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实是,随着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做大,一个个都开始把业务扩张到金融领域,而据了解,以花呗和借呗为主营业务的微贷科技平台,2020年上半年为蚂蚁集团贡献了近40%的营收。该平台促成的消费贷和小微经营者贷约2.1万亿元,堪称整个蚂蚁集团的“印钞机”。他们为了自身的扩张,为了自己的利润,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磨刀霍霍,把手伸向那些缺乏风险抵御能力的底层民众,去PUA他们。这种做法,不仅吃相太过难看,而且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近日,京东的一款贷款广告登上了热搜,广告中一位身着迷彩服、一副农民工打扮的中年男子,带着自己的母亲乘坐飞机。中途,男子母亲突犯恶心、呕吐,男子叫来空姐,问能不能打开窗户透透气,或者换个座位。

男子的“开窗发言”引起周围乘客的嘲笑和鄙夷,“没坐过飞机吗?还打开窗户。”

空姐倒没理会男子的开窗请求,转头向他推销起了价格1290元的升舱服务,男子看着自己只有53块的账户余额,一脸无奈地说“不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后排一位身着西服的中年男子底气十足地说,“升!升舱的钱我来出!”

在你以为这是一个大老板挺身而出、仗义散财的故事时,这位老板却把农民工的手机要了过去,随后一顿操作,就从京东金融App上贷出了15万元,说,“这是你在京东金条上的备用金,可以随用随取”,之后更是说起了诸如新人免息、借贷日率低等广告语。

没错,这是一个贷款的广告,而这个广告抓住了那名男子最窘迫的时候,将贷款推到了他的面前,这个广告一上线就引起了网友的反对,在历经蛋壳公寓的租金贷、蚂蚁上市的事情后,人们对网络贷款也是深恶痛绝。

事实上,对于这类低俗的贷款广告,新浪、小米、支付宝等等,一家都逃不了。

这些广告精准地切中了底层民众最关注的痛点,通过嘲弄、羞辱等方式,去PUA他们,去威逼利诱他们开通网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键是,这些钱也不是用来救急的。

它就是在利用人性的弱点,引诱你去借贷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去体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消费,这是在把底层老百姓往“网贷陷阱”的火坑里推。

这就是我们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干出来的事——想法设法地从底层老百姓的口袋里套钱。无论它们的业务有多五花八门,你只要打开它们的APP,都能轻松找到借贷的窗口,输入身份证和姓名,就能轻而易举获得贷款。阿里、腾讯、百度、美团、滴滴、字节跳动、360、小米……所有你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互联网公司们,都拥挤在抢着借钱给你的狭窄道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一位从事互联网金融借贷的人士表示,金融借贷是互联网公司现阶段利润最高的业务。如果单纯从利润率上看,线上借贷业务甚至“很大程度上能超越互联网公司本身的业务”。这些互联网公司一直打着科技的旗号,实际上做着高利贷的生意。以前我们总希望互联网公司做大做强,要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国际上能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