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稿来源:英才杂志

作为上海的一家典型老牌医药企业,上海医药(601607.SH)集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于一身,不过其历年来超过90%的营收都来自于医药商业,医药商业的低毛利也一直成为上海医药的硬伤,为投资人诟病。

近期,上海医药投资了威斯克公司,正式进军疫苗研发产业。2020年11月25日,上海医药与成都高新区、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投资额超51亿元。而威斯克公司刚刚完成由上海医药领投的近3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据企查查,威斯克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份,成立仅5个月的企业为何引来上海医药的青睐呢?这家企业是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于全院士疫苗研究团队与天府国际生物城共同发起成立。威斯克公司正在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国家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11款新冠疫苗之一,也是中国首个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已经完成临床二期。除了研发新冠疫苗之外,威斯克公司还运用昆虫细胞技术开发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以及疱疹病毒疫苗等产品。

之前上海医药的业务版图中并没有疫苗研发产业,据公开消息,作为领投方之一,上海医药未来也将在产业化落地、渠道覆盖与冷链配送等多个疫苗产业的关键环节上提供坚实支撑,打造疫苗业务新板块。

而且,除了疫苗产业之外,上海医药已经还在不断布局创新药+仿制药了,那么这些新方向能为上海医药带来发展新动能吗?上海医药究竟质地如何?

寻找出路

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医药实现营收140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仅为32.7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率仅为2.3%。而为其贡献超过90%营收的医药商业板块,毛利率只有7.58%。虽然医药商业的好处是能直接接触到终端,自己生产的药会更好卖,但是纯粹做医药流通,无法获得更大的利润率,自然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也较低。所以,上海医药要另谋出路。

一般从公司的研发投入可以看出公司的主攻方向,2019年上海医药研发投入达15.0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达13.5亿元。研发费用投入有34.13%投向创新药研发,23.96%投向高端仿制药研发,24.79%投向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17.12%投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上海医药在疫苗方面主要以代理国外重磅产品为主,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疫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72亿元,同比增长62.58%,其中代理葛兰素史克重磅品种带状孢疹疫苗欣安立适于7月2日开针,单第三季度已实现5.5亿元的收入。另外,上海医药也代理了葛兰素史克的乙肝疫苗品种以及辉瑞的十三价肺炎疫苗,为其提供代理及配送业务。总体来说,该疫苗代理业务规模尚小,且未有明确的核心壁垒,而疫苗的自研能力才是疫苗行业的核心。

在创新药研发领域,进度较快的是已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的高血压新药SPH3127,用于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属于化药1.1类,具备Best-in-class潜质。另外,抗肿瘤小分子新药"SPH4336片"、治疗急性脑卒中新药"注射用LT3001"先后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已启动一期临床试验。抗肿瘤新药ErbB2抑制剂"SPH3261胶囊"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创新药研发已经步入正轨。

仿制药领域,瑞舒伐他汀钙片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也在稳步推进中,期间9个品种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目前已获得15个品种。

进口药物方面,2020年共引进12个进口总代产品。其中第三季度引入的三个重磅产品分别为安家维(地舒单抗注射液)、凯洛斯(注射用卡非米)及倍利妥(注射用倍林妥莫双抗),预计21年将于中国上市;唯一一个适用于年龄低于3个月的轻中度AD儿童患者的无类固醇局部处方药辉瑞的舒坦明预计明年年初将于中国上市。

投资忙

实际上,上海医药近四年来在投资方面不遗余力。2017年-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医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55亿元、-76.93亿元、-45.84亿元、-8.85亿元。

而且,上海医药前些年的投资已经在收获期。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医药实现投资净收益7.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11亿元,合计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23.9%。

上海医药投资的复旦张江(688505.SH)也于今年6月上市,上海医药贵复旦张江初始投资额为2.53亿元,公司持有复旦张江20.15%股份,为复旦张江第一大股东。不过,复旦张江自上市后股价一直下跌,股价由最高峰42.35元下降到21.59元,近乎折半,市值仅有225亿元,不过即使这样,也为上海医药带来了42亿的浮盈。

尝到了投资的甜头,上海医药在10月30日公告,作为LP出资15亿元参与由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70亿元人民币,总目标规模为500亿元。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创新化药、医疗器械、研发外包及服务产业链、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兴技术趋势以及与各有限合伙人有明显产业协同的几大主要项目领域。成立该基金一是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资源,二是孵化和培育优质项目,成熟后纳入上市公司。

上海医药投资医药基金其实并不新鲜,复星医药也以在医药医疗方面的投资著称。不过,不止上市公司在争先恐后扎堆进入医疗医药赛道,国内外投资机构也在纷纷涌入国内医药医疗赛道。2020年前8个月,整个医疗行业的融资事件数量达440个,融资总金额达804.49亿元,单笔融资均值高达1.83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高。

黑石、凯雷等国际PE巨头也纷纷成立基金涌入国内,7月份黑石宣布旗下Blackstone Life Sciences V基金规模达46亿美元,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基金。凯雷在国内投资了信立泰、微创医疗、艾迪康等。不过现在医药医疗赛道的项目也出现了估值虚高的问题,创新药企纷纷融资和上市,但是最终新药能否研发成功还是未知数。不过从项目方的角度来看,还是非常欢迎象上海医药、复星医药这样的产业投资人,毕竟可以从专业、产业链、业务的角度为备投企业深度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