一片混乱的机会北伐,以谢玄为主的北伐大军进展极其顺利,先后平定了兖、青、司、豫四州,谢玄也获朝廷加封,命其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就在全国上下都认为北伐就要成功的关键时刻,主持北伐的谢安病死,北伐顿时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尤其是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司马道子掌权后,北伐戛然而止——司马道子以北伐进行得太久为由,下令停止了北伐行动。

纵观东晋的多次北伐,最接近胜利曙光的是桓温的第二次,仅用一个月就收复了洛阳。如果那时按照桓温的计划都洛阳,将东晋的防线逐步北移,相信要不了几年,通过君臣上下的努力、全国军民的团结一致,恢复中原故土的愿望,不会没有实现的可能。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过惯了江南舒适日子的朝臣们纷纷反对还都,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小利益。在他们的字典里,也许曾有过“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几个字,但是现在没有了。

这种“奇怪”的“意志消沉”,不仅使桓温的北伐成果毁于一旦,使国家强大的希望毁于一旦,最终连不思进取的朝臣们想偏安一隅的愿望也统统落空,还使桓温单打独斗似的个人努力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偏安偏安,偏不得安——道理很简单,真正懂它的人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