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 第1343】

【核心提示】化解教师职称评聘难问题,关键不在于评聘标准是否“高严”、过程、办法是否完全的科学,最关键关键在破除脱离实际、人为制订的、理想化的所谓“岗位比例”,各级岗位投放足够量的“指标”,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办法无论如何改,永远也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近年来,教师职称评聘难成为教育的焦点,教师的痛点。

为降低教师职称晋升难度,不少地方对职称评聘进行改革,出台了不少听起来很美的政策:比如向一线倾斜、向乡村教师倾斜、在教学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15年直接晋升中级职称、连续工作25年直接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等,但现实中,政策归政策、标准归标准,再倾斜,再直晋,没有指标也是枉然。

近日,中西部XX县中级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开始,经过摸底,全县自愿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的达到400余人,但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分给教育局的指标仅为8人。400余人中,有3人工作年限满30年,获得直接申报资格,这就意味着其他人要争剩余的5个指标,竞争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12月22日蒲公英评论网)

其实,不仅是报道中的该县,各地情况大的如此,政策刚出时,教师们欢呼雀跃,职称评聘时,一看指标,教师的心不是凉了半截,而是从头凉到脚。

当下,化解教师职称评聘难问题,关键不在于评聘标准是否“高严”、过程、办法是否完全的科学,最关键关键在破除脱离实际、人为制订的、理想化的所谓“岗位比例”,各级岗位投放足够量的“指标”,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办法无论如何改,永远也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