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经常会听周围人教育自己“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用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不要气馁。但当我们逐渐长大,经历过一次次的挫折和伤害之后,是不是依然认为这是遇到困难最好的解决方式?如果那个曾经跌倒的地方让自己如此的心有不甘,与其一直耿耿于怀,不如换个地方爬起来,是不是会让自己更快乐?

上周,第七季《奇葩说》开始了,最吸引我的,是那个在第六季近乎带着光环出场、却逐渐跌落神坛的许吉如,又来了。画面中的许吉如没有了第六季的锐气,似乎圆润了一些,也可能故意没怎么化妆,总之当初那个咄咄逼人的她,反而显得有些楚楚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她的样子,我以为她对一年前的种种早已释怀,没想到她仍旧拿出了上一季自己输的最惨的那道辩题,企图用这次的卷土重来,证明“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在那一刻,我就知道许吉如输定了。如果不能对过往的种种真正释然,就算这一年想明白了再多的道理,她也不会获得真正的重生,更不会真正与自己和解。

马东的话或许有点扎心,但正是现实。“第六季发生的种种故事,在别人心中早就已经过去了,但它大概只留在了你的心里面,不如就让这件事翻篇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康永说:“人生有很多个圈子,我们不是每个圈子都要去绕一圈的,我们的时间和年龄都有限,我们去绕那个圈,去修复那个圈花费的时间和心力,很多时候是可以用来做别的选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一定要执着于从曾经跌倒的地方站起来,我认为无非有两个原因:

第一,重拾曾经丢失的自信心

如果曾经的一次失败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很大,甚至已经让自己丢掉了自信心,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只有回到当初那个自己被伤害的场景,重新面对它、战胜它,才是帮助自己重新建立自信心的最好方式。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可以重拾自信的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

人类自信心的构建,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过程,这样当我们在某一个点遇到挫折、受到打击时,不至于使自信心全面崩塌,这也是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对于自身价值多元化认知和建立的原因。无论在何种困境之中,一个有着立体、多元价值观的人,会活得更加潇洒、更加释然,人生也会更加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如果我们某一方面的自信心受到打击,除了必须要在原地将其修复,不如尝试其它“曲线救国”的方式,忘掉那些曾经让自己受伤的事情,将自己活成一个云淡风轻的“弱者”,而不一定非要做一个爱钻牛角尖的“强者”。

第二,好面子、不甘心作祟

其实,这世上大多的不快乐,都是自己无法与自己和解,无法与自己的欲望和解、无法与自己的面子和解、无法与自己的不甘心和解……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了。

生活中,或许我们曾经失败过一次,我们就会认为别人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失败者,认为别人会永远笑话自己,但事实上,除了你自己,根本没有人会花那么多的精力和心思,去记得你曾经做过什么。从另一个角度讲,就算有些人因为你的失败而看不起你,那这样的人,你根本也不值得去交往,更无需在乎你在他心中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下面子、放下不甘心,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没那么多过不去的坎儿,如果说我们的人生真的有什么值得不甘心的事情,那就是自己曾经在那些没有意义的执着中,不经意地消耗了宝贵的时间。

最后我还是要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绝对不是一个错误的态度,它鼓励我们要坚持,要战胜困难,要战胜自己。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人这一生,困难和伤害是常态,怎么与之和解,是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去思考的命题。

愿每一个人,面对挫折时,既有迎面而上的勇气,又有绕道而行的胸怀。