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定调和部署都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互联网平台企业野蛮生长的阶段正在过去,新的阶段正在开启。

在之前,为了给会议预热,也拿了几家互联网企业做了示范:阿里巴巴投资收购银泰商业、腾讯控股企业阅文收购新丽传媒、丰巢网络收购中邮智递被定义为垄断,并给了三家50万的处罚,虽然处罚金额在很多人看来不大,但其释放出来的信号确是强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一系列的预热和喊话,“反垄断”的形势越来越明朗,但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还是有一些企业我行我素,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用户的权益,强迫商家进行二选一,给商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此新华社发文点名批评。

二选一,在电商平台由来已久

“二选一”这个模式起源于电商平台,最初是在马云的淘宝和刘强东的京东两大平台之间进行选择。

大家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淘宝只是一个提供做生意的平台,不参与卖货,而京东最开始的以自营为主,自己卖货配送。但随着电商市场的扩大,两家平台都互相借鉴了对方的优势,开始全面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其中一个摩擦点就是商家的问题,谁手里的商家资源多,谁更能控制商家的产品价格,谁就拥有更多的优势,毕竟卖货是王道,销量就是命脉。所以最开始的二选一,是从优质的大商家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大家对之前的沃尔玛事件还有没有印象,由于当时沃尔玛和腾讯、京东是战略合作关系,所以沃尔玛下线了支付宝支付,只能使用微信支付,让很多支付宝用户不满,而马云也快速做出应对,宣布盒马生鲜只能使用支付宝付款。

沃尔玛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商家被迫开始进行“二选一”,在某年的6月份,京东突然把大批量的商家后台强行锁定,导致商家无法进行任何操作,被强行拉到会场参加促销活动。后来京东解释是因为这些商家已经答应了参加活动,但活动临近,这些商家因“某些原因”反悔了,由于京东前期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宣传费用,所以不得已采取了锁定后台的操作。

而上面的“某些原因”后来也公之于众了,原来是淘宝管理人员,对于同时入驻京东和淘宝的商家提出了“二选一”,否则就停掉流量,电商平台之间的“二选一”摆上明面。

“二选一”升级,倒霉的是商家

双方平台之间的竞争,让刘强东和马云也一时剑拔弩张,刘强东在一次会上表示,我们去年一季度的品类增速是92%,是非常高的,但是今年,这个类目却已经停滞,甚至有个别品类出现了负增长所以“二选一”对我们短期的财务影响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我还是想重申“二选一”绝对不可能成为长期的竞争优势。管理层有信心和能力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二选一问题,这是一个早晚会解决的问题。

而马云则表示“京东一哭二闹三上吊,一会要打这个,一会举报这个,忙得不亦乐乎,但对于竞争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消费者选择”

双方围绕促销购物节展开的纠纷与扯皮,谈不上新鲜。每一次都是把商家置于水深火热的地境界。

文件出台,马云和刘强东该制止了

后来,随着电商平台的越来越多,“二选一”不断升级为“三选一”、“四选一”,其实在过去的线下时代,国美和苏宁,也曾经围绕格力电器爆发过激烈的竞争,张近东和董明珠曾经也有过电话里展开了接近40分钟的骂战,张近东气急败坏地说没见过这种送钱都不要的人,而董明珠则直接说,想从我这拿货门儿都没有。

而且之前的腾讯也做过一次决定,让大家在腾讯和360之间二选一。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决定都是两败俱伤,损害了企业名声、损害了用户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二选一”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将“大数据杀熟”定义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差别待遇。

如果马云和刘强东再不对自己的平台进行制止,以后可不仅仅是损害商户权益了,很可能把自己的前途伤害了,有发展就有竞争,但大家更愿意看到的是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小的平台可以得到保护,商家的利益得以维护。


最后,在新华社的稿子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唯品会与爱库存的争执将如何收场,商家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将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