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万维财经,用数据说话的良心财经频道。

广义货币M2又创新高了,根据央行11月金融报告的数据显示,M2余额高达217万亿,同比增长10.1%,去年底是198万亿,也就是说,过去11个月,市场上又增加了19万亿的货币。

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1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变成了负值,这也是时隔11年之后,CPI再次为负数,可谓历史性时刻。而且,在过去一年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也一直维持负值状态。于是市场上有声音说:通缩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情况?一方面是货币超级放松。另一方面是CPI与PPI双双坠入通缩状态,完全不符合逻辑啊。那么,问题来了,新增的货币去哪里了?接下来真的会持续通缩吗? 在万维财经看来,其实不然,未来我们恰恰需要担心不是通缩,而是通胀。接下来的半年里,大通胀将影响每个人,包括个人的消费和资产投资。

通胀从来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我们首先回顾下过去十几年的货币发行史就能知道,接下来到底会是通胀还是通缩。2007年的时候M2只有40万亿,目前已经217万亿了,增长了4倍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13年,如果你的个人资产没有增长400%,那么,其实你是在相对变穷,穷的还比较稳定。

如果过去每年的M2净增额和CPI来看,我们可以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启的货币刺激计划,让2009年的货币直接增长了28.4%,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记录,CPI随后的2010、2011、2012三年里大幅增长,武汉的热干面市场价格直接从2.5元涨到了4.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启动的楼市涨价式去库存,当年的M2直接增加了16.4万亿,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记录。随后的2016-2018的三年里,除了房价上天,CPI开启了新一轮上涨周期。

2020年受疫情冲击,为再次刺激经济,广义货币再一次开启膨胀之路,全年预计新增货币超过20万亿,将再破纪录。与此同时,在“房住不炒”紧箍咒的限制下,货币流入房地产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如此以来,流向消费市场的货币势必会大幅增加。

可以预见,从2021年开始,物价全面上涨的大通胀时代即将开始,这个周期短则2-3年,长则4-5年。除了目前价格已经上涨的工业原材料,未来半年,居民消费品也将加入涨价大军,毕竟水涨船高。

自2017年开始,经济整体进入去杠杆时间,此后的M1和M2增速都迅速下降,狭义货币M1的增速,从原来的15-25%,一路下降至接近于0,广义货币增速,也从原来的10-13%,一路下降到8%左右。

然而从2020年2月开始,狭义货币M1增速再起,从0反弹到了5%以上,并且一路上涨,11月份增速更已经达到10%。广义货币M2的增速也从3月份开始,从原来的8%迅速上涨到10%以上,再次开启上扬周期。

分析完数据后,让我们回到现实看看。从事期货投资的朋友应该知道,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众多化工原料都开始涨价,不到半年时间,多数品种涨价幅度都在50%以上,更是有一些品种的涨价幅度接近100%,更重要的是,这个涨价都是被动的。化工原料涨价必然导致化工产品涨价,而化工产品与大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穿的衣服,用的纸张油墨,电路板的生产,甚至是机器的生产过程,都与化工产品息息相关,如果这些化工产品都涨价了,那么过不了多久,一定会传导到其他行业和整个社会。

根据弗里德曼对于货币扩张与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由于美元是全球货币,美元的通货膨胀出现相对滞后,一般出现在货币增发之后的12-24个月。

相比较而言,人民币主要在国内流通,所以人民币的通胀一般出现的更快些,货币扩张之后的6-12个月。也就是说,2020年的货币膨胀最快将会2021年上半年全面反映出来,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通胀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