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没有政策扶持,没有资金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苏聨模式,新中国早期对北方省份采取冬季集中供暖制度,居民利用暖气片进行采暖。
民国时期江苏省曾属于华中地区,大体位于南北分界带上及以南地区,新中国江苏省则位于华东地区,属于南方省份。
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也导致我国南北方建筑设计标准在隔热和取暖方面有所不同。
“住建部对集中供暖的相关文件规定,从来都不会发给江苏省。”江苏省住建厅城市建设与管理处处长陈浩东说,由于江苏并不在强制供暖范围内,因此缺乏政策上的扶持,无论对供暖企业还是家庭,都没有资金上的支持。与供水、供 电相比,供暖的情况更为复杂,将管线铺设到家庭是一项大工程,如果没有政策扶持,供暖企业很难承担。“还有个原因是江苏这里的冬天,比北方要短不少,一般也就是3个月时间,这样一来经济效益也不佳,供暖企业和政府部门会承担更多压力。”
因此,江苏省没有强制集中供暖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我们没有能源优势。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最西北地区,而连云港市位于江苏最东北地区,两者冬季都比较漫长而寒冷,且解放初期都曾短暂归山东地区民主政权管辖,又都于1953年复归江苏省,不过由于海陆位置因素影响,冬季徐州气温相对要低于连云港,因此徐州成为江苏冬季最冷的地区。而徐州又有煤矿,具有能源优势,同时火力发电厂比较多,可以利用余热,因此徐州市能够成为江苏早期唯一的部分集中供暖的地区,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徐州已经建成200多个集中供暖小区。而连云港则在位于城区的火力发电厂周围有零星的集中供暖区域,现在则由于核电站规模扩大,也可以为不远处的工厂提供热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我们没有必要,或者说装暖气不太划算。
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经济快速发展,似乎有扩大集中供暖的能力和需要。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楼房隔热能力得到提高,加上空调,电热地暖,壁暖,小太阳等电热设备的普及,江苏其他地区集中供暖已无多大必要。
尤其是空调,其工作原理与其他电热设备不同。除了电辅助加热的空调外,它不是把电能直接转变为热能,而是利用空调原理,将室外热量搬运至室内,消耗一焦耳的电能甚至能搬运三四焦耳的热量,这样取暖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加上电器成本越来越低,空调美观实用,安装方便,安全干净卫生等因素。如果在加上其他电热器辅助取暖,冬天室内可以轻松维持到25℃以上,而且花费相对也很少。江苏其他地区看起来一般并无集中供暖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存在极寒天气,一到-7℃以下,空调的制热效率就大为降低,空调发动机空转严重,甚至几度电才能产生一度的热,非常不划算。尤其是雨雪天气,空调甚至由于室外吸热片结冰而无法工作。也就是北方极冷天气,空调几乎完全不起作用,不用空调,那是没办法的事情。而如果还用电器则只能采取其他电器取暖,成本就上升许多了。因此,北方城市仍然采取大面积集中供暖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说来,南方更适合用空调,北方更适合用暖气。
因此可以说,徐州市是江苏唯一大规模集中供暖城市,连云港、宿迁、南京等城市则有零星集中供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