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除了军事行动以外,在对民众和社会的统治上延续了前明的组织形式和方式,唯独有一点与明朝有天壤之别,那就是“剃发令”。满清入关后,虽然经历几次波折,但是最终还是颁布了严格的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初剃发令

而剃发令很明显地违背了汉族人的传统道德思想,而在清军颁布剃发令之初,就爆发了很多反对剃发令的反抗运动。比如江阴人民在已经归顺清朝的情况下,听到剃发令的颁布,在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坚持抗清八十三天,这就是著名的“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除了江阴之外,还有嘉定、金华等地也都爆发了抵抗清朝剃发令的运动,但是都败在了清军和汉奸队伍的镇压之下。

阎应元抗清

在清军的军事高压之下,很多人无奈的选择了执行剃发令,将明朝的发式剃成满族的发式,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虽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不情愿,但是无奈还得做出这样的选择。

然而,即使这些无辜的普通民众选择了遵行清廷的剃发要求,但是其中有些人依然还是避免不了被杀害的命运。在明末清初时,明清双方在一些地区还是存在着拉锯的战争行为,有些地方在明清之间不断易手,可能今天在清军的控制之下,明天就被明军夺回去。

明末清初形势图

然而,正是这些拉锯行为导致了一些民众无故丧生。一些民众在清军统治时剃发了,但是到明军收复该地时,这些民众因为剃了头发而被视作归顺清朝的“逆民”,这些被迫剃发的民众遭到了复辟的明政府的迫害,甚至有人因此丧失性命,而这种行为无疑使这些原本的“沦陷区”的民众对明朝军队和政府产生了离心力,不利于明朝在此地区的长久统治。

然而,不久很快就有上层人士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错误,并且着手对此进行改变,这个上层人物就是在福州登基的隆武帝。隆武帝名叫朱聿键,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个儿子唐王的后裔,因为崇祯皇帝死后,明朝在清军的进攻之下苟延残喘,隆武帝才得以机缘巧合的登上皇位。而隆武帝因为其小时候的特殊遭遇(其父亲不受祖父待见),显得比其他藩王更加贤能,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后更加发愤图强,意图恢复明朝故土。

南明世系表

而针对前文所说的剃发的明朝民众遭到明军的诛杀时,隆武帝十分关心,并且针对这种情况特地下诏,称“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禁止明朝军队对剃发的民众屠杀。隆武帝的这一政策将剃发和不剃发的民众一视同仁,一体看待,争取了民心,有利于南明恢复失地,隆武帝的这一举措可以说充满了政治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隆武帝

虽然最终南明没有能够中兴明朝,清朝最终取得了天下,但是隆武帝的这一举措无疑展示了他不同于其他南明君主的风采,没能实现中兴实在是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