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秦赋》的热播,有关战国历史风云的讨论再度热了起来。而片中李斯纵论六国的一段对话十分精彩,其中谈到魏国时,李斯强调商鞅、张仪、公孙衍、范雎等大贤都是被魏国弃之不用之后才投奔了秦国。事实上,东方六国流入秦国的人才远不止于此,而六国之间的人才流动更是数不胜数。在战国时期,良禽择木而栖成为了非常自然的事情,没有人把游走穿梭于列国之间看作是不忠的行径。而在这场人才的流动和争夺战中,最终的赢家是秦国,东方六国总是留不住人才。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纷乱的社会与流动的人才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人才最为珍贵的时代。后代诗句中描述科举制度选拔人才速度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战国时期这种情况根本就是家常便饭。范睢化名张禄和秦王长谈一番后就被拜为客卿,从布衣一跃而成为卿大夫,这就是一个流动的人才社会。底层到高层往往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以实现,而人才也不受到血缘、地缘甚至是忠诚观念的左右。东方六国中大量的人才都进入了秦国,除了上述的李斯、商鞅、张仪、公孙衍、范雎之外。秦相吕不韦是卫国人,蔡泽是燕国人、魏冉是楚国人,自秦昭襄王以来历代秦国的丞相似乎都不是纯粹的秦国血统。秦国“奋六世之余烈”一方面是因为国君贤明,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招贤纳士不拘一格。而东方六国却不断地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也许是面对天下大争、百家争鸣的时代,认为人才唾手可得的原因。这些中原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都不是很高,甚至来说有些轻视。反而是被认为是荒蛮未开的秦国更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吸收,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

东方六国之中,不仅让大量的人才流入了秦国,六国之中的人才流动也很频繁。比如赫赫有名的老将廉颇在长平之战后不仅没有获得重用,反而还越发遭到国君的猜忌。忠心耿耿的廉颇不得已逃到魏国和楚国,却依旧得不到重用,最后病逝于楚国寿春。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国的宗室贵族,袭爵薛地,也一度担任过齐国的丞相。可是后来因为田甲之乱,田文不得已逃到了魏国。到了魏国之后竟然受到了魏王的重用,不仅获封为丞相还调转枪头攻打自己的故土齐国。就连人才的流入地秦国也曾经有过贤臣出走的情况,甘茂是秦惠文王时期的重臣,但是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却受到了诋毁。甘茂因此投奔了齐国担任上卿,后来还终老于魏国。为秦国打下连横政策基础的张仪也在秦武王时期失去了国君的宠信,最后逃到了魏国,担任相国一年之后离世。这样大规模的人才流动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诸侯国并不是民族国家,所以并不涉及到理所当然的忠贞观念。各国都只是贤臣勇将发挥才能的舞台,一旦舞台不再适合自己,那么这些人就会选择离开。可以说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时代,国家既要有伯乐之才,可以识别人才。人才也要有选择明主的能力,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上来说,影响人才使用的关键就在于国君的信任。秦国之所以能够保住大多数的人才不外流,就是因为秦国自从秦孝公之后,国君都是贤明之主。这也是历史对于秦国的偏爱,一代昏君就可以毁掉三代人的积累。但是秦国却保持了整整六代人,实属难得。人才的出走与流失,要么是因为国君猜忌,要么是因为国君不善于管理使用人才。范睢在魏国只不过是中大夫须贾的门客,非但没有受到重用还要受到丞相魏齐的羞辱殴打,这才致使范雎来到秦国。赵国的杰出人物蔺相如早年也只是宦者令缪贤手下的门客,通过非常传奇的经历才得以将自己推荐到君王面前。可是这样的经历可遇不可求,后世如毛遂等人也只得硬着头皮冒着风险向主君自荐,才能有上升之路。这说明六国并非没有贤才,只是贤人并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导致明珠暗投,人才埋没。

六国的人才为何会经常被埋没?

中原六国与秦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家定位一直不明确,发展目标不清晰。或者说东方六国依旧沉浸在春秋时期五霸轮番上场宰割天下的社会氛围,而从没有将自己视为天然的霸主候选,因而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很容易沉醉于灯红酒绿的温柔乡里。齐国、楚国都是老牌的传统强国,就是因为发展目标一直不明确。历代国君对于称霸的信心不坚定,才会导致政策时断时续,国运时盛时衰。比如楚国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那么在楚威王时期依旧还有机会。但是楚威王之后,楚国就进入到了君昏臣庸的迷茫时代。究其根本,就是楚国已经失去了开疆拓土,争夺天下主宰的动力。而反观秦国历代君王。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秦国要不断强大称霸中原。所以历代秦国政府的政策核心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也是因为这个目标,才会长期坚持商鞅之法。否则,一旦君王的眼光和目标有了转变,在百家争鸣的环境下,商鞅之法肯定会受到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而且,六国之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力量依旧强大。宗室贵族拥有先天的政治优势,赵国的赵胜,魏国的魏无忌都是宗族出身。论能力,他们不如本国内部同时期的虞卿、范睢等人。但就是因为血缘的优势,使得他们无形中处处压制着这些人。而秦国的宗族势力在昭襄王之后就开始不断衰弱,直到秦王嬴政时期的政局中,宗族的力量已经微乎其微。秦国因此能够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六国士人,正是有了这样的传统基础。李斯的《谏逐客书》才会引发共鸣,保住了秦国的开放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秦国因为其一直想要争夺天下霸主地位,所以长期用开放的胸怀招贤纳士。而东方六国的君主则良莠不齐,内乱纷纷。贤人缺乏基本的尊重和发挥才能的舞台,在忠诚观念还不发达的战国时期自然就会流向秦国。这些人才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到了秦王政这一世代才能够真正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